快科技资讯 9小时前
转发给家中老人:收到这种“银行卡”立即剪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一名老人因收到一张印有“XX银行”“精准扶贫”标识的银行卡,并被告知卡内有400余万元余额,前往银行查询时才发现卡片系伪造,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不法分子以“制卡费”、“保费”为由骗取老人钱财。此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常利用“低投入、高收益”、“保本不亏”等虚假信息诱骗老年人投资。文章提醒公众,正规银行卡需本人办理,警惕任何要求先交钱才能使用的“银行卡”。同时,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信息,及时向家人或公安机关求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切勿向陌生人透露敏感信息,并提高对紧急事件类诈骗的辨别能力。

💰 **警惕伪造银行卡与“扶贫”噱头:** 文章揭露了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犯罪分子伪造印有“XX银行”和“精准扶贫”字样的银行卡,并谎称卡内有巨额存款,诱骗老人前来查询,实则通过收取“制卡费”、“保费”等名目实施诈骗。这表明不法分子善于利用社会热点和老年人对“扶贫”、“高额回报”的心理,设计骗局。

📈 **识别“高收益”投资陷阱:** 报道指出,不法分子常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短信等渠道发布“低投入,高收益”、“保本不亏”等虚假投资信息,以吸引缺乏金融知识或风险意识较低的老年人。一旦骗取到资金,便会迅速关闭虚假平台、注销联系方式,让受害者血本无归。

🛡️ **防范电信诈骗的实用建议:** 文章强调,办理正规银行卡必须本人前往银行。任何声称需要预付费用才能使用的“银行卡”或“投资项目”都极有可能是诈骗。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信陌生来电,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知子女或报警。同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关键信息,不将身份证件、银行卡转借他人。

📞 **应对紧急情况核实信息:** 文章提醒,当接到声称亲属或家人遭遇紧急事件的电话时,应保持冷静,务必通过亲属的常用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切勿急于转账汇款,以免落入“紧急事件”类诈骗的圈套。

7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名老人持一张印有“XX银行”“精准扶贫”标识的银行卡到柜台查询“400余万元余额”。银行工作人员发现此卡片是假冒的,确认老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据了解,这张卡是某公司制作并邮寄给老人,以“制卡费”、“保费”为由诱骗老人付钱。

在此提醒,正规银行卡需本人到银行办理,凡是让先交钱才能用的“银行卡”必是诈骗,请立即剪碎。

另外,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社交软件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低投入,高收益”、“保本不亏”等虚假信息吸引老年人投资,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并骗取资金后就会立即关闭虚假投资平台,注销联系方式,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因此,对于来源不明的电话号码、陌生链接等,要及时告知子女或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谨慎辨别信息真伪。

遇到来电称其亲属或家人遭遇紧急事件等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及时拨打亲属电话确认。

要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的信息安全,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地址和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身份证件、银行卡不要转借他人使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信诈骗 老年人 金融安全 反诈骗 精准扶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