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2日 15:42
长江存储全国产化产线今年试产 力争2026年全球份额15%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江存储在推动“全国产化”制造设备方面取得突破,首条全国产化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试产。尽管面临美国实体清单的限制,长江存储仍积极扩张产能,计划到2025年实现每月15万片晶圆产能,并力争到2026年底占据全球NAND闪存供应量的15%。目前公司已出货232层TLC芯片,产品路线图包含1TB TLC和3D QLC芯片。分析师认为,国产化试验线若成功,有望显著提升比特产量和市场份额,但仍需克服在EUV等关键技术上的差距。

🌟 长江存储在国产化制造设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导入首条全国产化产线进行试产,旨在减少对外国设备的依赖,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 公司产能扩张计划积极,目标在2025年达到每月15万片晶圆的产能,并力争到2026年底占据全球NAND闪存市场15%的份额,显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雄心。

💡 长江存储已出货232层TLC芯片(X4-9070),并通过堆叠两层实现294层结构,同时发布了1TB TLC设备和3D QLC X4-6080等新品,产品迭代速度快,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 分析师指出,若国产化试验线成功,有望使比特产量翻倍并推高市场份额,但中国在EUV等关键领域仍存在技术差距,持续增长依赖于缩小设备和产量上的差距。

🔗 长江存储最新的“Xtacking 4.0”芯片在性能上已与市场领导者相当,表明其技术实力得到认可,但要实现长期领先,必须在核心设备和工艺上持续突破。

据报道,长江存储在推动“全国产化”制造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条全国产化的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导入试产。长江存储自2022年底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以来,依然积极推进产能扩张计划,计划在2025年实现每月约15万片晶圆的产能(WSPM),并力争到2026年底占据全球NAND闪存供应量的15%。

目前,长江存储的产能已接近每月13万片晶圆,约占全球产能的8%,公司已经开始出货232层TLC(三层单元)芯片(X4-9070),该芯片通过堆叠两层实现总共294层。

长江存储的产品路线图包括一款1TB的TLC设备、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3D QLC X4-6080,以及一款2TB的TLC X5-9080。

未来几代产品预计将通过堆叠三层实现超过300层的结构,以提高每片晶圆的比特数,不过这可能会牺牲一些吞吐量。

为了减少对外国设备的依赖,长江存储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一条完全依赖国产工具的试验线。

分析师认为,如果试验成功,最终可能会使比特产量翻倍,并将市场份额推高至超过15%,但他们也提醒说,该设施是实验性的,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时间。

TechInsights的报告显示,长江存储最新的“Xtacking 4.0”芯片在性能上与市场领导者相当,不过由于在极紫外光刻(EUV)等关键领域中国仍存在差距,这使得持续增长将取决于缩小设备和产量差距的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江存储 NAND闪存 国产化 半导体 芯片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