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資金配置的加密貨幣已不僅限於比特幣,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增持以太幣及其原生代幣以太幣,以此佈局去中心化金融和數字資產背後的技術基礎設施。
當前,企業資金配置的加密貨幣已不僅限於$比特幣 (BTC.CC)$,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增持$以太幣 (ETH.CC)$及其原生代幣以太幣(ETH-USD),以此佈局去中心化金融和數字資產背後的技術基礎設施。
採取這一策略的主要是加密貨幣領域的中小企業,例如由Fundstrat創始人Tom Lee擔任主席的$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US)$。據加密貨幣投資追蹤平台CoinGecko數據顯示,交易網絡$Coinbase (COIN.US)$持有價值超4.4億美元的以太幣資產。
2021年Coinbase在官方博客宣佈將成爲首家持有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資產的上市公司時曾預言:「我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公司將加密貨幣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
過去一個月,以太幣價格飆升60%,近期徘徊在3800美元附近,創下自1月以來的新高。不過這個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距離2021年4600美元的歷史高點仍有差距。
以太幣允許開發者在其區塊鏈上編寫程序或智能合約。目前其以超51%的市場份額,成爲企業和消費者繞過銀行直接交易的主流基礎設施。「以太幣讓任何人——無論是加密貨幣項目、工廠、藝術家還是網紅——都能創建專屬代幣,構建專屬社區並通過代幣經濟激勵成員,」加密貨幣交易平台NoOnes首席執行官Ray Youssef表示。他將代幣化稱爲以太幣的「殺手級應用」,並認爲「其實際效用可能超過比特幣」。
這種實用性正推動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US)$ 、$SharpLink Gaming (SBET.US)$等公司持續籌資購買以太幣,其策略與 $Strategy (MSTR.US)$等企業近期增持比特幣如出一轍。但該投資同樣面臨價格波動風險——4月特朗普宣佈「解放日」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時,以太幣價格就曾暴跌。其回報率也暫不及比特幣(年初至今以太幣回報率14%,比特幣爲26%)。
加密貨幣礦企BitMine近期宣佈持有超10億美元以太幣(約30萬枚)。這家6月5日上市的公司將自己定位爲以太幣純概念股,認爲持有以太幣等同於持有加密貨幣與金融服務融合的基礎設施。「這筆投資清晰傳遞了我們對以太幣長期價值的信念,」首席執行官Jonathan Bates在公告中強調。上週當SEC文件披露億萬富翁Peter Thiel通過投資基金收購其9.1%普通股後,該公司股價單日暴漲25%。
遊戲博彩公司SharpLink Gaming和區塊鏈技術企業 $BTCS Inc (BTCS.US)$ 也採取了類似策略,兩家公司股價過去一月均上漲近200%。本月初,計算服務商$Bit Digital (BTBT.US)$宣佈將全部公司資金從比特幣轉換爲以太幣,其首席執行官Sam Tabar稱「以太幣有望重塑整個金融體系」,該公司股價年內已上漲17%。
以太幣的上漲恰逢特朗普上週五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GENIUS法案》。這項規範美元等資產支持的穩定幣的新法,推動發行商$Circle (CRCL.US)$自6月5日IPO以來股價飆升超600%——其發行的USD Coin(USDC-USD)正是運行在以太幣網絡上。
「當實體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在區塊鏈上創新時,區塊鏈網絡及其資產(如ETH)的價值自然顯現,」Bernstein分析師Gautam Chhugani在研報中指出,「所有使用穩定幣技術的企業都在向以太幣網絡支付交易費用。」
不過並非所有公司都同等看待以太幣與比特幣。
當被問及Strategy會否增持以太幣時,執行主席Michael Saylor直言:「我們150%專注比特幣,未來也只會持有比特幣。對我來說比比特幣更有吸引力的只有更多比特幣。」Fundstrat數字資產策略主管Sean Farrell也表示,以太幣絕非企業配置中的比特幣替代品,而應視爲互補策略:「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區塊鏈技術在不同場景的應用。這些公司只是抓住了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趨勢。」
編輯/da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