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2日 14:48
这一轮内卷是如何发生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数学公式运用的“数学化”方式——构造法。数学的灵魂在于证明,而证明的本质在于探索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和有机整体性。作者认为,数学家倾向于用构造法来理解世界,强调结构和整体,而非细节的堆砌。文章以水土流失为例,将工业出口国的要素外流类比,阐述了当要素外流补偿不足时,经济体可能陷入自我加强的“内卷”模式,导致各类要素价格螺旋式下跌。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内卷的成因,并提出了通过提高要素回报和价格来摆脱内卷的解决方案,强调了要素之间的平等性和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并警示碎片化研究的局限性。

🎯 **数学的本质是证明,构造法强调结构与整体**:文章指出,数学的核心在于证明,而证明的本质在于探索事物之间的连续性与有机整体性。数学家倾向于运用构造法,侧重于事物的结构和整体性,而非仅仅关注局部细节的归纳。与此相对,归纳法则侧重于细节的相似性,但可能忽略了整体的组织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的差异对理解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 **水土流失的比喻揭示经济“内卷”的根源**:作者用“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系统性问题来类比工业出口国的要素外流。当一国出口的要素(如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源、资金)价格低于海外,便产生出口动力。若资本回流补偿不足,外循环可能进入自我加强模式:要素外流导致国内要素价格下跌,进一步刺激要素外流,形成“内卷”现象,体现为各类价格的螺旋式下降。

📈 **内卷的成因与表现:从政策调控到要素外流**:文章分析了当前一轮内卷的发生过程,从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到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内外资金势能变化,再到存款外流引发的房价和房租下跌,进而刺激要素外流。这种链式反应导致了PPI持续通缩、长债利率走低和贸易差额创新高等现象,这些都是要素全面外流的结果。

💡 **摆脱内卷的两种途径:后端补偿与前端提价**:为了打破“内卷”的恶性循环,文章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后端”策略,即通过提高出口要素的补偿来吸引资本回流,平衡外循环。二是“前端”策略,即直接提高国内各类要素的价格,减少要素的流失,使剩余价值更多地留在国内实现,从而避免利润过度外流导致的内卷。

⚖️ **要素平等与整体研究的重要性**:在反内卷的过程中,文章强调了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源和资金等要素的平等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理解这种整体性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超越碎片化研究的关键。构造法因其关注要素的结合方式,具有更高的研究上限,能够更深入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很多人对数学有个误解,他们认为,在经济学中,运用很多数学公式就是数学化了。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介绍一下另外一种数学化。数学的最主要工作就是证明,或者说数学的灵魂是证明。关于证明的本质有很多比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比喻就是:探索X和Y是否连续,是否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数学家是基于构造法来探索世界的。也就是说,数学更加强调结构而不强调元素,更加强调整体而不强调局部。

然而,我们的思考方式是偏归纳法的,我们归纳出这个世界的N个特征,最后,拼凑成一个整体。因此,归纳法的重点在于每个细节,要求每个细节都足够像,但是,它并不关注这N个细节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不难发现,构造法和归纳法的差异极其巨大,前者强调一致性和一体成型;后者只关注每个细节本身,最后拼起来就好。

下面我们尝试用构造法去解释一系列经济现象,展示“一体成型”的魅力。

首先,我们找出一个基础比喻——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现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最开始只是一小片森林被砍伐得比较严重,后面蔓延到整个黄土高原。

如果我们把工业出口国的出口想象成一揽子要素的外流,那么,这两个现象其实是同构的。这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和资金等等。

如上图所示,当本国的一揽子要素的价格低于海外,那么,本国就有出口的动力。然而,为了避免荷兰病,工业出口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的回流,即降低对要素外流的补偿。

如果资本回流的比率较高,外循环会相对比较平衡。一旦资本回流比率降低到某个阈值,那么,外循环就会进入自我加强模式:要素流到海外,却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于是,国内平均要素价格下跌;国内平均要素价格下跌,导致要素的进一步外流;如此反复。

一旦经济体进入到这个模式之后,各种要素的价格会持续螺旋下降。房租在不断地回落,利息在不断地回落,工资在不断地回落,资源价格在不断地回落,企业的ROE在不断地回落,服务业岗位在不断地减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卷”。

不难发现,各种要素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要素能摆脱这个水土流失进程。

于是,我们就找到了内卷的精确定义,当外循环进入自我加强模式时,境内的主体会感受到内卷。

那么,这一轮内卷是如何发生的呢?一开始只是三条红线打压了房价;之后美联储开始加息,我们却逆势降息,内外资金要素产生势能。根据跨境资本流动模型,存款的外流会带动房价下跌。于是,房价带动着国内房租下降,房租下降也会刺激出口,即刺激一揽子要素的外流。整个过程搞个4-5年,于是,我们就看到现在的情景。

当我们把出口的本体当成一揽子要素时,就不会对PPI持续通缩、长债利率持续走低和海关贸易差额屡创新高感到奇怪了。

不同的要素实际上是一个整体,X要素的外流会刺激Y要素的外流,Y要素的外流又会反过来刺激X要素的外流

当整个“水土流失进程”进展得足够深,我们一定能观察到所有要素全面外流。房租下降、利息回落、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落等等都只是个结果罢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水土流失进程”呢?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在后端,让海外的热钱回来,即出口的要素获得足够的补偿;另一个办法在前端,直接提高各种要素的价格,减少要素流失即可。

不难发现,我们所说的反内卷就是在前端想办法。

于是,我们就有了上面这张图,提高国内要素回报,会让剩余价值在内部实现,让企业的利润更多地留在国内。对称的,降低要素回报,会让剩余价值更多地在外部实现,让企业的利润更多地留在国外。如果在海外留的利润太多,那么,外循环就容易进入自我加强的模式,导致国内卷生卷死。

更进一步,在反内卷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很容易地发现各种要素的对称性,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源和资金等要素是平等的,土地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也不是什么特殊要素。

综上所述,我们就把N种要素给串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归纳法只是把这N个要素简单地罗列,并不关注他们的内部结构,因此,这种研究方法的上限很低;但是,构造法不同,它所关注的重点就是N个要素的结合方式,因此,这种研究方法的上限极高。

最后,我们应该对那种碎片化的研究方式保持警惕,这其实是在偷懒,假装很努力,但其实什么都没做,你的成长是2*;相反,如果你有一个框架,并且在持续地扩张这个框架,那么,你的成长是2^。不要图快,让+1加错了地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经济学 数学化 构造法 内卷 要素外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