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7月22日 10:18
9.1分王炸喜剧,拍出了女性和脱口秀的相互成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脱口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如何成为女性表达自我、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平台。文章以美剧《绝望写手》为例,深入剖析了女性角色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即“女同性恨”,阐释了这种关系如何打破父权制下的亲密关系束缚,实现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和互相成就。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幽默作为一种解构和疗愈的工具,能够帮助女性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边缘化,实现自我赋权和与他人的连接,呼吁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不应剥夺表达的真实意图和开怀大笑的权利。

✨ 脱口秀是女性力量的再分配武器:文章指出,脱口秀艺术能够将幽默这种权力进行再分配,让女性能够通过自身生命经验的精彩表演,重新定义和掌握话语权,展现出强大的自我表达能力。例如,《绝望写手》中的女演员们通过脱口秀,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力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 “女同性恨”打破父权束缚,实现深度连接:文章深入探讨了“女同性恨”这一概念,强调其并非简单的竞争或敌对,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夹杂着竞争、嫉妒和爱意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打破了父权制下对亲密关系的刻板定义,展现了女性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影响、彼此成就的可能,如黛博拉与艾娃之间的关系演变。

💡 幽默是解构与疗愈的工具,赋予女性力量:文章阐述了幽默作为一种强大的解构工具,能够帮助女性打破社会偏见和生活中的痛苦。通过自嘲和玩梗,女性可以化解困境,获得力量,并与他人建立连接。例如,女市长利用幽默化解私生活被曝光的危机,展现了幽默的疗愈和赋权作用。

⚖️ 追求进步不忘真实表达,看见具体的人:文章呼吁在追求正确和进步的同时,应关注表达者的真实意图,避免空喊口号和标签化的“正确”。通过看见“具体的人”,理解其复杂的生命经验,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和进步,而不是用新的枷锁取代旧的束缚。例如,艾娃的冒犯性言论实则是在嘲讽歧视行为,体现了表达的复杂性。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女性和脱口秀正在互相成全。今年夏天,两档脱口秀综艺再次同期对垒,也让参赛女演员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王小利、房主任等女演员基于自身生命经验的精彩表演,完美诠释了脱口秀这门艺术的意义所在:幽默是一种权力,而脱口秀就是将这种权力再分配的武器。

就在不久前,大热美剧《绝望写手》迎来了第四季季终。这部关于女性和脱口秀的美剧两度斩获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三位主创曾在采访中透露,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源于2015年的一次公路旅行。在路上,他们谈论到喜剧行业的一个现状:相较于男性同行,女性喜剧演员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在这个讨论的基础上,三人产生了一个想法:拍摄一部关于一位喜剧界传奇人物被年轻一代误解的剧集。

经过四五年的持续讨论和打磨,故事最终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貌:传奇脱口秀演员黛博拉·万斯(珍·斯玛特饰)在拉斯维加斯驻演多年,因为失去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她的职业生涯岌岌可危;差不多同时,二十多岁的编剧艾娃(汉娜·爱宾德饰)因为发在社交网络上的一句冒犯言论被整个行业“取消”,被迫成为黛博拉的工作搭档,故事由此展开。




文|陈适“女同性恨”为什么这么好嗑?

“你就是我的声音。”You are my voice.

如果你和我一样一路追到第四季,看见一向冷酷的黛博拉,在冬天毫不犹豫地跳进大海营救她以为要自杀的艾娃,接着在海边对她含情脉脉地说出这句话,可能也会一边感动到落泪,一边在社交网络上激情写下,“好美的女同性恨,嗑死我了!”

第四季的尾声,黛博拉终于在她渴望了几十年、铺垫了整整三季的《深夜秀》舞台上站稳脚跟,却因为领导执意要开除搭档艾娃,她选择和资本正面抗争,在直播节目中力挺艾娃,最后含着眼泪向舞台和观众告别。这是我近几年见过最深情的告白,要知道,黛博拉曾是一个为了事业不择手段的女人。

陈旧的创作者总是喜欢把笔下的女性角色塑造成互相较劲的关系,争斗的中心常常是一个男人。而由此衍生而来的许多所谓“大女主叙事”,就是这种关系蹩脚的翻版,只不过这一次,绕着转圈的成了男人。然而“女同性恨”并非如此,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纠葛,这种纠葛夹杂了竞争、嫉妒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意,它不需要第三个人参与,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同一个人的两个侧面。

毫无疑问,“女同性恨”的核心是爱。黛博拉和艾娃的相识,便是“傲慢与偏见”的碰撞,我们都知道,这是言情鼻祖简·奥斯汀创造的经典浪漫模型。在那场张力十足的主角相遇戏中,艾娃认为黛博拉是一个早就过气的脱口秀演员,面试时甚至连她一个段子都没有看过;而黛博拉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完全没有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编剧放在眼里。四季过后,她们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黛博拉和艾娃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黛博拉傲慢、刻薄,虽然是典型的大女主,但年过七旬的她,身上带着旧时代内化了的性别歧视;而艾娃成长于新千年,她开放、叛逆,虽然可能有一点懦弱,但她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进步主义者。在越来越分裂的当下,这样的角色设置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但两人关系的一步步深入,也为我们做了一次极好的示范。

纵观四季,我们很难用现有的标签定义两人的关系。她们是有毒的上下级,时不时会入侵对方的私人生活;有时她们是朋友,在一场又一场危机中互相扶持;有时她们又成了竞争对手,无法抗拒的野心让她们彼此伤害;她们也像一对母女,表面上艾娃一直在用新思想“改造”黛博拉,但正是因为诸多像黛博拉这样的前辈努力上桌,才能让艾娃这一代人从容地打破性别枷锁。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爱,其实就是亲密关系。父权制下的亲密关系总是在框定一切:谁和谁只能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关系是理所应当的、什么样的关系结构才是正常和完整的、权力在这些关系中几乎是不流动的……一旦超出这些想象,我们便无法定义一段关系。黛博拉和艾娃的这段“女同性恨”之所以好嗑,就是因为它打破了这些固有的想象,它足够复杂,它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堪的一面,它的权力一直在流动……最重要的,它看见了处在关系中的每一个人。人不再是工具,人就是人。

第二季结尾,在艾娃的帮助下,黛博拉终于有了一个惊艳四座的专场,她的职业生涯也重回巅峰,一切都很顺利,就在我们以为两人会继续合作的时候,黛博拉却意外地让艾娃离开,去追寻她自己的事业,“你得像鲨鱼一样,你要为自己着想……你和我一样,你有你自己的高山要爬。”

一段关系可以熬过傲慢与偏见、冲突和背叛,却止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诚奉献,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毕竟好的关系是为了成就人,而不是淹没人。

两代女性的团结之路

《绝望写手》妙就妙在,这个故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这是一个好看的“女同性恨”故事,不断升级的相爱相杀让人欲罢不能;它也可以很大,两位主角的碰撞正是不同的观念、不同阶段的女性主义的碰撞,而在密不透风的父权结构面前,她们为所有人展现了一种在分歧中团结的可能。

前三季中,有一个情节很让人感动,第四季黛博拉决定与电视台正面硬刚,正是对这个瞬间的呼应。因为专场大获成功,黛博拉得到一次和一帮成功男演员聚会的机会,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一天。在聚会中,她获得自己曾经仰望多年的男演员的盛赞,但梦很快就醒了,当她听到这帮男演员在用他们老朽的价值观取笑少数群体,她忍不住站了出来,而她的发声也让她失去了融入这个团体的机会。最后,她连夜逃离了那里。

回到家里,她带着怒火指责艾娃毁掉了她的派对,“我好不容易跟他们混熟了,却没办法享受,因为我的思绪被你污染了……认识你之前,我是一个美艳的赌城喜剧演员,干自己想干的,赚了很多钱,我很满足这一切,结果遇见了你,害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期待,真是烦死了!”这是黛博拉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梦的尽头是一堵墙,此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愤怒和挣扎,正是她觉醒的前兆。

一个人不太可能天生就是一个进步主义者,共同的身份标签也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观念。在越来越撕裂的当下,进步与保守的争论让人疲惫,但更让人倦怠的,常常是对与更对的互相攻击。任何一种主义,如果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如果不能透过口号看见具体的、复杂的人,那它就会转变为一种暴力。黛博拉和艾娃身后所代表的不同观念,在当下极有可能互为仇敌,然而两人共同的生命经验,让她们看见彼此,也由此产生了互相理解、互相影响的可能。比起一起喊口号的交情,这样的团结显然更为深刻,不是吗?

女性主义发展到今天,我们期待的解放似乎并没有发生,反而带来了更多枷锁,只不过“应该怎么做”的枷锁变成了“不应该怎么做”的枷锁。就像“大男主”叙事简单性转为“大女主”叙事并不等于女性主义,仅仅依靠对抗、否定和批评也无法实现平等,我们需要重新建设,建构一套全新的语言。而这套语言里,一定有“看见具体的人”。

什么是具体的人呢?是《傲骨贤妻》结尾,挨了一记耳光的艾莉西亚;是会性别歧视,也会豪掷一百多万美元,就为了让性骚扰女演员的老板退出喜剧界的黛博拉;是从黛博拉那里沾染了野心,学会不择手段拿下总编剧工作的艾娃……人先于身份标签被看见,解放自然会发生。

幽默很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

幽默的力量源于它能解构一切,所以对于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称手的工具。

第四季中拉斯维加斯女市长的遭遇,就印证了这一点。女市长的私生活被记者拍到后,成为轰动一时的爆炸新闻,大众的围观和嘲讽不仅让她遭遇社会性死亡,也让她的政治生涯命悬一线。在父权社会中,性活跃的女性因为过于有主体性,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存在,于是对她们的猎巫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社会共识。

此时,身为好友的黛博拉决定伸出援手,化被动为主动。如果不能让大众装作看不见,那就用幽默来解构这件“丑闻”。于是女市长接受邀请登上《深夜秀》的舞台,亲自下场接受调侃,大大方方玩梗自嘲。当既有的意义被消解后,女市长反而因为她的娱乐精神赢得了更多观众。

当脱口秀演员站在舞台上,用幽默解构自己的生活,他就成了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不仅能给观众带来笑声,讲述者自身也能从中获得力量。女市长如此,黛博拉如此,现实生活中的脱口秀演员们也如此。就像《绝望写手》的主创总结黛博拉和艾娃的共同点时说的,“我认为她们投身喜剧的原因和很多喜剧演员一样——因为生活中经历过某些痛苦,需要通过笑声来度过难关;或者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感到孤立、与众不同或被边缘化,而喜剧是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有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通过逗笑他人来实现。”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女演员房主任就把自己曾经遭受家暴以及艰难出走的经历编成了段子,当她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讲述后,她说她变得越来越平和了,甚至对自己厌恶多年的丈夫都生出了悲悯。这就是幽默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由苦涩的生命经验和自我解构的勇气共同创造的。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剧照

正因为幽默拥有解构一切的力量,它也被权力上位者视为危险的存在。关于这一点,素描喜剧《笑吧!皮奥莱维奇》中就有精彩的演绎——“在我们占领区,搞笑是要就地正法的重罪。”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幽默的敌意除了上位者,也更多来源于日益紧绷的观众。

《绝望写手》第一季第一集,艾娃就是因为一个不合时宜的笑话,险些断送整个职业生涯。幽默很好用,但也很危险,因为你必须把冒犯和搞笑之间的尺度拿捏得刚刚好。不过,就像女性主义不会、也不应该剥夺做女人的快乐,进步主义自然也不应该剥夺人们搞笑的权利。追求正确和进步当然重要,但比起字面上的正确,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表达者的真实意图。如果我们稍加了解就会知道,艾娃那个段子并非意图歧视少数群体,恰恰相反,她是在嘲讽歧视行为。

表演式的、空喊式的、看不见人的“正确”会带走笑声。幽默很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所以我们无需以如临大敌的态度来面对它。

如果我们已经无法冷静地坐下来对话,那么希望我们至少还能一起开怀大笑。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脱口秀 女性主义 绝望写手 女同性恨 幽默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