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7月22日 08:38
9个涨停板,智元机器人引爆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初期布局和投资已基本完成。未来8-12个月,将是检验企业能否成功打通应用场景、证明其生产力或情感陪伴价值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企业或消费者的青睐。近期,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股份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其股价大幅上涨,为收购方带来可观浮盈。同时,宇树科技也已启动上市辅导。在业务层面,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已获得人形机器人代工订单,优必选也中标了近亿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行业专家指出,未来企业将面临分化,能否持续产生营收并实现商业价值闭环是发展的关键。专家预测,交付量将是衡量头部企业的重要指标,千台交付量是初步门槛,未来目标可能达到数千台。特斯拉也设定了年交付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实现规模化落地,企业需先打通特定应用场景,例如工厂、零售店或家庭,并建立自身的“造血”能力,以支持长期研发投入。

🤖 **资本市场活跃,人形机器人企业加速布局**: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上纬新材股价因此大幅上涨,为收购方带来了巨额账面浮盈。同时,另一家明星企业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显示出人形机器人领域企业正积极寻求资本支持,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 **业务订单涌现,行业进入收获期**: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了价值1.24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优必选也获得了近亿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订单。这些订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研发阶段走向市场应用,进入业务收获期。

🎯 **场景落地与价值验证成关键**:专家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初期布局已完成,未来的核心在于“打穿场景”,即证明其在生产力提升或情感陪伴方面的实际价值,并让目标客户愿意为此买单。能否在特定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 **交付量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实际交付量是衡量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专家预测,年交付量达到1000台是头部企业的标志,未来目标可能指向2000-3000台。这不仅关乎企业当前的营收,更是支撑其IPO上市或下一轮融资估值的重要基础。

💡 **聚焦专有场景,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实现规模化落地的过程中,企业不应追求泛化场景,而应先从特定场景入手,如工厂、零售店或家庭。通过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成为“品类杀手”,例如宇树科技在机器狗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建立自身的“造血”能力,为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第一波的布局和投资都已经到位。未来的8-12个月,就看这些企业如何能打穿场景,证明生产力的价值或情绪陪伴的价值,让目标的企业或者消费者愿意买单。 

01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引爆资本市场。

7月21日,上纬新材再度“20cm”涨停。截至收盘,其股价报涨停价40.16元/股。《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自7月9日—21日这9个交易日里,上纬新材股价已接连斩获9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400%。

此前的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上市公司63.62%的股份,至多收购66.99%的股份,总交易价格最高达21亿元。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上纬新材停牌前收盘价为7.78元/股,本次股份转让价格、要约收购价格也确定为7.78元/股。而如今,上纬新材股价已经涨超40元/股,为上述股份转让及要约收购价格的5倍多。以此来计算,收购方智元机器人的账面浮盈颇丰,其拟收购的股权价值已经过百亿元,浮盈超过80亿元。

除智元机器人外,另一家明星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也在加速资本布局。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02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人形机器人公司正迎来业务收获期,但行业或遇分化。

就在上纬新材公告后不久,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中标了1.24亿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这是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其中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由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

港股机器人企业优必选也在近日中标了近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即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有机器人业内专家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后续机器人企业将面临分流。“是否能拿到大单,能否不断产生营收,从而实现商业价值的闭环,将决定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第一波的布局和投资都已经到位。未来的8-12个月,就看这些企业如何能打穿场景,证明生产力的价值或情绪陪伴的价值,让目标的企业或者消费者愿意买单

“可以说,未来12个月,是对机器人企业起量的考验。人形机器人整机、灵巧手、关节电机等等一系列产业链,就是要起量,才能够支撑下一步企业发展,不管是IPO上市,还是打造下一轮融资估值的支撑点。”田丰称。

对于具体起量的数值,田丰认为,如果交付量能上1000台,就说明属于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而明年目标可能是上2、3000台。“注意是交付量,而不是订单,订单可能要好几年才交付。”田丰强调。

而在海外,特斯拉已经豪言壮志地定下了今年交付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田丰分析,要实现落地,机器人企业应先打通专有场景。

“先不谈泛化场景,而是从专有场景开始。无论在零售店、工厂,或家庭,要有一个场景打通,才能起量。比如,宇树科技就实现了机器狗销量在全球占60%-70%的市场份额,成为品类杀手。其他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造血和回血能力,才能为人形机器人的长期研发投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创板日报”,作者:黄心怡,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资本布局 场景落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