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创业者的日常 07月22日 05:46
刚挂了个电话,候选人目前出差越南一周,下周就回来了,在该区域第二大公司做质量经理,只看一条产线,钱很多,还拿了股权。 问为什么不满意? 就开始挑剔了,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一个候选人的案例,深入探讨了职场人在经济周期下如何调整职业心态和选择。候选人身处越南,担任质量经理,薪资丰厚并持有股权,却因“管理岗”的认知偏差而感到不满,抱怨人员流动和管理幅度。作者指出,这种不满源于直线思维和惯性思维,未能结合经济周期和实际环境调整期望。文章强调,当前经济环境下,求职应以职业延续性和稳定性为重,而非盲目追求晋升。作者提醒,频繁跳槽和固守旧观念将导致职业发展受阻,并对候选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 职场人的普遍误区在于“直线思维”和“惯性思维”,即认为职位必须从主管到总监,管理幅度必须不断扩大,而忽视了经济周期、具体环境和工作量等实际因素。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对现状的不满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 当前经济周期呈现下滑或停滞特征,企业扩张受限,高管职位流动性低。在这种背景下,职场人应将重点放在职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发展”和“晋升”,否则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风险。

🌍 海外工作机会虽然薪资优厚,但其核心挑战在于“本地化”管理,而非照搬国内大厂的标准流程。未能识别并适应环境变化,仍然沿用旧的思维模式,是导致海外工作不顺的根本原因。

📉 频繁更换工作(如该候选人前两份工作均不满一年半)会严重影响简历的稳定性和说服力,导致甲方雇主产生无限挑剔,从而更难在国内获得机会。应吸取教训,避免“撞南墙”式的职业试错。

💡 真正的“吃苦耐劳”并非指工作量越大越好,而是指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能够理性评估自身情况,调整心态,接受更符合当前经济周期的职业定位,以实现职业的稳健延续。

刚挂了个电话,候选人目前出差越南一周,下周就回来了,在该区域第二大公司做质量经理,只看一条产线,钱很多,还拿了股权。

问为什么不满意?
就开始挑剔了,先说月底就离职了,老板们留了几次了。说,现在不是管理岗,之前管理一个工厂,现在越做越小怕自己未来就废了;之前管那么多人,现在才几个人;最后就是抱怨所有出海企业都面临的人员质量和高流动率问题……

我回复,直线思维和惯性思维害人,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旧观念和现实的摩擦碰撞。

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应该从主管到经理到总监,以前带人现在必须带更多人,我都是总监了不能做工程师的执行工作,那不就是回去了吗!

但,他们不理会经济周期,具体环境,不考虑工资和工作量。突然还觉得,老中真喜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多拿钱了不高兴觉得不够苦就心虚不配。(他现在的工作量不大)

首先,他在国内没找到管理岗所以才出国的,在国内没找到钱多的岗位所以才出去的。那为什么没有总监岗出来呢?因为经济不发展啊,企业不扩张就没有新的岗位出来,接着是好坑不流动呀,高管们都熬着等着退休。

其次,事实上,海外有海外的难点啊,还是惯性的问题,没识别出环境已经变化的问题,给你那么高工资真正要解决的是本地化的问题,而不是有标准,有流程的大厂管理问题。

我还是觉得很多职场人不理解当下的经济周期,这个周期最实际的就是找职业的延续而不是发展,是求稳定而不是晋升。经济已经下滑或者停滞了,人,也应该保持一致,逆势而为肯定会摔得鼻青脸肿。我跟大哥说,你再离职一次,你的简历可能就没有甲方要了,他们会无限挑剔你,拿不同简历对比你,你更难有国内的机会。何必要撞三次南墙才长教训呢?(他前一份工作才半年,更前一份工作是一年半,稳定性堪忧)

最后我说,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希望你拿到好的职位。

(又免费咨询了一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经济周期 职业选择 职场心态 惯性思维 职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