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TSLA.US)$ 將於2025年7月23日(盤後)發佈業績。
機構預期2025Q2預計實現營收223.60億美元,同比減少12.32%,預期每股收益0.322美元,同比減少23.38%。上述數據使用的會計準則爲US-GAAP。
當馬斯克用奧斯汀街頭的10輛Robotaxi點燃資本市場熱情時,上海工廠的機器人產線正爲Model Y連夜調試參數。6月23日,特斯拉市值單日暴增數百億美元重返萬億俱樂部,但Q2業績即將揭曉殘酷真相:交付量能否重回增長?Robotaxi的發展生死時速?儲能與FSD下的新引擎能否扛旗?機器人業務進展如何?
這場業績,註定是技術信仰與財務鐵律的終極碰撞。
一、汽車業務:交付量能否重回增長?
市場核心矛盾:價格戰緩和後的交付量修復 vs 利潤率底線保衛戰
從公開數據來看,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的全球車輛交付量達到38.4萬輛,環比增長14%,但同比下降13%。儘管交付量低於市場共識預期的39.4萬輛,不過整體交付量仍然出現環比增長。
其中,Model 3/Y仍是主力,第二季度交付37.4萬輛,環比增長15%,但同比下降12%;高端車型及Cybertruck需求疲軟,S/X/Cybertruck等車型交付量僅1萬輛,環比下降19%,同比大幅下滑52%;租賃佔比也出現下降,租賃車輛僅佔交付量的2%,低於第一季度的4%。
分地區來看,儘管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與高盛預期相近,但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同比下滑較爲明顯。美國市場交付量同比下滑約15%,歐洲市場同比下滑約30%,主要受消費者對特斯拉品牌好感度下降影響,而中國市場同比小幅下滑中個位數百分比,主要受競爭加劇影響,部分消費者可能在等待更低成本的車型。
對於資本市場關心的內容,高盛有以下判斷:
1、特斯拉曾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低成本新車型,但截至目前尚未實現。此外,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的電動車消費者抵免政策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取消,這也可能影響特斯拉的交付量。基於第二季度更好的交付結果,高盛將2025年的交付預測從之前的157.5萬輛上調至159.4萬輛(同比下降11%),2026年和2027年的估計保持不變,分別爲186.5萬輛和215萬輛,均低於市場共識數據。
2、投資者將繼續關注特斯拉汽車的非公認會計准則毛利率(不包括監管信用),高盛現在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該毛利率爲12.7%,高於此前估計的12.5%,也高於2025年第一季度的12.5%,主要得益於銷量的增加。但定價和關稅仍將對利潤率構成壓力。
因此,2025Q2的交付數據已經是公開數據,投資者更能期待的則是利潤率方面有無改善,以及未來的交付指引能否提升。
二、Robotaxi的發展生死時速?
6月22日,特斯拉正式在美國得州奧斯汀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目前每趟車費暫定爲固定的4.20美元(約合人民幣30.2元)。其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直言,「這是大家十年來辛勤工作的成就」。
而在去年10月,特斯拉發佈了名爲CyberCab的無人車,該車沒有傳統方向盤和踏板,完全依賴於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軟件。馬斯克彼時預計,特斯拉CyberCab成本會低於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6萬元),計劃於2026年投入生產,並搭載FSD。
而現階段上路的車輛爲搭載FSD系統的煥新Model Y。據悉,在國內市場,煥新Model Y的起售價爲26.35萬元。目前煥新Model Y等特斯拉全系在售車型都具備了升級到無人駕駛的硬件。
高盛認爲:
儘管早期用戶的反饋大多積極,但也有部分不及預期的報道,導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要求特斯拉提供相關信息。高盛認爲,特斯拉在奧斯汀的部署方式以及初期運行問題表明,短期內該業務的增長將較爲緩慢,但長期來看自動駕駛市場具有更大的機會。此外,投資者還希望了解個人車輛FSD的進展,以及何時能實現「脫手」駕駛。高盛預計,特斯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會限制消費者無監督使用FSD,但可能在未來幾年允許在特定情況下(如天氣良好的高速公路)實現「脫手」操作,這可能有助於提高FSD的商業化變現能力。
那麼針對本次業績,特斯拉在robotaxi的指引將引導後續市場預期,進而直接影響特斯拉的估值水平。
三、其他業務:機器人與儲能下的新引擎能否扛旗?
特斯拉曾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Optimus機器人仍按計劃在弗裏蒙特試點生產線進行製造,管理層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數千台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投入實際作業,2025年累計生產1萬台。
然而,據媒體報道,特斯拉Optimus業務負責人Milan Kovac最近離職,且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目前已暫停Optimus的生產。
也許機器人業務後續在內部調整後,還需要投資者有更多的耐心,至於儲能業務發展,高盛繼續認爲:
特斯拉的能源部署增長將更爲穩健,但其利潤率可能受到此前從中國採購的磷酸鐵鋰(LFP)電池關稅的壓力。特斯拉於6月在X平台上宣佈,其在美國的LFP工廠已接近準備開始生產。
股價表現,瑞銀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現在市場過度聚焦創新業務,對於影響財務基本盤的業務大家反而關注的不夠,瑞銀則對本次業績進行了較爲嚴格的預警:
由於投資者聚焦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預計許多看漲者將「忽略」電動汽車交付數據,因爲他們認爲特斯拉股票的價值在於人工智能(機器人出租車和人形機器人)。但瑞銀強調,特斯拉當下財務表現主要依賴汽車業務。這項業務不僅有助於爲前沿業務提供資金,而且隨着股價上漲和汽車業務前景惡化,市場爲已經很昂貴的人工智能期權注入更高溢價,儘管支撐數據寥寥無幾。
不及預期的交付量報告或將成爲一劑現實清醒劑。歷史數據顯示,交付量未達預期會引發特斯拉股價下挫,但上季度的反常值得警惕:儘管交付量較市場預期低11%,但特拉斯股價逆勢上漲5%,創2022年以來最大背離。這或許意味着,特斯拉已進一步進入了"汽車基本面不重要"的世界。
瑞銀還表示:
交付量引發的股價震盪可能是短暫的,緊隨其後的業績才是重頭戲。儘管特斯拉第二季度業績難言樂觀,但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可能會在電話會議上全力描繪其未來願景。
因此,我們針對特斯拉2025Q2的業績前瞻可知,汽車業務基本上是明牌業務,那麼這份業績,最值得關注的則是:
1、汽車業務的利潤率及未來指引;
2、robotaxi及其他新業務的發展態勢與未來指引;
若出現利潤率和指引雙雙不及預期,則存在殺估值的可能性,若兩者都能超預期,則本次業績將繼續提振特斯拉的估值水平。
當資本市場爲AI敘事支付萬億溢價時,特斯拉必須證明:科幻劇本能轉化爲財務報表的實線增長。
對比來看,前一季度特斯拉業績日的期權引伸波幅爲7.07%,過往5次業績日裏,4次爲漲,1次爲跌。
牛友們
你們看好谷歌一季度業績嗎?
歡迎一起預測下谷歌業績漲跌幅!
是大漲5%以上、正常表現(-5%~5%)、還是大跌超5%?
還在熬夜看報表?牛牛AI正式上線!快來使用AI功能解讀業績
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