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口的肉块(3)
回到专案组办公室已经天黑了,有两个小组已经坐在会议室吃着烧腊饭了,打了招呼后我们也赶紧吃饭,等会晚上九点开案情分析会。我拿了份烧鸭腿拼叉烧饭开炫,话说烧腊饭真是物美价廉,量大管饱,每次加班总会出现它们的身影,可是连着吃上一个星期的话也会腻,所以我们还会建议改下菜单,去小饭馆炒几个菜分装了打包回来吃,案子不破,估计得天天换着花样吃盒饭了。吃完饭我看着还有时间,打算去门口附近转转买瓶冰阔乐。离着支队不远有个小卖部,老板老李以前是刑侦支队的辅警,后来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在支队附近盘了店铺开个小卖部,说是能跟来买东西的民警聊聊天,看看有什么案子他也能听听帮着瞎操心一下。
到了店里,老李躺在马扎上看电视,我拿了瓶冰阔乐,给老李发了根烟,坐在门口的小藤椅一边抽着烟一边喝着可乐。另外一组的窦哥也刚好进来买烟,我们就坐一起聊天。我跟窦哥平时经常一起打球,一手后仰跳投美如画。窦哥吐出一个烟圈,说他们那边了解到个情况,隔着海边一条马路的小区里有人跟物业反映说下水道堵了,但是后来又通了,物业也没再管了。这时候老李探脑袋过来说那片的小区都是70、80年代建的老小区了,下水道都是连着的,最后好像是通海里去了。我悄悄跟窦哥说,不会是把人碎了,直接倒厕所里冲了吧...窦哥皱了皱眉头,说不能吧不能吧,那得砍多久砍成多少块才能倒厕所啊,而且小区别的住户应该会听到砍东西的声音吧。这时候小强打电话过来让我们赶紧回专案组,准备开会了。
我们晃悠回到组里,会议室还是照常的烟雾缭绕,大家伙等着领导来开会。杨支穿着制服快步走进来,看来也是刚开完另外一个会匆忙赶来。刑侦口应该是最少穿制服的一帮了,平时都是怎么舒服怎么穿,因为平日里都是走街串巷摸爬滚打的,至少警用皮鞋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的,又重又硬,真是除非是提审或者是参加局里会议才会穿着一整套制服。杨支说综合了一下今天各小组的走访情况,结合技术分析以及DNA比对,排除了3个近期报失踪的人员,基本可以确定肉块的身份信息,就是海家园小区的刘姐,年龄58岁,本地人,已退休,离异,有个女儿在海防市打工,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第一:摸清死者生前活动轨迹,看看有没有熟悉的朋友,常去的地方,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什么时候,这个由刘大(我们刑警队的大队长)带一组干警去落实;第二是尽快联系上刘姐的女儿,看看她掌握到什么情况;第三是另外一个组以海家园小区为中心,发散5公里到海边继续搜寻剩下的肉块、人体组织等。领了任务之后,刘大带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开着大队的破金杯又匆匆赶往海家园。
过了晚上10点,又是大热天的,海家园小区里面没有什么居民在外面扎堆聊天了,我们几个也没找到有用的线索,问了一下保安大爷,说是早上小区才多居民出来晨练买菜什么的,我们打算回专案组对付一宿,明天一大早再过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到了小区里面,这时候三三两两的大爷大妈已经出门活动。我看到有几个穿着“夕阳红”舞服的大妈,于是笑眯眯地走过去跟她们打招呼。大爷大妈的晨练有个特点,就是会有自己晨练的指定服装,基本都是成立一个组织,然后购买统一的颜色。这些大妈是准备去小区旁边的小公园里面跳健身操的,我跟她们聊着就往刘姐的方向带一下,有个大妈住刘姐那一栋,平时也会跟刘姐打招呼,那个大妈说刘姐平时喜欢跳交谊舞,不过是在另外一个公园里,离小区步行大约7分钟,最近几天倒是没怎么见到刘姐,大家觉得刘姐可能是去找她女儿去了,继续聊下去也没什么线索了,我就回车边上抽烟等着其他人。刚点着烟,朱总走了过来,说我们去刘姐平时去的公园看看,电话里跟刘大说了之后我们一路溜达去另外一个公园。
这个公园面积大一点,我们寻了10分钟才找到跳舞的地方。舞池中间聚了大概十几个老头老太太,个个穿得光鲜亮丽的衣服在闪转腾挪,完全没有平时带孙子孙女时的暮气沉沉。旁边有个穿着白衬衣黑西裤亮皮鞋的大爷坐在长椅上,我们过去发了一根烟,也顺势坐下来聊天。这个舞池都是约好了舞伴一起来的,有喜欢的音乐就进去跳一曲,跳一会就休息一下。我们问大爷认不认识海家园小区的刘姐,大爷说他还真认识,刘姐平时每天都会跟一个大爷一起过来,跳上几支舞,不过最近一个星期没怎么见着刘姐和她的舞伴,大家伙猜是不是出去旅游去了。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又找别人问了一下,刘姐的舞伴姓潘,大家都叫他潘叔,60岁左右,听说是市里文工团退休的,身材保持得好,平时也能说会道,喜欢打扮打扮,一直是这一带老太太的明星抢手人物,住在公园东门的小区里。看来这个潘叔跟死者刘姐应该是关系挺密切的,说不定就是案件的突破口,我们跟队长通了一下气,决定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