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密从未如此重要。
就在上周,美国国会迎来了一场万众瞩目的“加密立法周”,从避如蛇蝎到重新正名再到连国会都召开以加密为主题的议程,加密世界的这十年,走得不算稳,但绝对算快。
随着一波三折的加密法案悉数通过,备受瞩目的稳定币天才法案被特朗普正式签署,加密产业,无疑迎来了新的征程。
01
里程碑事件!三大加密法案通过
时间拉回到上周一,7月14日,美国众议院高调宣布该周为“加密立法周”,引来市场瞩目。立法周的核心是现有关于加密的三大法案,分别为《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方案》(CLARITY 法案)、《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以及《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或天才法案)。
这三大法案中,GENIUS法案与CLARITY法案均是在今年度所提出,发CBDC监控国家法案历史最为悠久,最早于2022提出。尽管同为加密法案,但三者的核心各有侧重,其中,GENIUS法案聚焦于稳定币发行,认知度最为广泛,法案以支付型稳定币为核心,施行州际与联邦并行的双规管理制度,规定,所有稳定币必须以1:1比例锚定美元优质低风险流动资产,具体包括93天内到期的美国国债、已投保银行存款或实体美元现钞(含美联储票据),并要求稳定币发行商每月披露稳定币储备明细。该法案从2月提出,截至目前已被特朗普签署,立法进程在三大法案中名列首位,可见立法机构以及高层对其的重视。
相比天才法案,CLARITY法案对圈外人士而言,要陌生得多。该方案由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阿肯色州共和党众议员J. French Hill于2025年5月29日首次提交,并在多轮听证和审议后形成了最新版本。顾名思义,“清晰”一词,就体现出了法案最重要的关注点——监管权问题。由于加密货币的属性难以界定,证券论与商品论的争端从加密货币创始之初就从未停歇,加之加密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更为丰厚的罚没资本,SEC和CFTC两者对其管辖权的竞争十分激烈。在特朗普上台前,SEC是著名的“加密警官”,时不时出警各类项目,频繁的威尔斯通知一度让行业风声鹤唳,USDT、USDC、ETH、SOL均被涵盖其中。
CLARITY法案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该法案为数字资产建立明确分类标准,将其细分为数字商品、投资合约资产以及非商品收藏品,厘清了加密货币的属性争议,构建了双机构分工的监管格局,即数字商品现货市场由CFTC负责,证券发行和反欺诈执法由SEC负责。
《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直接把内容写在了名称上,关键内容即禁止美联储在未经国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发行面向零售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众所周知,在拜登执政期间,其对CBDC与数字美元保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在22年还曾签署过行政令指示政府机构研究创建CBDC。但在美国政坛,朝令夕改司空见惯。 2025年1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所有零售CBDC研发,理由是其可能被用作政府监控工具。此后,这部22年就提出的《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迅速抬上立法议程,在今年4月3日被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通过,成为了加密立法周的一项议题。
从最新审批情况来看,CLARITY法案与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均已通过众议院表决,双双走向参议会议程,而走得最快的GENIUS法案在被特朗普签署后,已然成为了正式法律,将在特朗普签署后18个月生效,或者在“主要联邦支付稳定币监管机构”(包括财政部和美联储)发布实施法案的最终规定后120天生效,这是美国第一部加密货币法律,无疑是加密立法的重大突破。而若仔细观察法案内容,三大法案能一并纳入加密周也并非偶然,三者实则互为表里,稳定币作为行业压舱石持续拓宽美元边界、吸引机构入局,CLARITY明确监管清晰度,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扩大,而反CBDC法案则直接把加密货币的最大对手数字美元扼杀在摇篮中,稳定加密基本盘,确立意识形态。可以认为,三者共同作用将实现加密价值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通过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实现美元价值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重构。
02
并非一帆风顺,三大法案背后的利益博弈
但既有利益,那自然就有博弈。看似非常顺利的审批,期间也并非一帆风顺,立法背后的利益博弈堪称精彩。在GENIUS法案审批前夕,特朗普放话给党派支持者,明确表示全员应立刻放行同意,按照今年选举220:212的两党席位差,再加上本就有部分民主党支持者的背景下,法案的过关应是板上钉钉的结果。结果在7月15日,众议院却以196-223的票数否决了GENIUS法案,自家人反悔是关键,12名众议院共和党人现场表演了反水。
原因就是在当时,针对GENIUS法案是否该纳入《反CBDC监控州法案》,两党争论不休,共和党认为若不加入反CBDC条款,或许会为后续美国CBDC的发行留出隐患。一环连一环,围绕《CLARITY法案》与《反CBDC监控州法案》整合打包,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以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等行业巨头为代表的捆绑派认为应该一步到位,一揽子完成所有加密货币的立法,而以Defi为核心的社区务实派更为主张小步快跑,先通过《GENIUS法案》,再谈其他。诉求也很能理解,行业巨头多已然在合规方向积累颇多,有先发优势,若加密货币立法完成,其可获取最多的市场红利,同时巨头尾大难调,更倾向于确定性更强的一揽子立法也情有可原。而Defi始终游离监管灰色地带,对于社区而言,任何一个立法都有促进作用,显然是效率越快越好。
反水表演完,特朗普被打脸,显然心有愤愤。到了当天晚上,特朗普马上采取雷霆手段,将投反对票的12位成员领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但从7月18日的第二次投票的结果来看,胳膊最终还是拧不过大腿。在经历了近十小时的拉锯战,被称为史上最长时间的立法投票终于顺利通过,美国众议院以308 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GENIUS法案》。
整体来看,三大立法虽在过程中有波折,但在总统的强力支持下,通过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再加上特朗普内阁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持有加密货币这一现实,通过时间也预计将会大大缩小。据业界分析,清晰法案通过难度相对更高,原因是涉及权属转移,对市场影响力更大,民主党对其阻力也随之更大,而《反CBDC法案》有较大可能在今年年末前正式生效。
03
三大法案对市场有何影响?
三大法案对市场的影响肉眼可见,币股两端同时为这一事件喝彩。比特币连续突破新高,三次突破12万,最高涨至12.3万美元,现回落至11.9万美元,而ETH板块轮动也正式开启,ETH飙升至3790美元,SOL来到189美元,BNB再次突破760美元。在市值前100的加密币种,有52个都呈现出涨势。而在稳定币法案的受益下,稳定币第一股Circle涨超1.45%,与之相关的Coinbase也上涨来到400美元区间,现报419.78美元。
在价格之外,行业的变化也在悄然到来。首先,《CLARITY法案》列出七个客观、可衡量的标准以判定数字资产的属性,极大的降低了证券风险,尤其是对于深受证券之害的DeFi 项目,可豁免 DeFi 系统受联邦中介规则约束,虽二级监管模式有推高监管成本的嫌疑,但为行业提供了监管保障。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CTFC将从原来的边缘性执法逐渐获取执法主权,过渡成为加密货币更为重要的监管机构,其中大型中心化交易所受益将最多,可合理开辟新的机构赛道,而DeFi与其他应用项目要么加入至体系内获取确定型红利,要么只能面临边缘化的下场。
与此同时,稳定币将是影响最深的领域。此前曾提及到,天才法案的划时代影响是开辟出了一条私人可发币的新法则,反CBDC法案进一步强化了此点。至此,私人铸币税时代将开启。传统公司、金融机构、甚至符合要求的科技公司都可进入这一赛道,以美国银行与摩根大通为例,两者都积极表明要参与稳定币建设,赛道将很快呈现拥挤的状态。但根据律动预测,新入局者将面临100-300万美元的初始设置成本和每年200-1000万美元的持续合规费用,可看出仅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才可脱颖而出。
仅对于现有稳定币赛道而言,行业格局有望被重塑。一是龙头将面临合规与竞争的双重挑战,离岸发行人Tether不仅面临抵押品的合规问题(其有约85%由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支持,并非100%),还需直面来自广泛竞争对手的冲击。去中心化稳定币则更为棘手,无论是储备比例还是治理结构,都要迎来监管大考,若在两年过渡期内无法合规,将被明确禁止发行。
此外,针对现有法规下稳定币是否付息的问题,讨论也颇多。为抑制稳定币对现有系统冲击,天才法案明确规定支付型稳定币无法向持有者支付利息,用户需要寻找其他DeFi协议获取收益。但此间也存在可操作空间,例如转至收益型稳定币,或是以支付型稳定币购买美债通证,迂回的实现生息这一属性。
无论生息与否,竞争如何激烈,最大的赢家必然是美元体系。通过一层层立法嵌套,美元以稳定币为抓手的长臂机制被进一步强化,在稳定币核心资产锚定的影响下,稳定币内核实则为美元资产,而稳定币客观上作为加密市场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在此背景下,美国将加密收拢至监管侧,不仅不耗费一兵一卒收割现有的加密成果,还成功促使美元霸权在加密领域重塑,并推动美元随着加密规模的扩大不断延伸在数字时代的影响力,进一步与全球CBDC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另一方面,在立法的强制帮顶下,稳定币的发展将促进美债的市场需求,缓解美国现有的债务危机,形成资金回流机制。
立法的敲定,宣告着机构时代的正式来临。加密终成美元附属,市场百感交集,却最终还是以涨收尾。或许对众人而言,值得庆幸的是,加密登上了牌桌,而位置,永远比能力要更为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陀螺财经”,作者:陀螺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