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显示,亏损和停滞面有所收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然而,市场预期和投资倾向双双回落,成本压力虽减缓,但消费疲弱和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政策支持力度趋弱,体感温度略有下滑。融资需求下降,但融资缺口持平,银行与非银渠道利差扩大。线上化率下滑,直播渗透率持续下降,但线上销售缓慢恢复。整体来看,市场仍处于打破负面循环的关键时刻,平台企业需加力支持中小微主体反内卷,引导市场竞争回归正常轨道。
📈 **经营状况边际改善,但挑战犹存:** 2025年二季度,中小微企业亏损面和停滞面均有收窄,盈利水平持平,营收增速微升,显示整体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然而,市场预期和投资倾向指数双双回落,表明市场信心仍显不足,对未来的发展持谨慎态度。
📉 **需求端压力凸显,成本端压力缓解:** 尽管用工成本、租金、原材料价格等成本项的覆盖面均有所下降,但“用户消费意愿低”和“同质化竞争”的覆盖面却创下新高,反映出中小微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需求不足和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经营压力正从成本端转向需求端。
💼 **政策支持力度减弱,营商环境体感偏冷:** 普惠型支持政策如优惠利率、税费减免、社保缓缴等覆盖面均有所下降,导致整体优惠政策覆盖面减弱,营商环境的“体感温度”指数也进一步下滑至偏冷区间,显示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 **融资渠道分化,利差扩大:** 样本主体的融资需求有所下降,但融资缺口持平。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渠道的信贷供给覆盖面有所下降,而非银渠道的融资占比和利率水平均有所上升,导致银行与非银渠道的利差继续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呈现分化趋势。
🌐 **线上化率下滑,线上销售集中度提高:** 样本主体的线上化率大幅下跌,直播渗透率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尽管如此,线上销售的收入能力有所恢复,线上销售增速对线下销售增速的领先幅度收窄,且线上销售趋于向少数平台集中,这可能与平台企业反内卷策略初见成效有关。
原创 腾讯研究院 2025-07-21 16:50 北京
平台企业应加力支持中小微主体反内卷,让市场竞争逻辑早日回到正常轨道。

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与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2025年二季度)主要发现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亏损面和停滞面环比分别收窄0.4 和0.3个百分点;盈利水平指数环比持平,营收增速指数环比微升0.5。市场预期和投资倾向双双回落。市场预期指数和投资倾向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5 和 1.6。成本压力减轻,但消费疲弱、内卷竞争等问题突出。用工成本、租金、原物料价格等困难点覆盖面环比下降;消费意愿低、同质化竞争等困难点覆盖面环比上升。政策支持力度趋弱,体感温度略有下滑。优惠利率或贴息、税费减免、社保缓缴等普惠型政策覆盖面环比下降。体感温度指数环比下降0.9度至-4.4 度。融资需求趋弱,融资成本降低。有融资需求主体占比较上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借贷综合利率指数下降 8 个基点。银行渠道与非银行渠道利差扩大至175个基点。线上化率下滑,直播渗透率持续下滑,但线上销售缓慢恢复。62.6% 的样本主体开设线上门店,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 35% 已线上化主体进行了直播带货,环比下降 1.7 个百分点;线上销售占比超过 30% 的主体数量略有增加。
包括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中小微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腾讯研究院联合企鹅有调,自 2023 年一季度开始,按照每季度一次的频率,就中小微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在线调研。2025年二季度调研问卷7月2日开始发放,至7月8日结束回收,剔除重复和不完整的回答,共收到有效样本6038份。主要发现如下:亏损面、停滞面有所收缩。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亏损面(选择“微亏”、“亏损”和“严重亏损”的样本占比之和)为6.5%,比上季度缩减0.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9个百分点。样本主体停滞面(选择“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样本占比之和)为11.5%,比上季度减少0.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7个百分点。盈利水平不变,营收增速略有回升。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盈利水平指数为70.2,与上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0.8(图1)。营收增速指数为51.7,较上季度回升0.5,较去年同期下降1.8(图 2)。虽然两个指数继续处于50分界线上方,但指标回升缓慢,与 2023 年的高点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市场预期有所回落。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市场预期指数为67.7,较上季度环比下降0.5,较去年同期下降2.0,市场预期偏弱(图 3)。投资倾向有所下滑。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投资倾向指数为62.4%,较上季度环比下降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1,为十个季度以来新低(图 4)。两个指数仍在50 分界线之上,整体市场情绪和信心仍较为正面。但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升高,样本主体的信心趋弱,投资也更加谨慎。成本压力有所缓解。2025 年二季度,常见经营困难点中“用工成本上升”、“门店租金高”和“原材料涨价”三个成本项在样本主体中覆盖面分别为39.3%、37.9% 和35.3%,较上季度环比分别下降2.7、2.3和 1.8 个百分点,显示样本主体的成本压力明显减轻(图 5)。消费疲弱、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突出。2025 年二季度,常见经营困难点中“用户消费意愿低”和“同质化竞争”覆盖面均为36.8%,较上季度分别上升 0.4 和 1.1 个百分点,均创下十个季度以来新高(图 5)。整体来看,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小微主体的主要成本项均有明显的下降,但对消费疲弱的感受增强,经营压力逐渐从成本端转向需求端。普惠型支持政策覆盖面收窄。2025年二季度, “优惠利率或贴息”、“税费减免”、“社保缓缴”三项普惠型政策覆盖面分别为33.1%、33.1%、26.5% ,环比下降3.1、1.6、1.8个百分点。此外,“专精特新等专项奖励”覆盖面为 20.9%,环比下降 6 个百分点,是覆盖面收窄幅度最大的支持政策(图 6)。这或与地方财政吃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拉齐了补贴标准有关。没有收到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20.3%,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优惠政策总和覆盖面下降,支持力度减弱(图 7)。营商环境“体感温度”仍在偏冷区间震荡。我们将经营困难点和支持政策覆盖面组合起来,编制了样本主体对营商环境的“体感温度”指数。指数取值范围在[-100, 100]之间,困难越少、政策支持越多,则温度越高、营商环境越友好。2025年二季度,“体感温度”指数为-4.4 度,环比下降0.9度,中小微样本主体营商环境仍在偏冷区间(图 8)。融资需求降至新低,融资缺口持平。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总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主体占比)为66.6%,较上季度的68.9%下降了2.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69.3%下降了2.7个百分点,来到十个季度新低(图9)。实际融资缺口(总融资需求中未能获得融资的主体占比)为33.6%,与上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的33.5%提高了0.1个百分点(图 10)。银行信贷供给覆盖面有所下降。2025年二季度,34.6%的有借贷主体只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较上季度的36.8%下降2.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个百分点;53.9%的有借贷主体只从“非银渠道”(银行之外的机构或个人)融资,较上季度的52.6%上升了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11.5%的有接待主体同时从“银行渠道”和“非银渠道”融资,较上季度的10.6%上升了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图 11)。综合利率水平继续下降。2025年二季度,有借贷主体的融资综合利率指数1为5.32%,较上季度的5.40%下降8个基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图 12)。整体来看,有借贷样本主体的综合借贷利率维持在低位,借贷成本处于合理区间。分渠道来看,2025 年二季度“银行渠道”综合利率指数为4.23%,较上季度的4.47%环比下降24个基点。“非银渠道”综合利率指数为5.98%,较上季度的5.93%环比上升5个基点(图 12)。“银行渠道”较“非银渠道”利率水平差距有继续扩大,由上季度的 146个基点扩大至175个基点(图 13)。线上化率下滑,线上销售收入能力有所恢复。2025年二季度,样本主体线上化率(有线上门店主体占比)为62.6%,比上季度的65.8%大幅下降3.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69.5%下降了6.9个百分点(图14)。在已线上化的样本主体中,“融合型”(超过30%的销售额来自线上)占比25.2%,相比上季度的24.4 %上升0.8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三个季度上升,说明样本主体线上销售的收入能力逐渐恢复,接近去年同期的历史高点(图15)。线上销售增速虽继续领先线下销售增速,但差距逐渐缩小。2025年二季度,在已线上化的主体中,选择“线上销售增速更快”的样本占比33.1%,连续两个季度下降;选择“线下销售增速更快”的样本占比12.3%,连续两个季度上升。线上对线下销售增速的领先幅度已经由 2024 年四季度的 25.4 %降至本季度的 20.8 %(图 16)。跨平台经营仍为主流,但线上销售趋于集中。2025年二季度,在已线上化的样本主体中,78.5%在多个线上平台经营,与上季度持平(图 17)。但销售“高度集中”(线上销售集中在单一平台)的样本主体占比29.7%,较上季度的27.8%提升了1.9个百分点;“分布均衡”(线上销售分布在两到三个平台)占比63.7%,较上季度的65.6%下降1.9个百分点;销售“高度分散”(线上销售分散在三个以上平台)占比6.6%,与上季度持平。直播渗透率持续下滑。2025年二季度, 直播渗透率(直播带货样本占已线上化样本比例)为35.0%,较上季度的36.7%降低了1.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下滑。48.6% 的直播主体超三成线上销售来自直播带货,较上季度的49.1%下降了0.5个百分点。另有55.8%的已经线上化样本主体虽未进行过直播带货,但尝试过拍摄短视频进行商品推荐。9.2%的已线上化样本既未曾尝试过直播带货也未曾拍摄短频频推荐商品,较上季度略升 0.8 个百分点(图 18)。2025年二季度,包括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样本主体的业绩表现在低位波动,经营仍有压力但边际情况改善。市场预期与投资倾向双双下滑。经营困难点从成本端向需求端转移,支持政策覆盖面有所下滑,体感温度仍处于偏冷区间,且边际下降。样本主体的融资需求趋弱,借贷综合利率环比略有下降。分渠道看,银行渠道利率水平有较明显下降,但份额降低;非银渠道利率水平略升,但份额升高。银行与非银渠道利差继续扩大。样本主体线上化率大幅下跌,但线上销售占比有所回升。线上对线下销售增速领先幅度收窄,同时线上销售向少数平台集中。直播渗透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对线上销售贡献也略有下滑。综合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市场仍处在打破预期-投资-经营状况负面循环的关键时刻,需要政策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实现稳主体、保就业的目标,打破当下发展僵局。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平台卷价格的策略收到反效果,线上销售的吸引力降低,部分中小微市场主体选择回归线下。线上销售集中度提高,销售增速有所恢复,显示反内卷工作取得成效。平台企业应加力支持中小微主体反内卷,让市场竞争逻辑早日回到正常轨道。
脚注1:调研问题将有借贷主体的借贷利率分为<3.5%、3.5~5%、5~8%、8~10%、10~12%、12~15%、15~30% 和>30% 等共 8 档综合利率指数为各分档中间值的加权平均。推荐阅读腾讯研究院:《6027家中小微企业调研:盈利状况改善、亏损企业数减少,但经营困难仍需重视|2024年三季度》腾讯研究院:《5088家中小微企业调研:线上经营稳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回升,但经营业绩与困难点仍需关注|2025年一季度》👇 点个“在看”分享洞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