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10小时前
“特供生意”不好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山姆会员店因引入好丽友等大众化商品引发部分会员不满,认为其背离了“专属”定位,甚至质疑会员费的价值。文章深入分析了山姆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指出其精准抓住了中产阶级的消费心理和身份认同需求,通过会员费、商品独特性和心理营销来吸引并留住顾客。然而,随着门店扩张和业绩压力,山姆面临着商品本土化与维持高端形象的挑战。文章还探讨了零售业“不可能三角”的困境,并以胖东来和奥利齐为例,说明不同模式下的经营策略,最终指出在经济下行、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而对品牌定位的执着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阻碍。

🎯 精准定位中产,制造身份认同:山姆会员店通过会员年费的设定、商品的新鲜度和独特性,以及利用“凡勃伦效应”等消费心理学策略,成功吸引了追求生活品质、希望展现阶级地位的中国中产阶级。会员身份不仅是消费权益的象征,更成为一种代表精致生活方式的社交标签,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优越感和归属感。

⚖️ 零售业的“不可能三角”与本土化挑战:山姆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盈利、效率和体验的“不可能三角”难题。为了支撑扩张和业绩,山姆不得不引入大众品牌和本土平替商品,这与其长期建立的“专属”形象产生冲突,导致部分会员的“破防”。成功的本土化尝试(如小规格包装、本地化网红单品)虽能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但也可能模糊其高端定位。

💰 会员费收入与成本的权衡:虽然会员费是山姆中国区重要的收入来源,但维持会员的高价值感知需要高昂的成本,包括商品筛选、新品开发和供应商管理。山姆通过将部分成本转移给供应商(如新品开发、生产线升级),并频繁淘汰SKU来维持商品的新鲜度和独特性,这种模式虽然能转移部分成本,但也可能引发供应商的不满和潜在的品控风险。

📈 消费理性化趋势下的策略调整:在经济下行、消费日益理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商品。山姆引入大众品牌和本土平替,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种趋势,但同时也削弱了其原有的高端属性。与坚持硬折扣模式的奥利齐相比,山姆在品牌定位和成本控制上显得更为复杂,如何在维持会员忠诚度和扩大市场份额之间找到平衡,是其面临的关键挑战。

文 | 巨潮WAVE,作者|小卢鱼,编辑|杨旭然

被视作会员制超市标杆,广受追捧的山姆会员店,却因为选品问题被骂上热搜。

原本会员们还只是讨论山姆这几年下架了哪些自己喜欢的商品、在哪里还能买到,渐渐的就变成了抱怨山姆如今的选品为何不能让自己喜闻乐见——是不是因为换了CEO,最终在发现山姆上架了好丽友之后,这些讨论变成了愤怒。

会员们认为山姆变了,不再是那个可以“无脑入”的山姆。而且货架上那些没有Member’s Mark标志,并且在其他商超也随处可见的商品就不应该出现,这让他们每年缴纳的会员费成了某种智商税。

更有一种声音在传播,“什么牌子只要在中国待久了,换上了中国人高管,质量和服务就会下滑”,并且流传了一张关于沃尔玛CEO换成了一位中国高管的图。

实际上,山姆在去年底确实经历了一次换帅,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在邮件中宣布,山姆会员店中国总裁文安德将于2025年1月正式退休,由沃尔玛国际部营运高级副总裁郑硕怀接替文安德,担任山姆会员店中国代理总裁。

但郑硕怀的定位其实更接近COO而非CEO,山姆中国区的首席采购官也并没有因为这次人事调整而变化。与其把山姆中国区的变化怪罪于华人高管,还不如多想想,山姆在中国的那套接近于特供生意的经营模式,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01 中产

山姆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真正爆火却是在2019年,因为那一年起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根据美国已有的行业经验来看,会员制商超繁荣的基础就是中产阶层,会随着他们人数的壮大扶摇直上。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我国一二线城市人口中达到中产阶级及以上收入水平的人口从2010年的15%上升到2018年的59%。正常情况下,这些居民有更强的消费信心,愿意为新型消费支出更多。

逛商超虽然是一种传统消费,但逛商超前要先交会员费、买的是别处没有的会员精选商品,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新模式。尤其是对于那些开始想要展现自己阶级地位、社会独特性的中国中产来说,这更是一种有差异化又体面的模式。

山姆时任中国区CEO文安德很会拿捏中国中产的心理,把会员年费从150元上涨到260元,因为“要是有人舍不得掏这钱,那说明他们根本不是山姆的目标客户”。

这话的效果就像于LV的高管说,那些要攒一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得起一个包的,根本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一样。只不过和奢侈品相比,中产要掏出260元的会员费还是很轻松的。

这家美国企业其实很会在中国玩心理学,通过260元和680元两档会员费制造了一种等级区隔,让消费者产生优越感。这种会员制度充分利用了消费心理学中的“凡勃伦效应”,即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能吸引特定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

网上诸如“山姆只是想赚你的钱,其他超市还想要你的命”的传播话术,看似是在说山姆的东西虽然价格贵但买的放心,其实还是在拔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为自己多花的那些钱安上体面的理由——毕竟没有哪家超市真的在要消费者的命。

中文互联网传播被山姆玩得飞起,其爆款商品小青柠汁、瑞士卷、烤鸡、智利车厘子、谷饲牛排等通过小红书等平台病毒式传播,“山姆测评”“穷鬼套餐”成了流量密码,甚至催生出了职业的山姆代购。

这种传播也让山姆会员成为了一种标签,一种代表了生活精致、对家人食品安全负责的标签,让一部分中国中产家庭体验到了一种“人无我有”的社交虚荣。

中国中产对山姆的追捧当然不是完全盲目,毕竟山姆的食品安全事故率确实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商品制定了远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口感和品质都更加值得放心。

为食品安全支付高溢价,正是中国群体性焦虑的一个体现。就像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的社会,越容易出现“鸡娃”现象,中产阶级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投入,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其实就是认为自己吃的是某种特供食品。

所以这些山姆会员现在才会如此破防,不仅是因为山姆上架了他们心目中“更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品,同时也因为这几年中国中产的身份认同,本就已经是岌岌可危、脆弱易碎。

02 成本

因为部分会员破防要求退费,山姆已经暂停上架好丽友。不过对现在的山姆来说,会员费真的很重要吗?山姆的盈利,真的是靠会员支付的溢价在维持吗?

目前山姆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即会员费、商品销售收入和线上业务收入(包括电商和即时零售)。

今年1月,曾有市场传闻称山姆中国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达到1005亿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比超过48%。而山姆母公司沃尔玛的首席财务官表示,“中国市场的山姆会员费收入增长超过35%,会员数量不断增加。”

从财务官的表态来看,会员费仍然是山姆中国区盈利的重中之重,而会员费收入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多拉会员、多开门店。

2018年,山姆在中国只有23家门店、200万会员,到了今年,山姆在中国已经有了56家门店和数家正在筹建的新店,以及900万的会员。

而且其中超过500万都是有效会员,年费收入超13亿元,“卓越会员”群体续卡率高达92%,并贡献了60%的营收占比,品牌忠诚度惊人。

但会员带来的不仅是收入,还有不小的维护成本。从这次好丽友风波也不难看出,一旦对会员的维护跟不上,整个体系必遭反噬。

为了维护好中产会员,提供会员专属活动、新品首发、限时优惠等方式都不是最核心的。保持商品的新鲜度和独特性,从而维持会员的高价值感知最重要。

据说山姆的买手团队每年飞行里程绕地球38圈,只为深入全球产地筛选前1%的稀缺商品;据说山姆会提前12-18个月规划新品,让多个供应商参与定制化竞标;据说山姆对有机果蔬类商品要求供应商提前3年进行土壤净化……

其中,每年淘汰30%-40%的SKU是山姆的亮点,维护精致中产的成本大头,其实就这样被山姆转移到了供应商头上。

山姆将约4000个SKU分为三级梯队,即瑞士卷这样的S级英雄单品、澳洲牛排这样的A级结构品和其他C级试销品,并实施动态考核。新品上架前的淘汰率已经有30%,上架后的年淘汰率还要再增加10-15%。

配方调试、包装设计之类的新品开发成本,都是由供应商承担的。即便入选,供应商还可能需要自费升级生产线来满足山姆定制的标准,即便商品广受欢迎,供应商也不可能随便提价或者再别处销售,而是要听山姆指挥。

供应商能指望的,其实就是薄利多销里面的那个“多”字。而为了满足这个“多”字,山姆的全渠道扩张、二三线城市下沉也就成了必然。

但是这种扩张,也必然会带来供应链和品控的压力。山姆这两年已接连被爆出明星商品配方被偷换成本更低的原料、太阳饼等小众尖货被优化下架、员工超负荷运转导致保质期内变质商品流入市场等等的负面消息,与光鲜局面形成了对比。

到了好丽友事件,这些负面消息终于彻底爆发出来。

03 本土

山姆如今的困境再次验证了,零售行业的盈利、效率和体验是永远的“不可能三角”,并不会因为会员制这种商业模式就有所改变。

想要高毛利,不一定要搞会员制。像胖东来那样把本地供应链整合好,上架高品质的自有品牌,再给客户提供足够好的免费改裤脚、海鲜清理、无条件退货等服务,一样能做到口碑和利润双丰收。

但就和胖东来始终走不出河南一样,零售商超的跨区域扩张,总是会带来盈利与体验的冲突。作为行业标杆的山姆,被会员反击的根本就是受限于零售行业经营和盈利的底层逻辑。

在中国做高毛利的传统生意,规模化与独特性就是难以兼得。山姆爆火出圈的这五年,门店数量翻了一倍,但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运营成本反而高了15%,这种财务压力一直在依靠那些“销冠”门店来支撑。

为填补业绩缺口,山姆不得不引入一些大众品牌、本土平替,许多中国品牌也以能上山姆的货架为荣,包括妙可蓝多、立高食品等上市公司的研报标题甚至都会突出入选山姆新品这种事。

也许有些人坚持认为,交了会员费却买到国产大路货是一种冒犯,但是这种本土化的战略并不一定会带来坏的结果,如今“被怀念”的山姆中国区前总裁文安德,也曾经做了不少成功的本土化尝试。

例如打破美国大包装的传统,推出1升装牛奶、独立糕点等小规格商品,解决中国家庭存储空间小、消耗慢的痛点。也包括针对中国口味开发小青柠汁、麻薯面包等网红单品。

甚至中产最看重的“质”,就是山姆中国本土化之后打造的宣传策略,而以前在美国市场上,山姆的口号本来是“省”。健康、有机这些概念,是Whole Foods这种美国中产超市才会主打的词汇。

对比类似的同业,同样是会员制超市,奥利齐就选择直接放弃高端人设,坚守硬折扣模式,还允许消费者免费注册为会员。

在供应链控制上,奥利齐也相当极致,90%的自有品牌率远高于山姆的30%,2000左右的SKU也远少于山姆的4000+,还积极推出四川小龙虾炒饭、陕西油泼面等完全本土化商品。

奥利齐完全没有那种一边捧着中产,一边推出穷鬼套餐的拧巴感,就是在坚定走薄利多销路线,用平价标签做全球扩张。而且因为走的是平价路线,奥利齐这种商超为了控制成本和本土供应链去深度结合,并不会让人觉得不满。

在如今经济逆周期的大环境里,消费更为理性的中产们,其实心中的天平早已从物有所值偏向了物美价廉。只不过在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之前,还是不妨碍他们去骂一骂山姆的中国高管,认定是具体的某一两个人戳破了他们心中的某种情感。

就像远在大洋彼岸的现任美国总统一样。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山姆会员店 零售业 中产消费 会员制 本土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