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11小时前
自研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绿碳合成能源」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绿碳合成能源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航空燃油(SAF)制取的初创公司,近日完成了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熔拓资本领投。公司致力于通过自研的费托合成技术,利用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固废等原材料生产SAF。相较于其他技术路线,费托合成在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绿碳合成能源已完成核心技术验证,并正建设首家自营工厂,预计投产后年产能可达数千吨。该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获得了投资方的高度认可,被认为在中国乃至全球绿色航空燃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绿碳合成能源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熔拓资本领投,资金将用于首家自营工厂建设和企业运营。该公司专注于通过自研的费托合成技术,利用农林废弃物、城市固废等制取绿色航空燃油(SAF)等绿色燃料与工业原料,旨在解决航空业的碳减排问题。

💡 公司选择费托合成(FT)技术路线,是因为其原材料(农业废弃物)产量庞大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HEFA技术面临的地沟油供给有限以及ATJ技术成本过高或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绿碳合成能源在传统费托技术基础上优化了催化剂和工艺,实现了100%国产化,其催化剂性能和生产工艺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产率是友商的1.5到2倍,且具有成本优势。

🚀 绿碳合成能源的首家自营工厂正在内蒙古建设,预计今年底投入运营,投产后SAF年产能可达数千吨。该工厂的选址得益于当地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有助于进一步降低SAF制取成本。工厂的经济性和单位经济模型也具备优势,为后续扩大产能奠定了基础。

📈 随着中国SAF应用试点正式启动和利好政策的出台,市场对SAF的需求快速增长,但供给侧产能尚未跟上。绿碳合成能源通过量产和成本控制,有望在市场供不应求的阶段抢占先机。公司计划在示范工厂运营后,启动新一轮融资并筹建万吨级生产工厂,同时对外技术授权核心工艺包,解决国内中小生物质废弃物利用问题。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封面来源  |  企业提供 

36氪获悉,绿色航空燃油制取商绿碳合成能源(绍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碳合成能源”)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熔拓资本领投,德联资本、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云道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所筹资金用于首家自营工厂建设和企业日常运营现金流的补充。

绿碳合成能源成立于2023年7月,专注于通过自研费托合成技术,从农林废弃物、城市固废等原材料中制取绿色航空燃油(SAF)等绿色燃料与绿色工业原料。创始人兼CEO肖立峰博士,曾就职于国际顶尖纳米催化实验室。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国际顶尖纳米催化实验室、国内头部能源央企和上市公司,对纳米催化剂研发、工业纳米催化剂生产和工艺工程有深刻认知。

目前团队已完成自研新型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的核心技术验证,正在进行首家自营工厂建设,该工厂投产后SAF年产能将达数千吨。

绿碳合成能源产品(费托蜡、轻油)

绿碳合成能源产品(轻油)

绿碳合成能源产品(费托蜡)

 

自研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兼具性能和成本优势

2020年前后,欧盟、美国陆续将航空业碳减排纳入国家战略,制定了2030年和2050年SAF掺混比例和产量目标,通过差异化补贴和税费抵免等政策手段支持SAF产业发展。各大航空公司开始大规模采购SAF,将2030年SAF使用目标上升到10%-30%不等,以Neste为代表的海外SAF企业开始积极扩大产能。

2023年,在国内原油自主可控和欧盟节能减排的双重驱动背景下,中国SAF的市场必将在短期内崛起,但当时国内SAF技术和市场相对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肖博士决定回国创业,与几位同事一同回国成立了绿碳合成能源。

在成立之初,公司对比了市面上包括HEFA、FT(费托合成)和ATJ(醇喷合成)在内的路线后,最终绿碳合成能源确立了自研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的技术路线。

谈及选择费托合成技术的考量,肖立峰表示,“国内生产SAF的企业,大多都用HEFA工艺,目前它的技术成熟度最高,但HEFA也有着原材料地沟油供给有限的问题;而其他路径像ATJ醇喷合成法,它的原材料为纤维素乙醇或者淀粉乙醇,淀粉乙醇在国内会涉及粮食安全问题,难以进行,也不符合欧盟的原料要求,而纤维素乙醇的原材料成本又过高;虽然当时FT(费托合成)的技术路线还在逐步步入示范阶段,但我们判断它未来的潜力最大,主要原因是它的原材料为农业废弃物,产量庞大且成本最低,不会有原材料制约的问题。FT的主要问题在技术瓶颈上,但当时全球能做这个技术的企业也不多,大家都处在差不多的起跑线。

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绿碳合成能源完成了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的自研,在传统费托技术的基础上对催化剂和工艺路径进行了优化,其自主研发的核心工艺包实现了100%国产化。“从技术实力来说,我们催化剂性能和生产工艺,都能挤入全球第一梯队。在同样中压中温的环境下,我们采用了独有的催化剂配方,整体的产率是友商的1.5倍到2倍。依托中国的上游设备和原料产业链能力,我们制取的SAF在整体成本上也有很大优势。”肖立峰补充道。

 

首家自营工厂即将投入运营,SAF年产能可达数千吨

2024年9月,中国SAF应用试点正式启动。自此开始,SAF的利好政策加速出台。2025年3月,第二阶段SAF试点启动,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和宁波栎社四个机场对国内航班实施1%的SAF常态化掺混加注。与全球市场趋势类似,中国市场对于SAF的需求开始急速攀升,而供给侧的产能并未跟上。

据统计,2025年全球SAF市场空间在千亿元左右,“今年全球SAF需求量有几百万吨,但现有产能只能满足40%-50%的需求。在市场供不应求的阶段,谁最先实现量产且控制住成本,谁就能吃到最大的蛋糕。”

在产能提升方面,绿碳合成能源首个自营工厂正在内蒙建设当中,当地丰富的农林废弃物原材料可以进一步降低SAF制取成本。待今年底该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后,绿碳合成能源将具备年产数千吨SAF的产能。绿碳合成能源独特的催化剂和工艺保障在该产能范围内,单厂即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性和单位经济模型。

当首个数千吨示范性工厂投入运营后,绿碳合成能源将开启下一轮融资,并开始筹建万吨级示范生产工厂。同时,绿碳合成能源也开启了千吨级核心工艺包的对外技术授权服务,帮助解决国内中小生物质废弃物位点的综合利用问题。

投资方观点

熔拓资本表示:在全球航空业加速脱碳进程中,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已成为关键解决方案。当前主流技术路线均面临瓶颈:HEFA原料短缺、AtJ成本高昂、PTL技术不成熟。相比之下,费托合成凭借原料广泛、工艺成熟的优势,成为最具潜力的SAF规模化路径。绿碳合成能源团队源自国际顶尖纳米催化实验室,兼具学术研究与工业落地经验。其自主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及配套工艺,具有产物产率高、寿命长、选择性强等特点,完美适配生物质分布式生产模式,为SAF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德联资本表示:在全球航空业加速脱碳的背景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成为关键突破口。传统工艺面临原料与成本制约,而绿碳合成能源团队凭借创新的催化技术与工艺优化,打造了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合成解决方案。其技术不仅适配本土资源特点,更在工程化验证中展现出规模化潜力。我们期待绿碳合成能源持续引领SAF技术革新,以扎实的产业化能力推动航空能源转型,为全球"双碳"目标贡献中国智慧。未来,公司有望成为绿色航空燃料领域的重要推动者,创造环境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线性资本表示:我们一直关注能够实现“affordable ESG”的项目。作为股东近距离观察绿碳合成能源的发展后,我们更笃定地看好肖博团队对于技术落地的把握与商业化思考的清晰度,便坚定地决定 fully prorata 跟投。我们持续相信绿碳合成能源的费托合成工艺在全球的工程化复制能力,期待具备千吨级SAF年产能的标杆项目落地;也看好绿碳合成能源能凭借自身全球领先的工艺优势,结合国内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成为全球领先的SAF技术、产品和工艺供应商。

云道资本表示:绿碳合成能源是云道资本在新型高端材料领域的重要布局。很高兴陪伴绿碳合成能源共同成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走到产业化放量阶段。我们长期关注全球绿色能源和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深知绿碳合成能源掌握的费托全产业链工艺具备极强的稀缺性,以及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带来的意义。我们坚定看好肖博团队在技术和商业化层面持续爆发,会继续陪伴绿碳合成能源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航空燃油玩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绿碳合成能源 绿色航空燃料 SAF 费托合成 融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