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12小时前
北大西洋发现2700万吨纳米塑料 海洋塑料污染远超想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与乌得勒支大学的最新研究,首次定量评估了北大西洋的纳米塑料污染,发现小于1微米的纳米塑料总量高达2700万吨,这一数字远超该区域较大微塑料和宏观塑料的总和。研究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质谱分析,揭示了纳米塑料是解释海洋“消失的塑料”之谜的关键。这些纳米塑料来源广泛,包括大块塑料分解、河流输送及大气迁移,并能渗透至生态系统深层,对从微生物到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虽然当前检测方法尚未发现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常见塑料的纳米级颗粒,但研究强调,现存纳米塑料难以清理,当务之急是控制新的塑料污染。

🌊 北大西洋纳米塑料污染严峻:最新研究揭示,北大西洋区域内存在约2700万吨粒径小于1微米的纳米塑料,这一数量远超该区域内所有较大微塑料和宏观塑料的总和,首次对海洋纳米塑料污染进行了定量评估。

💡 纳米塑料或为“消失的塑料”谜团解密:研究团队的发现有助于解释长期以来海洋中“消失的塑料”现象,表明大量塑料可能以难以追踪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于海洋环境中。

🌊 纳米塑料的多元来源与潜在危害:纳米塑料通过大块塑料的紫外线分解、河流输送以及大气迁移等多种途径进入海洋。这些微小颗粒能够渗透整个生态系统,甚至侵入人体深层组织,其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 检测局限与未来展望:目前研究尚未在纳米级颗粒中检测到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常见塑料,这可能与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限制有关。研究团队计划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海域,以验证污染的普遍性。

🚨 遏制污染是当务之急:研究人员强调,现有的纳米塑料几乎无法被清理,因此,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采取措施遏制塑料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这项研究为全球塑料治理敲响了警钟。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与该国乌得勒支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北大西洋中漂浮着约2700万吨粒径小于1微米的纳米塑料,远超大西洋乃至全球海洋中较大微塑料和宏观塑料的总和。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首次对海洋纳米塑料污染进行了定量评估。

研究团队在北大西洋12个地点采集水样,通过对大于1微米的颗粒进行过滤、干燥和质谱分析,检测出多种塑料的特征分子。基于数据推演,估算该区域纳米塑料总量高达2700万吨。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了长期存在的“消失的塑料”之谜——大量塑料可能以难以追踪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于海洋中。

纳米塑料主要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大块塑料经紫外线分解后的产物、河流输送,以及大气迁移(通过降雨或干沉降)。这些颗粒不仅遍布海洋,还可能渗透整个生态系统,从微生物到人类均无法幸免。已有研究表明,纳米塑料能侵入脑组织等人体深层部位,但其对生态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常见塑料尚未在纳米级颗粒中被检出,可能是受检测方法限制。团队计划扩大研究范围,验证其他海域是否存在同等污染。

研究人员强调,现存纳米塑料无法被清理,当务之急是遏制塑料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这项研究为全球塑料治理敲响了警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纳米塑料 海洋污染 北大西洋 塑料治理 生态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