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3小时前
复盘一个超级个体的3年血泪史,有何启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一位拥有十年大厂策略产品经验的咨询者,在转型个人品牌和企业服务过程中遭遇的“接单式生存”困境。他发现直接销售专业技能或后端产品难以被市场接受,时薪与坐班无异,缺乏持续性。文章指出,问题根源在于仍以“肉身逻辑”而非市场逻辑打仗,缺乏市场认知和有效的产品交付模式。作者提出破局之道在于“卖共识”和“找渠道”,即以大众有共识的切入点作为前端钩子,最终交付后端能力,或借助现有平台扩大影响力。同时强调了“课”作为连接陌生人、建立信任、实现高客单转化的重要载体,并劝诫应多赚理性人的高客单,避免非理性冲动消费。

🎯 **市场认知缺失是核心症结**:咨询者虽然拥有大厂专业能力和背书,但在市场化竞争中,潜在客户并不了解其身份、产品或价值主张,直接销售后端专业服务(如企业内控)因需求窄、决策长而难以奏效。这体现了从“大厂思维”到“市场逻辑”转型的关键障碍在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认知和客户培育过程。

🤝 **“卖共识”是有效前端策略**:文章建议,在直接销售后端专业能力前,应先抓住市场大众有共识的痛点或需求作为“前端钩子”。通过交付有共识、易理解的产品或服务,逐步建立客户的认知和信任,从而为后续交付更专业的后端能力创造机会。例如,将企业内控等复杂概念包装成易于理解的解决方案。

🚀 **借力渠道实现“抱大腿”式增长**:对于资源有限的个人或初创者,文章提出“找渠道,抱大腿”的策略。通过与成熟的平台(如得到、混沌、腾讯等)合作,可以借助其现有流量和影响力,快速将个人IP立住,扩大市场触达范围。这种方式是构建自身“场子”之前的捷径,能有效解决前期资源不足的问题。

💡 **“课”是连接信任与转化的关键载体**:文章强调,即使知识付费市场趋于成熟,但“课”仍然是陌生人快速了解、建立信任并最终实现高客单转化的有效工具。通过提供高价值的课程,即使价格不高,也能让懂行的人识别价值,从而开启“认知-信任-更高客单”的转化路径,避免“割韭菜”的误解。

📈 **行动是解决焦虑的根本**:作者鼓励咨询者要“干”,即通过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深入的实践能带来更清晰的问题认知和更精准的答案,远胜于空泛的概念探讨。咨询者在咨询后反馈能少走弯路,正是因为他已经开始行动,并从中获得了具体的启示。

给一个会员做完咨询,他说:韩老师,我接单就像老天爷赏饭吃,时多时少,很焦虑。

这哥们,在大厂做了10年的策略产品,想把这技能卖出去。

结果,给人做企业培训,讲完三四场就断线,甲方拍屁股走人,像割韭菜似的一茬一茬。

也有公司开价百万请他做全年合作,结果一算时薪,竟和坐班差不多。

他感受是,这不是创业、也不是超级个体,这明摆着就是变相高级打工人。

超级个体最惨的不是穷,而是今天赚3万,明天吃泡面,就像过山车。

问题根子:还在用肉身逻辑打仗!

大厂思维:我有专业能力、大厂背书→ 市场买单;

市场逻辑: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你在卖什么?凭啥找你?连个像样的产品都没有。

这个困境太典型了:

    接单式生存,偶尔有3万/天的企业培训,讲完甲方就拍屁股走人;

    卖身式合作,某公司开100万请他做全年内控代运营,算时薪,原地破防;

    硬卖后端产品,比如企业内控,中小企业压根不懂也不需要——这玩意儿是少数大公司的精细需求。

后端产品=需求窄+动销差+决策长+复购差。

直接硬卖,原地懵圈!

其实产品的问题我们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超级个体从流量到成交,如何规划能变现的产品》

破局就两招:

一、卖共识

市场上好卖的都是大众有共识的东西,找个共识感强的切入点当前端钩子,最后交付的才是你真正的后端能力。

如果直接卖后端产品,比如企业内控,中小企业老板一听就懵:这啥玩意儿?能直接帮我赚钱吗?

需求窄如针眼,决策链长得让人绝望。

二、找渠道,抱大腿

前期资源少,自己搭不起戏台,那就挤进别人的场子,比如和这样的平台合作:

所以,如果你自己无法单独构建一个场子,最大的捷径是抱大腿,曾经很多讲师抱过得到、混沌、腾讯等平台的大腿把IP立住了。

在今天的营销环境下,关键是让人在多维度看见你,让所有人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有什么专业,解决什么问题。

当有了定向的稳定输出,你就可以通过内容击穿潜在用户心智。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就出来说,知识付费早就凉凉了,就别割韭菜了。

知识付费已经进入了成长曲线的衰退期,不再有红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用户也越来越成熟和挑剔,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课的作用。

课是别人快速接触你的载体,是陌生人最快认识你、信任你的载体。

比如你的299元的课,能干出3000元的内在价值,懂行的人一眼识货。

从而可以产生认知-信任-更高客单,两个互不相干的人,怎么可能上来就买你几万的产品?

多赚理性人的高客单,少碰非理性冲动单——割韭菜的骂名就是这么来的。

干,是解决一切焦虑的良药——这位兄弟的问题如此具体犀利,正因为他已经在路上。干得越深,问题越清晰,答案才越精准。

很多人上来就提大而泛的问题,“怎么做IP?”“怎么搞流量?”大而空的问题:

本质上源于没真正下场干。

聊完后,这个兄弟说:韩老师,特别认同你的逻辑和方法,至少让我少走了1-2年的弯路。

我深刻地感受到:帮到一个具体的人,解决一个具体的痛点,远胜于空谈一万个概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个人品牌 策略产品 知识付费 市场营销 超级个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