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3小时前
车圈最能赚的长城:半年利润大跌了36%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923.67亿元,同比微增1%,销量小幅增长。然而,净利润同比下降10.22%,扣非净利润更是大跌36.38%。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因于对新产品周期、市场推广以及直营渠道模式“长城智选”的大力投入。尽管利润承压,但市场对长城股价表现出认可,显示出对其转型战略的信心。财报显示,长城汽车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的安全区。在品牌表现上,哈弗依然是销量主力,魏牌增速强劲,但欧拉和坦克销量出现下滑,显示出长城汽车正经历品牌重塑和市场结构调整。

📈 **营收与销量稳步增长,但利润面临挑战:** 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923.67亿元,同比增长1.03%,总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然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36.38%,显示出“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利润下滑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 **战略性投入导致短期利润承压:** 公司将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方面的战略性投入增加:一是正在开启新的产品周期,加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二是加大了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的营销力度;三是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长城智选”直营销售渠道模式,这些投入是长城汽车转型升级的必要之举,尽管短期内影响了利润表现。

📊 **季度表现回暖,一季度是关键拖累:** 分季度来看,长城汽车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6%,环比增长261.9%,表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利润下滑是拖累上半年整体业绩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对于理解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 **品牌结构调整与高端化探索:** 在品牌层面,哈弗作为销量支柱保持增长,魏牌在新款车型带动下增速迅猛,成为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点。然而,欧拉销量大幅下跌,坦克销量也出现下滑,表明长城汽车正面临品牌结构调整的压力,部分曾经的“利润奶牛”开始显露疲态,需要通过更全面的模式来应对市场竞争。

🏛️ **“保定制造”的品牌自信与反驳:** 面对关于品牌高端化是否应“解绑保定”的建议,董事长魏建军表达了坚定的立场,强调“保定=不高端”的思维是错误的,并以德国斯图加特为例,说明地理位置并非决定品牌价值的唯一因素。长城汽车将“保定”作为品牌标识的一部分,体现了其对本土制造和研发的自豪感及品牌自信。

长城汽车率先公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年中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营收923.67亿元,同比微涨1%,半年总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

但之所以令人意外,是因为一向以车圈最能赚、绝不损利润打价格战的长城,这次的净利润却下降了1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更是大跌36.38%。

更反常的是这样一份成绩单之后,资本市场还认可了。

今天一开盘,长城汽车股价上涨0.78%。截至发稿前,股价上涨2.3%。

最能赚的长城汽车,利润大减三成

长城汽车抢先一众车企,早早发布了半年度业绩快报。虽然只公布了几项“硬核”指标,但已经包含足够的信息量——

没想到,“增收不增利”如今也被用来形容长城的业绩。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923.67亿元,同比增长1.03%。

与之对应的是,长城上半年的总销量为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与营收的增速基本同步。

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当属利润。

上半年,长城汽车的营业利润为68.62亿元,同比下跌15.35%。

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2%。

扣除掉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长城扣非净利润为35.82亿元,同比更是直降36.38%。

不过财报里的积极信号是,截至上半年末,长城汽车拥有总资产2224.48亿元,总负债1380亿元。

算下来资产负债率为62%,在汽车这样的高负债行业里属于数值较低的安全区,也是魏建军能站出来炮轰“车圈恒大”的底气。


△参考第一季度部分车企负债率水平

整体看下来长城的这份快报,有点奇怪。因为“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还是这么明显的利润下滑,很多时候是出现在“以价换量”的公司。

显然,长城并不是这样的角色。

魏建军“不打价格战”的宣言,现在都还在车圈有回音。长城发2024年年报的时候,还以大涨八成的净利润,坐实“车圈最能赚”的头衔。

怎么转眼半年过去,最会赚钱的长城汽车,利润也受挫了?

更细致地拆解上半年指标,会发现长城这份快报的内容没有那么简单。

分季度看,首先是营收,长城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523.48亿元,同比上涨7.8%,环比增长30.8%。

拉低上半年表现的是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0.19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33.2%。

再看利润,长城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增长64.6%,环比则大涨261.9%,所以同样是第一季度拖了后腿。

Q1归母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下滑45.8%,环比下滑22.7%。

看来,长城的表现到Q2已经出现了回暖,更多问题出在Q1里。

但这并不代表长城就能松一口气,Q1的利润下滑之巨,仍值得深挖原因。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长城汽车赚钱?

什么“阻碍”了长城汽车赚钱?

在这份简明扼要的快报里,长城主动透露了净利润波动的原因,将其归结为对三方面的投入增加:

长城正在开启新的产品周期;

公司加大了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

公司正在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

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别来解释。

对新的产品周期投入增加,很好理解,就是开发新技术和产品。

这部分投入,我们通常算作研发开支,这往往也被看作为企业是否具备长期潜力的关键。

特别是对于长城这样的老牌车企,且子品牌众多,现如今新能源转型更急需大量的资源投入,推出新技术、密集投放新车型。

而长城上半年的各种动作也在证实,公司正在加速推动新品落地,各大品牌密集投放新车型。

比如哈弗的二代哈弗枭龙MAX,魏牌的全新蓝山焕新款、全新高山MPV、欧拉的新款好猫……

有新技术和产品在手,接下来就需要宣传了。这也是长城大笔投入的第二个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的上市推广及品牌活动。

直白点说,其实就是对于营销方面的投入。

虽然这次的快报当中没有披露销售的开支,但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

公司Q1销售费用为22.96亿元,同比大涨61.56%,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4年同期的3.3%增长到了5.74%,其实已经能看出长城今年在这方面的花费不会小。

最后一点是长城正在构建的新渠道模式。

长城的销售体系正在改变,不再依赖经销商卖车,今年首次推出了直营模式,并把这种销售服务体系命名为“长城智选”。

这种模式由品牌直接运营,涵盖独立的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用户服务中心。

门店里主要是以旗舰车型为主,可以看作是长城为深入高端化形象打造的。包括选址、销售团队等在内,全部对标新势力的打法。

从去年5月首批开设到现在,长城智选已经有400家以上的直营门店,预计到年底就会增加到600家,覆盖全国超过200座城市。

当然,门店扩张背后,包括场地、团队等等,自然也少不了一大笔费用了。

这三点总结起来,就是长城进入新的产品投资周期,研发费用和销售及管理费用支出增多,因此利润出现了短期下滑。

这些实际正是长城目前转型所需的重中之重。

把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做多条线投注,短期看,利润确实是承压,但长期看却是值得做也必须做的转型。

单看今年上半年五大品牌的月销走势,更能说明问题。

一边是增长的主力:

哈弗依然是长城的销量支柱,上半年销量为32.14万辆,同比增长7.24%。

魏牌受全新蓝山拉动,上半年累计交付3.45万辆,同比大涨73.62%,是长城各品牌中增速最猛的品牌。

长城皮卡上半年销量为.62万辆,同比也增长了4.69%。

另一边,却是两大品牌出现了明显下滑走势:

上半年欧拉累计交付1.39万辆,同比大幅下跌56.19%。

以及坦克,今年上半年销量下滑了10.67%,累计卖出了10.37万辆。

能看到明显的趋势是,长城曾经的“利润奶牛”坦克,与比亚迪方程豹、奇瑞捷途等车型正面争夺市场份额,开始见顶疲软。

而魏牌被押注为长城高端化与智能化的核心载体,得到了更多的新技术资源倾斜,成了长城未来保障利润、智能化任务压力最大的支撑点。

长城汽车之前所依赖的长板——打造爆款车模式——如今已经红利吃尽,所以现在必须发展更全面的模式,才能继续立足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洪流。

实际上,35年的长城汽车,现在正在面临“品牌”的重新认知。

One More Thing

所以最近就有人,向魏建军建言献策——品牌要高端化,就要解绑保定。

众所周知,魏建军生于保定长于保定创业在保定。

保定除了驴肉火烧,恐怕最知名的已经是长城汽车了。

但对于这种“保定=不高端”的思维,魏建军果断否定——

我不这么看。长城的灵魂就是在保定设计、保定研发、保定造。公司特意设计商标,必须写上Poating(保定)!

老魏还拿出了最典型的例子反证:

(德国)斯图加特就是个农村,比我们保定还偏。

所以大农村斯图加特造出了什么汽车呢?

奔驰和保时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城汽车 汽车行业 新能源转型 品牌战略 业绩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