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20日
Your Horse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0日, 12:00 PM ET
这首题为《你的马》的诗歌是向诗人特德·休斯(Ted Hughes)的致敬之作。诗歌描绘了一个在六月下旬的沼泽地上的场景,叙述者站在那里,回忆起休斯第一次看到他的马群的瞬间。这些马被描绘成如同史前巨石般宏伟、静默的存在,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梦境。诗歌将这一宁静、永恒的自然景象与休斯后来在伦敦所经历的喧嚣公众生活——包括丑闻和赞誉——形成鲜明对比。结尾处,诗歌以一个深沉的提问收尾: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是否还能找到那样一个宁静之地?或者,他是否仍在山丘与荒野中游荡,永远地追寻着那份失落的平静?
Naturalized Citizens Are Scare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0日, 9:00 AM ET
本文作者是一位入籍美国公民,他深入探讨了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近2500万入籍公民日益增长的恐惧感。文章的核心论点是,特朗普政府将“剥夺国籍”(denaturalization)列为司法部的“五大优先事项”之一,并誓言“最大限度地追查”所有可行案件,这使得入籍公民的身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作者指出,这种政策不仅针对“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危险”的人,还包括定义模糊的“足够重要以至于需要追查”的个体,这为针对政治异议人士打开了大门。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入籍经历,并以美国公民入籍考试中的问题为框架,逐一剖析了当前政治现实如何侵蚀着美国民主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作用:作者认为,特朗普试图剥夺美国人的国籍,无异于行使“国王驱逐其臣民的权力”,颠覆了公民选择总统而非总统选择公民的原则。* 法治:文章指出,总统豁免权和政府利用证明标准较低的民事诉讼来处理剥夺国籍案件,削弱了“无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理念。作者引用了一个2018年的案例,一名男子因法律文书被寄往旧地址而未能出庭,最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剥夺了公民身份。* 三权分立:作者担忧,尽管法院可能会阻止剥夺国籍的行动,但政府“先斩后奏”的行事风格,加上法院发布全国性禁令的权力受限,使得行政权力难以被有效制衡。* 第一修正案的权利:文章警告,即使最终只有少数人被剥夺国籍,这种威胁也足以产生寒蝉效应,压制广大入籍公民的言论自由。作者将其与麦卡锡时代相提并论,当时有超过22,000名美国人因政治原因被剥夺国籍。
文章最后回到入籍誓言——“支持和捍卫美国宪法”,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履行这一誓言本身是否会危及一个人的公民身份?
Trump’s ‘Gold Standard’ for Science Manufactures Doub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0日, 8:00 AM ET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恢复科学黄金标准”行政命令,认为其表面上旨在提升科学诚信,实则是一种系统性地制造科学疑虑、从而为政治议程服务的工具。文章的核心论点是,该命令将定义科学诚信和评估证据的权力交给了政治任命的官员,而非职业科学家,这使得政府可以轻易地阻止其不乐见的监管行动。
文章指出,这种策略与烟草业曾使用的“怀疑科学”(doubt science)如出一辙,即通过刻意放大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来拖延或阻止监管。具体手段包括:1. 重新定义科学诚信:废除了拜登政府时期强调专业实践和伦理行为的框架,让政治官员完全控制科学诚信的定义和审查过程。2. 压制异议:建立了一种机制,允许将公开表达异议的职业科学家指控为“科学不端行为”并进行纪律处分,且没有申诉途径。3. 滥用不确定性:官员可以指示工作人员在科学记录中大量填充无关紧要的警告、不确定性和方法论局限,从而制造出科学结论尚不成熟的假象,为监管不作为提供理由。
文章以对PFAS(“永久化学品”)的监管为例,说明了这一策略的实际应用。尽管大量研究已证实PFAS的健康危害,但特朗普政府的环保署(EPA)正在推迟和撤销相关饮用水标准。该行政命令为这一行动提供了“合法”工具:政治官员可以重新定义何为“黄金标准”科学,有选择性地采纳支持其立场的研究,并以证据不足为由,声称在进行更多研究之前采取监管为时过早。
文章最后总结,这项行政命令与大幅削减科研预算、解雇联邦科学家等举措相结合,正在系统性地削弱美国的科学基础设施。其最终结果是,科学不再是政策制定的依据,反而被塑造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Six Films Better Than the Books They’re Based On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0日, 7:00 AM ET
本文是《大西洋月刊》文化版的一篇专题,邀请了多位撰稿人和编辑分享了他们心中超越了原著的电影改编作品。文章认为,尽管将书籍搬上银幕常常令原著粉丝感到担忧,但有些电影确实能够提炼并升华其源材料的精髓。
以下是文中推荐的六部电影及其理由:1.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不仅在视觉上用开创性的特效让恐龙复活,还在叙事上收紧了故事,强化了角色(如艾莉·萨特勒和伊恩·马尔科姆博士),并增添了许多经典台词,使其成为一部“完美的电影”。2. 《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安东尼·明格拉的改编版本比原著小说节奏更快、悬念更强。电影减少了对主角雷普利内心世界的直接呈现,使其欺骗和暴力行为更具冲击力,并更清晰地探讨了他备受折磨的性取向。3.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2011):这部电影被誉为超越了间谍片类型本身。加里·奥德曼对主角乔治·斯迈利的演绎被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表演之一。影片的紧张感、视觉呈现(尤其是布达佩斯的镜头)和极具感染力的结局都超越了原著。4. 《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电影剧本将一部轻松的“ chick-lit”小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其焦点从浪漫关系转向了职场关系——导师与学徒、老板与员工、同事与竞争者。影片深刻捕捉了职业追求中的现实,成为一部现代经典。5.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大卫·芬奇的电影大胆地脱离了事实依据,反而创造了一个比其所依据的、被批评为“粗制滥造”的非虚构原著更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虚构人物和情节,影片成功塑造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形象,并以惊人的节奏讲述了一个关于背叛与孤立的现代寓言。6. 《燃眉追击》(Clear and Present Danger):菲利普·诺伊斯的电影成功地将汤姆·克兰西近千页的庞大原著浓缩成一部精炼而紧张的官僚惊悚片。哈里森·福特的表演为杰克·瑞安这一角色注入了令人信服的庄重感,尤其是在办公室和走廊的对手戏中,影片的张力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