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至缅甸失联的高考生行程曝光## 莫让青春陷“缅”境
近日,“19岁高中生被诱至缅甸失联”的消息令人揪心。19岁的高考复读生彭宇轩,6月底称去西安打暑假工,却在家人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抵达缅甸,至今失联超一周,杨女士无奈向陕西汉中和云南普洱两地警方报警,目前两地警方已介入调查。这起事件,如同一记警钟,在社会各界敲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学生利用暑假打工,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彭宇轩的初衷本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涉世未深的他,却因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防范意识,陷入了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从杨女士的讲述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此次出行的实际情况全然不知,这也反映出家庭教育中在安全教育、信息沟通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缺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安全教育应当是常态化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引导孩子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传授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让他们明白潜在的风险。同时,亲子之间应保持密切有效的沟通,孩子能主动分享自己的计划与想法,家长也能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
此次事件,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缅甸北部等地近年来充斥着诈骗、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已经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危险地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这类地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斩断伸向无辜群众的黑手。同时,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此类安全警示信息,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防范意识。
对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性。在面对看似诱人的机会时,要冷静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与家人、老师商量,确保自身安全。
彭宇轩失联事件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它提醒着我们,保护青少年的安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希望在两地警方的努力下,彭宇轩能早日平安归来,也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