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在二手车交易中,登记不足3个月、里程不到50公里的车辆占比不低,其中新能源车尤为突出。这种现象在汽车出口领域尤为普遍,经销商利用新旧车政策界定模糊的灰色地带,将新车上牌后以二手车名义出口,以规避关税和管制。部分汽车制造商为维持产能和回笼资金,也将未售新车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虚报销售数据。然而,消费者购买此类车辆存在潜在风险,可能无法享受厂商的三电系统质保,一旦核心部件出现问题,维修成本高昂。为应对此乱象,监管部门已着手加强管控,包括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并对违规上牌行为进行追责,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普遍且风险不小:** 数据显示,大量登记未满3个月、里程不到50公里的车辆出现在二手车市场,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较高。这些车辆看似崭新且价格优惠,但往往无法享受厂商的三电系统质保,一旦核心部件出现故障,消费者将面临高昂的维修费用。
🌐 **出口领域成为灰色地带:** 在汽车出口环节,“零公里二手车”已成为经销商规避关税和监管的手段。通过将新车先上牌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口,经销商利用了不同国家在新旧车界定上的模糊地带,从中牟利。
🏭 **制造商为保产能与资金铤而走险:** 一些汽车制造商因产能过剩,为维持工厂正常运转和快速回笼资金,会将滞销的新车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以优化销售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正常供需关系。
⚖️ **监管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规范市场:** 针对“零公里二手车”的乱象,商务部已召集相关方会议,要求强化监管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工信部正研究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上堵塞套利空间。此外,行业协会也在推动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追责。
🤝 **行业呼吁理性竞争,反对价格乱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发布倡议,支持企业进行正常竞争,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旨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
之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行业论坛上说“三四千家二手车平台都在卖零公里车,这是行业毒瘤”,这话把“零公里二手车”推到了风口浪尖。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里,登记不到3个月、里程不到50公里的车占了12.7%,新能源车占了六成多。

其实,在汽车出口领域,“零公里二手车”早就暗流涌动,成了车商钻政策空子的灰色地带。
因为不同国家政策不同,新车和二手车的规定很明确,但界定却很模糊,经销商就利用这个空子,把新车上牌后当二手车出口,绕开关税和管制。
一些汽车制造商产能过剩,工厂闲置,为了保持产能,就把没卖出去的新车变成零公里二手车,美化销售数据,快速回笼资金。
对消费者来说,零公里二手车看似便宜又新,实则风险很大。
多数零公里二手车没法享受厂商的三电系统质保,一旦核心部件出问题,维修费用很高。
因此,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
2025年5月,商务部召集行业机构和制造商开会,要求强化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计划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奇瑞、比亚迪等企业也启动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发布了倡议,支持企业正常竞争,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