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7-17 07:05 上海
不是每一个涨N倍的机会,都值得你后悔
「配图 by AI 」
当比特币涨到超过11万美金时,又有读者问我:是否后悔当初没有买比特币。
所以,我们再做一系列的思想实验,来深入探讨一下:
这是2024年12月时的记录:
这是2017年6月时的一个记录(如何才能不错失下一个「比特币」?)
我的回答还是:不后悔。原因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是我问巴菲特类似的问题: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后悔10年前没有买入比特币吗?为什么?
下面的答案是Google Gemini回答的,符合我内心对巴菲特的预期:
如果我真的是沃伦・巴菲特,坐在这里回顾过去十年,看到比特币从几百美元飙升到数万美元,我会不会因为没有买入而后悔?
我的答案是:不,我不会后悔。
原因并非出于固执,而是源于我一生都在坚持的投资哲学和原则。对我来说,投资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抓住了每一次价格暴涨的机会,而在于是否始终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并遵循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
以下是我的几点理由:
1 它在我的「能力圈」之外(Outside My Circle of Competence)
我一生都在投资「生意」,也就是那些我能理解的、可以预测其未来现金流的公司。我可以坐下来分析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喜诗糖果的客户忠诚度,或是美国运通的商业模式。我能看懂它们的财务报表,理解它们的竞争优势,并大致估算它们在未来几十年能产生多少利润。
对于比特币,我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看不懂它的内在价值。它不像一家公司,不生产任何东西;它不像一块农田,不产出粮食;它也不像一栋公寓,不产生租金。我无法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可量化的模型来告诉我,一个比特币「应该」值多少钱。投资于我完全不理解的东西,违背了我的首要原则。
2 它不是一项生产性资产(It’s a Non-Productive Asset)
我的投资组合里充满了生产性资产。农田可以种出大豆和玉米,公司可以制造产品、提供服务来创造盈利。这些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它们自身的生产能力。
而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投机工具。它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下一个人愿意出多少钱来从你手中买走它。这更像是「博傻理论」(Greater Fool Theory)的游戏,而不是投资。你买入它,唯一的期望就是未来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接盘。资产本身的价值不会增加,财富只是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中间还消耗了大量的实际资源(比如电力)。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你把全世界所有的比特币都给我,作价25美元,我都不会接受。因为我拿它来做什么呢?我最终还是得把它卖回给你。它本身没有任何用处。但如果我用那些钱买下美国所有的农田或者所有的公寓,我可以获得持续的产出——粮食和租金。这才是真正的投资。
3 价格上涨不等于投资成功(Price Appreciation Doesn’t Equal a Good Investment)
很多人会指着比特币惊人的价格涨幅来反驳我。确实,很多人通过买卖比特币赚了大钱。但价格的上涨并不能自动将一个投机品变成一项优质投资。郁金香狂热时期,一株小小的郁金香球茎价格也曾涨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最终泡沫破裂的命运。
我的目标是获得长期、稳定且可预测的回报,而不是在市场狂热中赌博。对我而言,错过一次投机浪潮,并不意味着失败。事实上,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错过了无数次类似的「机会」,比如90年代末的科网股泡沫。避开这些我看不懂的狂热,正是我能够长期生存并获得成功的关键。我的原则是:「第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规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投资比特币的风险太高,其价值可能在一夜之间归零。
结论:
所以,总而言之,我不会后悔。后悔意味着我认为自己当初做了一个错误决定。而根据我奉行一生的投资原则,不投资比特币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看到别人在自己不参与的游戏中赢钱,确实会产生一种「错失恐惧症」(FOMO)。但真正的投资纪律,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坚守自己的阵地,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对我来说,坚持原则所带来的内心平静和长期稳健的回报,远比追逐一个无法理解的投机热潮更为宝贵。这不是遗憾,这是纪律。
的确,到现在,我逐渐能理解:当我们选择了一种投资哲学,并从中受益的时候,可能也会产生一种限制,让我们无法从另一种投资哲学中受益。但,这是问题吗?我觉得不是。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想在多种投资哲学中同时受益。
我现在的思考是:与其想在不同的投资哲学中都受益,不如把一种投资哲学做到极致。
另外出一个题目,大家好好思考一下。想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投资、择业都很有帮助。这个问题我最初发布在知识星球上:
哪种情况更让人后悔呢?假设一家名为X的公司,其股价一直在变化。有一位员工在 A 点卖出了自己所有股票,当公司股价到达 B 点时,涨了十倍,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同样是这位员工,在 A 点没有卖出股票,到 B 点时,股价跌去了 90%。
这两种情况,哪一种会更让人后悔一些呢?
怎样避免这种后悔的产生?
提示一下:即使借助AI工具,这个问题也没有简单的答案。你可以代入具体的数字,比如两种情况下,在 A 点时所持有的股票都是价值100万人民币。
当然,可以进一步问下一个问题(同样发布在知识星球上):
如果某朋友持续关注公司X的股票,本可以在 A 点买入,但一直没有买入,直到 B 点时,这家公司股票涨了10倍。
同样是这个朋友,关注公司X的股票,在 A 点买入,但只涨了20%就卖出,结果到 B 点时,公司股票涨了10倍。
哪种情况他更后悔?如何避免这种后悔?
最后再问一个问题:
如果某朋友持续关注公司X的股票,在 A 点开始关注,到 B 点,该公司股票上涨超过1000倍(注意:还真有这样的公司,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公司),但他一直没有购买。请问他是否应该在 B 点继续关注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否还有机会再上涨10倍?如何判断?
注意,这些都是对常见现象的简单抽象。对这样的现象做思想实验,探索自己内心的想法,训练自己的判断逻辑、提炼自己的行动原则,的确很重要,也能帮助自己获得未来的收益,或者避免未来的损失。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知识星球上分享自己的答案和逻辑,我也会在知识星球上分享我的答案和逻辑。
相关文章: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做价值投资?
上一篇: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走势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辉哥的投资系统」。
如果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投资是必经之路。我至少还读过不下20本有关投资的经典书籍,并且不断在投资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投资系统,每一次投资系统的提升,也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定。而我的投资系统也为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把我的投资系统也毫无保留地总结了出来,录制成了语音分享在知识星球,标题是「辉哥的投资系统解析(上、下)」。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容,我还借助AI整理出了对应的PPT版本,边听语音边看PPT,更清晰、更高效。
没有人能轻易成功。为了满足人生的期待,最好的努力就是持续投资对自我的教育,真正提升自己对于价值创造规律的认知。
财富,最终是认知 x 行动 x 等待的结果。
收听语音的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