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8小时前
我们真的没时间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没时间”的普遍困境,作者通过反思自身手机使用时长、会议效率以及与家人同事的界限,揭示了时间被占用的本质在于自我主张的缺失。文章强调,通过主动缩短会议、设定个人时间段、早睡早起等方式,可以重新掌控个人时间,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通过时间管理和自我独处,能够带来人生的深刻改变,并鼓励读者从每天一小时开始,逐步实现对时间的掌控,最终掌握自己的人生。

⏳ **反思“没时间”的真相**:作者指出,许多人常以“太忙”为由拒绝机会,但通过统计手机使用时间,发现大量时间被非必要活动占用。这表明“没时间”往往是自我管理不足的体现,而非客观事实。文章鼓励读者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认识到时间是被挤占还是被有效利用。

🚀 **优化会议与工作效率**:文章提出,许多会议并不需要全程参与,通过精简会议时长、仅提供必要反馈或当面短时交流,不仅能快速解决问题,还能锻炼团队能力并节省大量时间。这种效率的提升是主动争取个人时间的重要途径。

🧘 **主动创造独处空间**:作者强调,随着责任增加,个人时间和空间会减少,但主动创造独处时间至关重要。通过设定“自用,不接受会议”的时段,以及早睡早起,可以获得宝贵的个人时间,用于思考、学习和自我提升,这是发挥个人价值的关键。

💡 **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源**: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人生本质上是一场时间的游戏。如何看待、规划和管理时间,决定了能否成为时间的朋友,并从中挖掘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作者呼吁大家从“没时间”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我真的没有时间吗?”,主动争取并管理自己的时间,才能避免遗憾,实现人生目标。

📈 **早起是时间管理的利器**:作者分享了通过早起(目标4点或5点起床)来获得大量自由时间的经验。这些自由时间对于完成平时无法顾及的事情、进行深度思考至关重要,能够带来巨大的个人价值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改善。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7-18 07:05 上海

从「太忙」到主动掌控,把时间还给自己的人生

「配图 by AI」

时间是一切成就的要素,没有什么例外。但我们经常感叹:我没有时间。比如过去一两年,总有出版人、图书编辑联系我出书。其实条件也不难,就是把自己过去几年写的文章,在知识星球上的语音做一些必要的整理、结构化,就像自己的第一本书《人生护城河》一样。但每次我都以「太忙,没有时间」这样的话婉拒。

但,我真的没有时间吗?

其实每天我手机的使用时间是6-8小时。这是非常客观的统计,是iPhone的程序自动统计的。只要我拿起手机、屏幕点亮,就开始计算,直到放下手机。而这6-8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我都在工作或学习吗?显而易见不是。所以,从手机使用时间中挤出1-2小时,完全有可能。

另外,每天忙于各种会议,这些会议真的都需要我参加吗?其实未必。有很多会议需要的只是我的意见,只要看完文档就能给出明确的反馈。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往往是与提案人当面交流,10-15分钟足以。这样不仅问题能迅速解决,团队成员的提案、写作和沟通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同时至少能节省30分钟会议时间,不仅是我个人的时间,也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岂不美哉?

最近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每天为自己争取到了相当多的个人时间。比如缩短会议时长、婉拒一些会议、提前把一些时段设置为「自用,不接受会议」的时间……每次想到「争取」这个词,总觉得有趣:我是向谁争取时间呢?是谁之前不给我时间?

我向同事、向家人争取到了自己的时间。但从表面看,自己过去是在与同事、家人「争夺」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从本质上看,关键是我从来没有提出过「我需要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人就理所当然地不断占用,且毫无心理负担。

所以,归根结底,是我自己没有主张时间的利益,才带来了这一切。而家人、同事在很多事情上确实需要我的参与,我自己又有满足他人的习惯,于是这种「默契」,造成了个人时间和空间的严重压缩。

成年之后,随着身上的责任变多,个人时间和空间不可避免地减少。但有一个很必要的挑战是:逐渐为自己创造新的独处时间与空间。只要有一点点改变,就可以带来巨大的不同。而且最重要的是:只有自己拥有高质量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比一味牺牲时间去满足家人和同事,最终的效果反而更好。

当然,除了和身边的家人、同事争取时间空间之外,还有一部分时间空间,需要自己主动去创造。显而易见,这样的时间空间是通过早睡早起来获得的。

哈哈哈,现在我发现,还是得早起。早起之后,就拥有了自由时间。用这些自由时间去完成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思考一些平时没时间想、但却重要的事情,实在是太关键了。

其实想想,我在投资理财方面的认知建立,还真得感谢我34、35岁时的焦虑。正是这种焦虑,逼着我看了很多投资理财的书籍,也逼着我逐步放下手头的工作,更多地阅读,与自己相处。这种生命中难得的「空闲」,真的帮我改变了一切。

现在,我也要主动去寻找这样的「空闲」。比如通过最近坚持5点起床,每天至少可以获得2小时的自由时间;而周末,每天可以延长到3-4小时。如此一来,每周累计可获得16小时以上的空闲时间,非常非常可观。而在以前「最忙」的时候,每周的空闲时间甚至不足2小时,有时还不到1小时。

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其实人生最终就是一场时间的游戏。我们怎么看待时间、规划时间、管理时间,是否能成为时间的朋友,从时间中掘金,从时间中获得价值,从时间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感——人生的本质就是如此。

这样一想,越想越开心,也越发希望激励自己每天早起。重申一下自己的2025年目标:每天做到4点起床,每天清晨获得约3小时的闲暇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的确可能,而且值得去做。

从「我没有时间」到「我真的没有时间吗」——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们无法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将无法管理自己的人生。关于人生中所有美好的愿望,都会在每天琐碎的时间里被消耗殆尽,最终只留下遗憾。

但只要尝试去获取独属于自己的时间,从每天1小时做起,逐步过渡到每天3小时以上,长期坚持,就会让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不同。

这样的改变,是不是很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如何成为时间上的富人?
上一篇:错过一次2000倍投资,我会后悔吗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分配人生最为关键的资源——时间」?

这次,我希望可以站在人生战略的角度来看时间的分配,希望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视角。

这期语音包含了我最近几个月来最重要的思考。我发现,如果只设定人生目标,但不做时间的分配,我们的目标100%会落空。但当我们尝试去分配时间,与周遭环境产生矛盾,该如何处理?我会尝试在语音中给出我的思考,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容,我们还借助AI整理出了对应的PPT版本,边听语音边看PPT,更清晰、更高效。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时间管理 个人成长 效率提升 自我认知 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我最近开始看《东京八平米》,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染到。看着看着发现我购物车里的《四季便当》也是她写的,内容是如何在中国做出日式的便当。让人心情复杂的是...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卢维斯定理
Comment on Breaking – CoinMex to Launch Its Own Token for Exchange and Become First Crypto Exchange to Support ONG Introducing CT by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медициналық университетінің оқу ақысы 2023
Vidur: A Large-Scale Simulation Framework Revolutionizing LLM Deployment Through Cost Cuts and Increased Efficiency
和同事聊天,聊到输出倒逼输入,所以要保持个人成长速度,就要保证多输出。 在保证输出上,我的经验是:每天保持写作,写800-1000字的短内容。 大家听过金发女孩...
客观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贫穷,如果你真的穷,你做好一件事情,我一年给到你100万,如果你拿不到钱,我给你。 什么事情呢?一年365天,你每天去锻炼、减...
最近在学习精力管理,分享下《五种时间》这本书的笔记 1.人在意气风发时,精神抖擞地做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在冗长得看不到头的枯燥、迷茫、压力、疲惫里,...
分享一点小感悟: 自己身上逐渐避免掉的「穷人思维」「穷人生活方式」 1.打车的时候,司机如果问:怎么走?回答都应该是:走最快的那条路线。 2.永远不要等一...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伟大始于无名》 在线阅读英文版:https://chipwilson.com/chapter/why-i-am-writing-this-book 网站内有PDF.EPUB 等格式下载。 本来想用沉浸翻一下,但是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