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行你上》之前,我预期挺低的。
毕竟在我心里郎朗是个老实孩子,就算姜文来了,能把他拍出花来???
妈呀,真能...
诙谐幽默,热血燃情,都他娘的做到了。
姜文拍出来的feel雅俗共赏,不讲大道理,只显玄妙处。我之前摸过一个月电子钢琴,他那玩意在我眼里别有一番韵味,看着看着竟然悟道了...
我来写一篇篇外解读吧?
郎朗这“老”孩子出生于1982年6月,沈阳市沈河人,皮的,他爹更皮,郎国任见到吉娜第一眼,就问她鼻子是不是做的。
郎国任这位话痨爸爸痴迷音乐,婚前拉二胡吹笛子,结婚后往家里鼓捣了不少乐器,口风琴、手风琴、二胡等小件,还省吃俭用憋出来一台钢琴。
于是,郎朗出生后就在钢琴旁学走路,睡前放的是世界知名钢琴曲,看的动画片是带钢琴演奏的《猫和老鼠》,胎教筑基全是郎国任的钢琴梦。
偏偏,郎朗能把钢琴曲听的很认真,郎国任急了,他自己是个野路子,不能把好苗子折手里,开启了郎朗这辈子的访名师之路,撞壁无数,因为当时的郎朗才3岁。
第一任老师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她也觉得太小了,架不住郎国任一意孤行,郎朗还义正严辞的说:“我喜欢音乐,我一定能成为钢琴家,我不怕辛苦。”
郎朗赶上了正统训练,指法被纠正了。
指法重要嘛?
重要,我们人类手指的活动范围有限,拇指短,小指弱,无名指灵活性差,各具优劣,合理的指法能让手指“少走路”,自然衔接下一个音。
譬如让最灵活的食指与中指负责处理快速音群,强指弹重音,弱指不处理过重的任务。这是历代演奏家琢磨出的一套“最优解”,基于手指结构和音乐逻辑,扬长避短。
各大钢琴家们还会根据自身手大手小、根骨力度、乐谱难度,来建设自己的独家指法,成为超高效能的“乐谱打印机”。
郎朗在朱雅芬那学习两年后,夺得了东三省少儿钢琴大赛冠军。
得益于朱雅芬的严格与慢培,朱雅芬认为,要教出好学生,就必须抓住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要求学生在跟自己学习的阶段就一定要“开花结果”,必须给他足够的“营养”和“肥料”,使他能在一生中不断成长。
朱雅芬很有大爱,她常常嘱咐郎朗作为中国钢琴家,要多回国给祖国的观众演奏,多交流,多办大师课,让更多孩子感受到郎朗学到的东西。
国际顶尖钢琴大师的课,通常可达几千甚至上万元。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郎朗大师课,票价为 99 元至 299 元,在知乎上线的郎朗钢琴课299元/30节课,郎朗常发B站贴近年轻人,就因为尊敬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朱雅芬。
朱雅芬教了5年朗朗,师生情切,更感觉愧对她自己的女儿了,就阔别郎朗等学生去了美国寻亲,让朗国任带郎朗去北京寻名师继续栽培。
郎国任以为自己儿子天下无敌了,结果在北京四处碰壁,递拜帖+蹲守音乐会,都见不上任何一位音乐大家,后来退而求次,盯上了音乐学院的教授们。
在1990年,郎国任带朗朗拜访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丛老师(何赛飞演的欧亚),一开始认可郎朗的音乐素养,后来又表示郎朗毫无天赋,让郎朗另谋高就。这件事对爷俩打击很大,产生了一起殒命的想法,也就是电影里的要跳楼,吃毒药。把朱雅芬吓得回国找郎朗谈心,推荐起北京的其他老师。
郎国任又经历了一轮碰壁。
这时候出现了一位救星,1991年郎朗从3000多人的报考大军里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身份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课,师从赵屏国(葛优演的王子曰),赵屏国以轻松幽默的教育方式,解开了郎朗的心结,他特别讲究歌唱性,专研表达优美音乐所需要的科学方法,发表过大量著作。
赵国屏早年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才子,先后师从著名苏联钢琴家阿塔图良教授、苏联功勋艺术家塔·彼·克拉夫琴科教授,能充分理解俄味。
郎朗在他麾下学习3年,斩获德国埃特灵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A组第一名。次年,也就是1995年,郎朗在日本仙台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中获钢琴组第一名,两度引起国际音乐界的轰动。赵国屏自此荣升中国著名教育家,获音乐教育杰出贡献奖。
郎朗是一位能点亮伯乐的才子。
大量伯乐愿意与他交好,亲自授业,其中有一位伯乐叫傅聪,他的父亲叫傅雷,父子俩之间的书信往来成了一本极为著名的书《傅雷家书》,傅雷在信中叮嘱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聪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赛事上获奖的华人音钢琴家,1955年就出名了,傅聪的演奏以诗意和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捕捉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与波兰民族音乐特质,他主张音乐是心灵的语言,被国内外称为钢琴诗人。
在《你行!你上!》里面,他是诸葛伯乐形象里一部分,一位多智近妖的大人物,让少年郎朗懂得了情绪的酝酿。
傅聪除了经常点拨郎朗的琴艺,还常常打电话给他探讨文化,让郎朗多看中国文学,特别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让郎朗把中国的诗歌和西方的文献放在一起对比,帮助郎朗理解作为中国人在演奏古典音乐中所应把握的精髓。
傅聪曾把孔夫子的精神与马勒映照,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类比莫扎特的灵动,他非常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知道东西方文化的哪些要点可以互相对应。
能点透,可能是郎朗作为天才备受伯乐们喜爱的一大特质。
但郎国任有更大的野心,他坚信不疑,郎朗会有超越傅聪的一天,站在中国历代钢琴家的天花板之上,托关系把他塞到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柯蒂斯校长格拉夫曼是一位乐坛神童,7岁考进柯蒂斯,21岁成名,获得列文特里特音乐大奖,此后30年在世界各地巡演,每年平均超过100场,在各类独奏或协奏音乐会上演奏过钢琴史上难度最高的作品。1979年,格拉夫曼的右手受伤不能再弹琴,他不得不把职业方向转向音乐教育,并以惊人的毅力专攻左手演奏的曲目,铸就了音乐史上的“左手传奇”。
从1980年回到柯蒂斯教学,到1995年担当院长,格拉夫曼都收到过大量的录音和唱片。
1997年一位住在印第安纳州的中国指挥叶聪告诉格拉夫曼,中国有一个钢琴天才叫郎朗,对柯蒂斯音乐学院感兴趣,给他讲了一些关于这个孩子的故事。格拉夫曼看了郎朗在日本参加柴可夫斯基青年钢琴家大赛的录像。郎朗在大赛上弹奏的是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与莫斯科爱乐乐团合作。
格拉夫曼十分惊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肖邦协奏曲里的主角是钢琴,而不是乐队。钢琴家需要更加自由地演奏,让乐队来配合,乐队要跟上钢琴,不是严格的1、2、3、4的节奏,你需要看着指挥。我非常惊讶,郎朗的音乐直觉让他做到了这一点。我知道,那时中国的音乐教学中没有室内乐,几乎不演奏室内乐,不知道如何与乐队合作。朗朗有着很强的音乐直觉。”
格拉夫曼写信给郎朗,赞扬他演奏得非常好,但他必须来美国当面试奏,那封信和进入柯蒂斯还没有关系。不久,格拉夫曼又收到了来自郎朗的录音带《肖邦24首练习曲》。
郎朗父子靠着母亲工资补贴和向亲友们借来的钱,来到了费城试奏,当时柯蒂斯要从全球160位申请者里录取3个,郎朗是最特别的。格拉夫曼说,试听通常能在10秒到30秒内就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天分,郎朗显然有。
郎朗在格拉夫曼在手底,体会到了更醇厚的俄罗斯学派,学会更复杂微妙的处理细节,并把他的协作曲数目大大扩列了。
我们为什么会佩服钢琴家?
一流理解力,肯刻苦训练的耐性,极度迅捷又不会出错的十指与双脚,还有那份超乎寻常的记忆力。
1份大型知名钢琴曲会有1-5万个音符,几十分钟的演奏里不能弹出错音,还要演奏出充沛、激昂、哀伤的各类情绪。
贝多芬的《降 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大约有42600个音符,被称作“皇帝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挑战,音符数量大概4-5万个。
像我们熟知的经典音乐小品有多少音符呢?
《致爱丽丝》800-1500个,《梦中的婚礼》600-800个,《夜曲》1200-1500个(因改版不同,总音符数量不同)
中型钢琴作品,2000-1万个音符。
郎朗这等世界知名钢琴家,约等于背了几十套圆周率,还是小数点后上万位数的,手指互不掐架,极有韵律的弹完这些曲目,怎能不算完成过人类超级挑战呢...
放在修仙体系里,郎国任可能为郎朗提供了练气期的生存环境,朱雅芬让郎朗筑了基结了丹,赵屏国再一掌,让他上元婴进化神。再经傅聪多翻点拨,郎朗熬过练虚、合体,到了格拉夫曼手里,郎朗心神品相已磨练至大乘,只待飞升。
1999年,时任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的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听到郎朗的试奏曲,觉得很惊讶,决定给他20分钟面试。
郎朗飞过去之后,严肃的艾森巴赫让他弹了一首德奥派作品,海顿的《E大调奏鸣曲》,具备一些微妙的民族性,郎朗弹出了“正确的口音”。20分钟后,艾森巴赫又让他弹奏了其他曲目,一首首听下来,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错过了排练。艾森巴赫找来艺术节的执行总监继续听郎朗弹,惊讶于郎朗的曲库数量。
“如果你能选择,和芝加哥交响乐团首次登台演出时,你会弹哪首?”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或许是命运之神的眷顾,第二天,原定当晚在拉维尼亚演出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发高烧,需要一个替补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艾森巴赫点名要郎朗。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艺术节当天奏响在了,郎朗很擅长塑造极快速度和八度音程的乐句,那些乐句中的声调层次,音色的冷暖亮度,踏板的使用,乐句之间呼吸的空间,声音的质感等等经他微妙的处理,征服了所有在座乐迷。
郎朗立地飞升。
钢琴基础、指尖技术、深度乐理、松弛心态、浪漫想象力、东西方文化、民族性理解、敢于冒险、疯狂扩列,这一系列被众多伯乐注入在名为“郎朗”的人形容器里的好东西,群英荟萃了。
在后来的岁月里,傅聪、赵国屏、朱雅芬等钢琴家依旧关注这位好学生,哪怕他在别处学习,成名登顶,授业解惑直至去世,甘之如饴。
郎朗他爹郎国任呢,执念至深,才会一路种出来世界级的果子,与恩师天团是有点小摩擦的。
传闻,姜文7年推翻23稿,才把郎朗的求学之路变得极具戏剧张力。姜导又敬重师傅们的技艺与愿力,怕戏剧化的部分被人误解,就改成了完全不相关的名字。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商业化极为成功的片子。
姜文把大量乐理表现难题做了降维处理,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我在看的时候,觉得周杰伦、郑钦文的传记片,姜文也能拍的好,但他是个犟种,下一部拍啥难以预料。
评分嘛,人心各自有杆秤。
假如是略通一点点乐理知识,可能就视为神作了。
希望我整理出的线索,能为一部分人解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