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文章聚焦于那些虽非“双一流”高校,但在科研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19所“双非”院校。这些院校在“三大一基”(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A类学科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包括牵头和共建)方面均有显著成就。尤其是,这些院校均有项目进入国家三大奖的提名名单,这大大增加了它们在年底获奖后的入选概率。即便最终未获奖,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扩大,它们也极有可能获得机会。此外,教育部明确表示将扩大第三轮“双一流”建设范围,并可能淘汰未能达标的政策性院校,这为这些表现优异的“双非”院校提供了更有利的入围条件。同时,这些院校所在的省级政府也承诺提供资源倾斜,助力其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 19所“双非”院校具备“双一流”建设潜力:文章列举了19所满足“三大一基”建设要求,且在A类学科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双非”院校,这些院校具备了冲击“双一流”的硬件条件。
🏆 国家三大奖是关键入围因素:这19所院校均有项目进入国家三大奖的提名名单,一旦获奖,将极大地提升其入选“双一流”的确定性,即使未获奖,也为后续入选奠定了坚实基础。
📈 “双一流”建设扩大为“双非”院校提供机遇:教育部计划扩大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并可能淘汰不达标的政策性院校,这为这些在科研实力上表现突出的“双非”院校提供了更有利的竞争环境。
📊 省级资源倾斜助力发展:部分院校所在省份已出台政策,明确表示将向这些院校倾斜资源,支持其加快“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其入围的动力和可能性。
首先,以下是19所双非院校,他们既满足了三大一基的建设(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又满足了A类学科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包含牵头和共建,牵头入选概率更大),就等年底国家三大奖的公布(这19所院校都在提名名单内)使入选概率板上钉钉,即使没有入选,随着双一流扩大,也是很有望入选。
其次,目前共有147所双一流院校,教育部明确表示要扩大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并且在上一轮公布以后,就有表示,之前政策性211和政策性双一流这次没达标都要被撤掉,所以以下达标的双非入选的赢面就很大。
最后,这些院校所在的省份也发表过文件表示向这些院校倾斜资源,加快双一流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黑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深圳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 通信工程 基础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
南京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
扬州大学 作物学
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学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 兽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