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4小时前
美国的九大关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特朗普政府实施的九大行业关税政策,包括钢铝、铜、汽车及零部件、卡车、商用飞机、木材、药品、半导体以及关键矿物。这些关税措施旨在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并吸引制造业回流。然而,文章也指出,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复杂,不仅可能提高在美国建厂的成本,美国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也是制造业回流面临的另一大挑战。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关税不仅影响进口车企,美国本土车企也因海外工厂生产的车辆而受到波及,这背后反映了复杂的经济和政治考量。

🛢️ **钢铝关税的政治驱动与经济影响**:特朗普政府对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不断扩大解释范围,甚至延伸至含钢铝成分的产品。此举的背后有明显的政治动机,旨在争取“铁锈州”的选票,因为这些州是美国大选的关键摇摆州,并且钢铁产业集中。关税主要影响加拿大、欧盟和日本,但也通过延伸解释间接影响到中国家电等出口企业,提高了在美国生产的成本。

💰 **铜关税的战略考量与潜在合作**:对铜征收50%的关税,是因为铜作为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电网、建筑、汽车等领域,而美国约一半的铜依赖进口。文章提到了中国作为铜矿资源大国,尤其是我国青藏高原的铜矿以及朝鲜端川铜矿的开采潜力,并指出未来中朝在铜产业合作的可能性,为全球铜资源供应格局增添了新的视角。

🚗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的广泛波及与本土车企困境**: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是九大行业中波及面最广的,对墨西哥、日本、韩国、德国等国造成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本土三大车企(通用、Stellantis、福特)因其在墨西哥等地的工厂生产大量汽车出口美国,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特朗普此举意在迫使美企将工厂迁回国内,以争取美国本土汽车工人的选票,但同时也增加了美企的生产成本。

💡 **半导体关税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冲击**:半导体被认为是特朗普关税政策中比汽车更重要的领域。美国虽然大力扶持本土半导体产业,但仍严重依赖外国供应商,特别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墨西哥。对半导体及其相关产品征收关税,将对全球科技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加剧地缘政治科技竞争。

🏭 **制造业回流的复杂性与就业观念的挑战**: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吸引制造业回流,重振美国制造业。然而,供应链转移需要漫长的时间,且建设新工厂需要采购钢材、铝材等原材料,关税反而提高了在美国建厂的成本。此外,美国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对制造业岗位兴趣不高,也是制造业回流面临的长期挑战。

在特朗普关税风暴中,除了基于贸易逆差设定的“对等关税”外,还有基于美国国家安全发起的九大“行业关税”。

这九大行业关税有的已经开始征收,如25%的汽车及零部件关税、50%的钢铝关税、50%的铜关税,有的即将推出,还有的正处于调查阶段。

与对等关税相比,美方对于行业关税的立场更为强硬,这也更能反映其内心忧虑。

一、钢铝

早在2018年,特朗普即宣布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

2021年拜登上台后,立即取消了对欧盟、日本等盟国的钢铝关税。

2025年特朗普重回白宫,又在第一时间恢复钢铝关税,并将其全部提高至25%。

2025年6月份,特朗普再次发力,将钢铝关税一举提高至50%。

再往后,美国的“钢铝关税解释权”愈发膨胀,只要是由钢和铝制成的产品就算在内,除非使用美国产钢铝,否则就要按照产品中钢铝含量的价值征税。

在钢铝领域,特朗普关税打击的对象主要是加拿大,其出口占美国钢铁进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占铝产品进口的近一半,之后为欧盟和日本。

中国很少直接向美国出口钢铝产品,但在延伸解释过程中确实也伤害到了国内出口企业,比如在家电领域,中国、墨西哥和韩国是主要对美出口方。

特朗普对于钢铝关税异常执着的背后,其实带有明显的政治因素。

如上图所示,深蓝色的州自1992年以来一直投民主党,浅蓝色的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则在2016年和2024年两度投票给特朗普,帮助后者问鼎白宫。

这三个浅蓝色州是美国大选的重中之重,也恰恰是钢铁行业聚集地,考虑到几万票的差距就极有可能决定选举胜败,因此特朗普几乎不可能在钢铝关税上退让。

尽管在外交政策领域,大家经常批评白宫朝令夕改,但在对内选举承诺兑现方面,特朗普可以说是历届总统里相当认真的一位,他是一定要给“铁锈州”钢铁工人们一个交代的。

二、铜

特朗普7月8日表示,将对铜征收50%的关税,跟钢铝关税类似,铜关税也会延伸至铜线、铜板、铜管等半成品。

作为一种战略金属,铜的用途非常广泛,如:电网组件、建筑、汽车、各类机械装备等,美国约一半的铜依赖进口,其中近60%来自智利和加拿大。

智利是铜生产大国,约占全球铜供应量的四分之一,超过一半出口到中国。

在亚洲国家里,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朝鲜拥有的铜储量位居全球前四名,其中,中国的新增铜矿多位于青藏高原,储量虽然可观,但开采起来相对困难。

相较而言,朝鲜铜矿资源高度集中于北部边境地区,端川铜矿作为亚洲最大硫化铜矿床已探明储量312万吨,且品位达0.85%,明显高于全球0.6%的平均水平,这为低成本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假如未来中朝贸易升级,铜产业合作将是重点方向之一。

三、汽车及零部件

2025年3月,特朗普对进口乘用车、小型卡车、发动机和其他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

这是九大行业关税里波及面最广的一个市场,因为美国每年进口超过3000亿美元的汽车及零部件,数量上占到新车销量的近一半。

汽车关税主要影响六个国家:墨西哥、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其中,墨西哥受伤最深——美国新车进口数量的三分之一来自这个南方邻国。

在零部件方面,美国汽车厂使用的零件中有近60%是进口的,第一仍为墨西哥,第二则是中国。

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关税谈判中,美国跟欧盟、日韩在汽车关税领域分歧明显。

尤其是日本,汽车作为其核心支柱产业,涉及10%的总就业人口,考虑到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关税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因此日方难以接受高关税。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日本曾通过大量购买美国牛肉等产品的方式达成了贸易协议,避免美方加征关税。

现如今,这些小打小闹的招数已经满足不了特朗普,一些日本企业也开始做最坏的打算,比如有些车企就联系到了日产和本田,希望利用它们开工率不断下降的美国工厂为自己生产汽车。

因销售低迷,日产的工厂开工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谁都没想到,特朗普关税竟有可能救活一家原本奄奄一息的日企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受特朗普关税打击最大的车企其实并不来自日本、德国和韩国,而是美国自己的三大车企——通用、Stellantis及福特。

相关数据显示,三大车企2024年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向美国出口了185万辆汽车,占其全球总销量的12.6%。

相比之下,日本三大车厂丰田、本田及日产出口美国市场的车辆为153万辆,只占全球销量的8.5%;德国三大车厂奔驰、宝马的大众出口美国市场汽车占其全球总销量的6.9%。

在全球范围内看,日系车和德系车的竞争力要高于美系车,丰田、大众离了美国市场还能活,但通用和福特离了美国市场就得死。

那为什么特朗普要对自家车企下狠手呢?

因为他的目光盯着的是三大车厂工人的选票——美国汽车工人对车企在墨西哥建厂高度不满,特朗普就是要逼他们关掉墨西哥工厂回到国内,用数倍于墨西哥工人的薪水聘用当地人。

四、卡车

既然家用汽车都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了,那中型和重型卡车自然更跑不了。

美国销售的卡车有近一半是在国外制造,主要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占进口卡车总量的80%以上,日本以6%排名第三,中国约占1%。

五、商用飞机和喷气发动机

尽管美国长期被认为是航空航天领域净出口国,但实际上2024年美方进口的商用飞机、喷气发动机和零部件比出口额还多了330亿美元。

这些进口航空航天产品有近50%来自欧盟,四分之一来自加拿大,英国供应了8%,再往后是中国和印度。

该领域的关税消息不多,但作为英美贸易协定的一部分,英国航空航天产品极有可能免征关税——英美框架协议中称“双方承诺通过建立某些航空航天产品的免关税双边贸易”。

六、木材

白宫宣称,加大对进口木材的依赖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风险,原因是美国军方的建筑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木材。

众所周知,木材行业是个破坏环境、吃力不讨好的辛苦活,占据全球霸权地位的美国竟然要抢这种活干,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特朗普政府正在调查木材以及纸张、家具等衍生产品,目前美国消耗的木材约30%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加拿大。

七、药品

药品和药物成分是特朗普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当下美国进口了约80%的仿制药和一半的品牌药。

美国进口药品主要来自爱尔兰和中国,其中爱尔兰是美国大公司逃税的结果——辉瑞等药企在爱尔兰投资建设了许多工厂,2024年,爱尔兰向美国出口726亿欧元的商品,药品占大头。

特朗普经常批评美国和爱尔兰之间贸易失衡,指责爱尔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偷走了”美国制药企业:

“你们把我们的制药企业全都抢走了,这个500万人口的美丽小岛掌控了整个美国制药业。”

在药品原料领域,美国有88%的药物原料来自国外,其中印度占美国进口药品原料的32%,中国占8%,欧盟占5%。

不过根据美方数据,印度约70%的药物原料进口自中国,而中国和印度又合计占欧洲药品原料进口的60%至80%。

八、半导体

半导体是除汽车关税外最牵动人心的特定关税领域,其在重要性上甚至要压过汽车行业。

特朗普政府正在审查对半导体、用于制造半导体的设备以及半导体制成品等征收关税。

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行业严重依赖外国供应商,2024年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出2000亿美元,尽管拜登政府推出了历史性的补贴法案,但效果并不明显。

当前,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墨西哥是美国半导体进口的前三大对象,中国大陆以封装、测试环节的产品为主,台湾省以晶圆和成品芯片为主,墨西哥以晶圆代工和汽车行业半导体产品为主。

九、关键矿物

九大行业关税的最后一个领域是关键矿物及衍生品,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说法,在50种关键矿物里,完全从国外采购的有12种,一半以上依赖进口的有28种。

好在美国关键矿物进口的集中度比较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最大的份额来自南非,为16%;加拿大紧随其后,占15%;中国占6%,供应了美国近70%的稀土进口和近一半的砷、锑和钽进口。

以2017年美国制造业规模为100的时历曲线。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从1700万个下降到1300万个,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目标就是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

可转移供应链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具体取决于行业。

例如:纺织行业往往移动得更快,开设新厂较为简单;相比之下,汽车是转移最慢的行业之一,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都与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到2028年的合同。

考虑到安全因素和复杂的监管审批,航空航天和制药业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开设新厂。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一揽子关税甚至有可能减缓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机会,因为建设新工厂需要采购钢材、铝材、机械和其他零部件,而这些材料多来自国外,关税事实上提高了在美国建厂的成本

除此之外,美国人就业观念的改变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美国人更喜欢金融、高科技、医疗、保险、能源等行业的岗位,制造类企业在大多数人的择业排名中非常靠后。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关税 制造业回流 国际贸易 行业分析 美国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