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7小时前
卖掉的200件闲置物品,是我对不理智消费的自我纠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活跃交易经历,促使其深入审视个人消费模式。通过整理售出物品的详细数据,作者发现自己曾过度补偿年轻时的物质匮乏,尤其是在衣物饰品和化妆护肤品方面。这些“真闲置物品”的售出,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个人成长和自我纠正的体现。作者认识到消费主义对个体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反思调整消费行为,实现了更理性的消费观。

💰 **出售闲置物品揭示消费习惯的深层原因**:作者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售出的闲置物品中,衣物饰品和化妆护肤品占据很大比例,且多为仅穿过一两次或全新的“真闲置”。这反映了其在2017年收入大幅增长后,对年轻时物质匮乏的过度补偿心理,以及消费主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区分“二手物品”与“闲置物品”的意义**:文章区分了已使用并带来价值的“二手物品”(如家具家电)与因不适合而被闲置的“闲置物品”(如大量衣物化妆品)。卖出前者带来“回血”的开心,而卖出后者则伴随着对购买决策的悔恨,这两种心情的差异揭示了消费行为的本质。

📈 **消费行为的转变与自我纠正**:作者的消费记录显示,在2017年后,衣物饰品和化妆护肤品的支出迅速增加,直到2023年才有所减缓。大量出售闲置物品的过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促使其正视并调整了过度消费的行为,2024年的相关消费金额显著下降,成为自我纠正的有力证明。

💡 **理解消费主义下的个体补偿心理**:文章认为,消费主义的影响不应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个体层面的补偿心理也至关重要。作者承认曾经被消费主义主宰,但认为这种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轻时的遗憾,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并最终回归理性消费。

2025-07-19 11:00:00

近几个月以来,我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异常“火爆”,月均交易额连续几个月超过四位数。有天我例行去App上“擦亮”在售物品,突然发现在交易统计栏中,我累计售出的闲置物品竟然已经超过200件!

当我把交易栏数据截屏发给好友,她祭出灵魂一问:“你怎么会有那么多东西要卖?”

是啊,我怎么会有这么多闲置物品需要出售呢?我比好友更需要一个答案。

于是,我把自己从2017年首次出售闲置物品至今的所有交易,都分门别类地整理进电子表格。也因为这张详尽的闲置物品售出清单,我骤然间多了一个深入检视自己内心的机会。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觉察”。这种把自我当做客体去观察与感知的行为,能使人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控制,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更高阶段。我喜欢自我觉察,只是我没想到,连二手物品交易,也能是启发我进行自我觉察的地方。

我过去售出的闲置物品,大体分为家具、家电、衣物饰品、化妆护肤品、生活用品、礼品、数码和装修余料八个门类。除去装修余料和去年新家装修有关,其他都属日常消费的范畴。其中交易额最大的门类是化妆护肤品,总计4416元,而若论交易件数,衣物饰品类则拔得头筹,共卖出49件闲置物品,累计收入2317元。这份统计数据乍一看很合理,化妆护肤品和衣物饰品,本来就是女生买买买清单中的大头支出。买得多,卖得就多,似乎符合逻辑,但在详细看过清单后,我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首先,二手物品和闲置物品其实不能完全等同。

举例来说,因为搬家我卖出过不少家具和小家电,这些东西自从被我买下,就一直处于使用状态,为我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性,等到我转手卖出时,它们确实因过去的使用而产生折旧,而我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出它们的价格与当初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其实是我为使用这些东西而付出的使用成本。这类物品是二手物品,一点没错。

可我卖出的化妆护肤品与衣物饰品则不一样。前者是易耗品,无论是面霜还是粉底,如果它适合我,肯定很快就被用光了,根本不会沦落到要被转卖的田地。衣服饰品同理。喜欢的衣服、舒适的衣服、穿出去收获好评的衣服,是根本舍不得卖的。有时候还会后悔,没有在同款还没下架的时候,多买一件囤着。在消费品极大丰富的今天,能被挂上二手交易平台出售的衣服鞋帽,绝大多数都是那些穿上不合适,只穿过一两次,甚至全新的衣物。这些东西,才是因不适合我而被闲置的“真闲置物品”。

偏偏化妆护肤品与衣服鞋帽,都是极度个人化的东西,一旦入手,不管有没有用过,立刻折价,而且折价的程度往往远超家具家电这些标准化商品。拿我的衣帽饰品类闲置物品来说,平均售出价格是原价的两折乃至更低,所以,卖出二手物品与卖出闲置物品,实际上会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

卖出二手物品时,我真心感谢这些物品在过去的生活中带给我的价值,并为顺利把它们卖出实现经济上的“回血”,感到小赚一笔的开心。可卖出闲置物品时,我带着怨念打包基本全新的衣物,更对当初不良的购买决策悔恨不已。

抛却经济上的损失和得到的教训,我在这长长的清单中,也看到点别的东西。

我从2017年开始成为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卖家,这个时间点并不是偶然。2017年以前,我的职场生涯波折不断,曾连续被三家公司裁员。工作更换频繁,也就谈不上什么职场发展,虽说每次换工作都能涨点工资,可经济上始终不大宽裕。为了把有限的收入用于旅行和为去国外学习攒学费,我其实没多少闲钱能用于穿衣打扮。也许正是因为二十几岁的时候没能满足爱美之心,才有了2017年收入大幅上涨之后,对自己的过度补偿。

从我平日记的账目中可以看到,自2017年年底入职新工作以后,我在衣物饰品与护肤化妆品上的消费即刻翻倍。之后的几年,虽然我在租房、饮食、娱乐方面的支出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的幅度都远不及我在穿衣打扮方面的花费。这种趋势直到2023年才终于减缓,而我的二手交易中的80%,恰恰都发生在2023年以后。老实说,记忆中并没有哪一个明确的时刻,促使我在2023年骤然减少衣物方面的支出,但我想,当时把大量闲置衣饰挂上闲鱼的繁琐过程,应该就是契机。

诚然,那些损失于买入卖出之间的金钱,让我肉疼,可这一番悉心的分析与自我审视之后,我的悔恨之情大为减少。我想,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讨论这种现象总是从商品社会的宏观属性出发,却忽略了每个个体沉迷消费各有原因。就我个人而言,承认自己曾经被消费主义主宰并不是坏事,那几年买到的大量衣饰,纵然不能全都物尽其用,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二十几岁时的匮乏与遗憾。

当我能够正视消费行为是对自己的过度补偿,那些不理智的消费便也逐渐减少,最终回归到合理的范围:2024年全年,我消费于衣物饰品与护肤化妆品上的金额,已经比2023年下降三成,不及2022年的一半。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卖出的200件闲置物品,其实是自我纠正的见证。

(作者为上海市民)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二手交易 消费主义 自我反思 消费习惯 个人成长
相关文章
<i>Coca-Cola, Black Panthers, and Phantom Jets: Israel in the American Orbit, 1967-1973</i> <br>- Oz Frankel
和同事聊天,聊到输出倒逼输入,所以要保持个人成长速度,就要保证多输出。 在保证输出上,我的经验是:每天保持写作,写800-1000字的短内容。 大家听过金发女孩...
客观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贫穷,如果你真的穷,你做好一件事情,我一年给到你100万,如果你拿不到钱,我给你。 什么事情呢?一年365天,你每天去锻炼、减...
分享一点小感悟: 自己身上逐渐避免掉的「穷人思维」「穷人生活方式」 1.打车的时候,司机如果问:怎么走?回答都应该是:走最快的那条路线。 2.永远不要等一...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伟大始于无名》 在线阅读英文版:https://chipwilson.com/chapter/why-i-am-writing-this-book 网站内有PDF.EPUB 等格式下载。 本来想用沉浸翻一下,但是貌似...
“特意去接触那些聪明、有趣、有抱负的人。为他们工作,雇佣他们(实际上,工作中最令人满足的部分之一就是与真正优秀的人建立深厚的关系)。尽量与那些在他们领...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我毕生所愿。
刚在微信读书打开阅读《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书的扉页写着:“人生中的事分为两类,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 不能控制的包括:已发生的事,你的记忆,别...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都是他们搞坏的。 地球十几亿年没事,我出生二十多年就千疮百孔。小时候说不要用犀牛角制品,我都服了。我到现在没见过犀牛,还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