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17小时前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8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期综述涵盖了多个重要议题。特朗普政府在爱泼斯坦事件中的应对策略显得混乱被动,总统对支持者感到失望。Meta正斥巨资进行AI战略“重启”,旨在构建“个人超级智能”,但面临内部挑战和竞争压力。国会共和党议员出现“投票赞成,但希望结果并非如此”的现象,被指政治怯懦。同时,晚间脱口秀面临生存危机,CBS取消了收视率领先的《深夜秀》。右翼网红被批对新闻业缺乏基本认知。叙利亚冲突暴露了美以在国家形态上的分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诗歌的简单力量、一部反映疫情期间网络乱象的电影,以及ESG投资理念遭受的保守派攻击。哈佛新校长面临外部政治攻击和内部“不自由主义”的双重挑战。资深民调专家弗兰克·伦茨则对美国民主的深层危机以及信任与真相的丧失表达了担忧。

🔠 特朗普政府在爱泼斯坦事件中的应对策略混乱且被动,总统本人对核心支持者未能相信其说法感到“深深的背叛”,并对利用其政治运动成名的网红表达了愤怒。在《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信件后,政府迅速要求公开大陪审团证词,此举被认为是试图转移公众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长期友谊的关注,并成功将支持者怒火引向“假新闻”媒体。

🚀 Meta公司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AI战略“重启”,成立“元超智能实验室”(MSL),目标是“为每个人构建个人超级智能”,并计划投入巨资招揽顶尖AI研究员和建设数据中心。然而,公司内部存在对AI使命的迷茫,且其“开源”AI战略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局面,公司可能考虑转向封闭模式。Meta的AI战略核心在于利用AI改进现有业务,而非颠覆世界,旨在让用户更沉迷于其社交应用和设备。

🏛️ 本届国会共和党议员表现出一种“投票赞成,但希望结果并非如此”的立法模式,例如参议员乔什·霍利在批评某项削减医疗补助的法案后仍投票支持,随后又提出撤销部分削减内容。这种行为被作者批评为政治怯懦,是将宪法赋予的权力拱手让给行政部门,与“2025计划”中加强行政权力的主张一致,并可能在选举中面临选民的质疑。

📺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宣布将停播收视率领先的《深夜秀》,尽管官方归因于财务原因(每年亏损超4000万美元),但外界猜测也可能与主持人科尔伯特批评母公司和解有关。这一决定被视为晚间脱口秀类型面临生存危机的体现,反映了观众流失、内容消费方式改变以及替代品增多等行业困境。

📰 右翼网络名人(MAGA网红)在报道爱泼斯坦案时被批评未能遵循新闻业基本原则,倾向于“只提问题”而懒于调查和事实核查,依赖官方喂料。他们被指责对信息核实不严,甚至被白宫视为“白痴”。文章对比了网红与专业记者的区别,指出后者会独立挖掘真相,并强调了《迈阿密先驱报》、《连线》杂志和《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在爱泼斯坦案中的重要报道作用,认为美国需要的是敬业的“记者”,而非仅仅提问的网红。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8日

Inside the White House’s Epstein Strateg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6:00 PM ET

在围绕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生平与死亡的争议再次甚嚣尘上之际,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应对策略显得混乱且被动。文章披露,白宫助手曾提出任命特别检察官、解封法庭文件、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案以平息舆论,但均被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否决。

特朗普对媒体的持续追问感到恼怒,更因其无法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他所认为的政绩上而感到沮丧。尤为关键的是,他对自己核心支持者(MAGA群体)感到“深深的背叛”。他认为,这些支持者曾相信他对爱泼斯坦案处理方式存在黑幕的暗示,如今却在他表示这些怀疑毫无根据时拒绝相信他。特朗普私下对利用其政治运动成名的MAGA网红大发雷霆,称这些“不忠”的影响者“忘记了门上挂的是谁的名字”。

策略的转折点出现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爆炸性报道之后。报道披露了一封据称是特朗普在2003年写给爱泼斯坦的50岁生日信,信中附有一张裸女轮廓的素描,并提及一个共同的“秘密”。(特朗普对此予以否认并威胁起诉该报)。报道发布后不久,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已要求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公布与爱泼斯坦案相关的所有大陪审团证词,邦迪随即响应。

文章指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特朗普及其盟友最希望被遗忘的部分:特朗普曾是爱泼斯坦众多名人朋友之一,两人有过长期的公开友谊。文章回顾了两人过从甚密的证据,包括在海湖庄园的合影、特朗普七次乘坐爱泼斯坦私人飞机的飞行记录,以及特朗普在2002年对爱泼斯坦的公开赞扬。

在《华尔街日报》报道刊发前,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因爱泼斯坦案的处理方式而关系紧张。司法部长邦迪、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及其副手丹·邦吉诺(Dan Bongino)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甚至出面调解。

最终,尽管特朗普与《华尔街日报》的交锋失利,但他成功地将支持者的怒火重新导向了其熟悉的“假新闻”媒体,暂时从爱泼斯坦的泥潭中转移了焦点。


Meta Swears This Time Is Differen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5:58 PM ET

尽管曾是人工智能(AI)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但Meta(前身为Facebook)如今在生成式AI竞赛中已明显落后于OpenAI、谷歌等竞争对手。为扭转颓势,马克·扎克伯格正发起一场大规模的“重启”,核心是组建一个全新的“元超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旨在“为每个人构建个人超级智能”。

文章指出,Meta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由AI先驱杨立昆(Yann LeCun)领导的Facebook AI研究中心(FAIR),但多年来未能将AI发展为独立的、面向消费者的核心产品。如今,其旗舰模型Llama在性能上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为此,扎克伯格不惜重金,据报道以高达1亿美元的薪酬招揽顶尖AI研究员,并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然而,Meta的AI战略面临内外挑战。一名离职研究员在内部备忘录中写道,“你很难找到真正相信我们AI使命的人”,这反映了公司内部的迷茫。与竞争对手常将AI赋予意识形态或准宗教色彩不同,扎克伯格的愿景更为务实:利用AI改进广告、社交媒体内容推荐、在线商务和智能眼镜等现有业务。其最终目标似乎并非用AI改变世界,而是通过“超级智能”让用户更沉迷于其传统的社交应用和设备。

Meta最初押注的“开源”AI战略并未使其成为行业标准,反而被中国的深求(DeepSeek)等后起之秀超越。据报道,公司内部已讨论放弃其最强大的开源模型,转向类似OpenAI的封闭模式。

此外,Meta在将AI推向用户的过程中也屡屡受挫,例如AI聊天机器人因言论失控而下线,AI生成的大量低质内容(“AI slop”)也充斥着Facebook和Instagram平台。

文章总结道,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但凭借其全球34亿的日活用户规模,Meta或许“不可能失败”。其当前的AI豪赌,与其说是追求创新,不如说是沿用了其一贯的 playbook:通过不计成本的投入和收购来主导市场,无论产品质量如何。


A Congress That Votes Yes and Hopes No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5:14 PM ET

本文评论指出,本届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们正表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立法行为模式:他们公开对白宫的立法优先事项表示担忧和批评,但最终却投票支持这些法案,实质上是出于政治怯懦而放弃了自身的立法职责。

文章以密苏里州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为例。霍利曾公开批评一项法案中削减医疗补助(Medicaid)的条款,声称共和党“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医疗保健”,但三天后却投票支持了该法案。由于该法案最终以51-50的微弱优势(由副总统J.D.万斯投下决胜票)通过,霍利的投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之后,他又提出一项议案,试图撤销他刚刚投票赞成的部分削减内容。

这种“投票赞成,但希望结果并非如此”(Vote Yes/Hope No)的现象在共和党议员中并不少见。阿拉斯加州参议员丽莎·默科夫斯基(Lisa Murkowski)也投票支持了同一法案,随后却向记者表示希望众议院能修改它。同样,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和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hom Tillis)在对白宫要求的预算削减案投票时,也表达了对行政部门权力扩张的担忧,但最终还是投了赞成票。

文章认为,这种行为反映了国会议员们正在将宪法赋予的权力(如财政权和关税权)拱手让给行政部门。这与“2025计划”(Project 2025)中鼓吹的加强行政权力的主张不谋而合,该计划正是利用了“国会装模作样的怯懦”。

作者总结称,这些议员为了逃避政治责任而放弃权力,但这种策略可能最终会反噬自身。特朗普总统无需再面对选民,但这些国会议员们将不得不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为他们支持的、由特朗普主导的决策向选民作出解释。


Why CBS Snatched Its Talk-Show King’s Crown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4:23 PM ET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出人意料地宣布,尽管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主持的《深夜秀》(The Late Show)自2016年以来一直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晚间脱口秀节目,但该节目将在2026年5月播出最后一季后停播,且整个品牌也将被永久停用。文章认为,这一决定是对整个晚间脱口秀类型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反映出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该类型节目正面临生存危机。

CBS官方将停播归结为纯粹的财务原因,据报道该节目每年亏损超过4000万美元。但外界猜测,这也可能与科尔伯特近期尖锐批评CBS母公司派拉蒙与特朗普达成诉讼和解有关。无论原因为何,核心问题在于:对于CBS而言,《深夜秀》的价值已不足以让其继续维持。

文章分析了晚间脱口秀面临的普遍困境:1. 观众流失:观众正从传统的线性电视转向流媒体服务。2. 内容消费方式改变:节目的精彩片段和名人访谈在播出后很快就会出现在网上,观众无需准时收看。3. 替代品涌现:名人有更多宣传渠道,如播客和YouTube节目,这些节目的制作成本远低于《深夜秀》这样的豪华制作。4. 行业趋势:近年来,多个晚间节目相继被取消或缩减,包括詹姆斯·柯登的《深夜秀》、泰勒·汤姆林森的《午夜秀》以及《每日秀》的日常主持模式。

尽管如此,取消像《深夜秀》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品牌历史的节目仍然令人震惊。科尔伯特成功地将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留下的节目改造成一个更具深度和真诚度的平台。

文章最后感叹,这一事件的悲剧性不仅在于一个优秀节目的终结,更在于它可能被毫无文化价值的内容所取代,这标志着传统电视网在文化重要性上的又一次退却。


MAGA Influencers Don’t Understand What Journalism I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3:55 PM ET

本文尖锐地批评了右翼网络名人(即MAGA网红)在报道杰弗里·爱泼斯坦案时所表现出的对新闻业基本原则的无知。作者认为,这些人偏爱“只提问题”的姿态,却懒于进行真正的调查和事实核查,他们等待当权者喂料,而非独立挖掘真相。

文章以今年2月司法部长帕姆·邦迪邀请一批MAGA网红到白宫接收所谓“爱泼斯坦文件”的事件为切入点。这些网红兴高采烈地领回文件后,才发现其中大部分是早已公开的信息。作者指出,白宫之所以如此对待他们,是因为“他们认为你们是白痴”。

作者对比了网红与真正记者的区别:专业记者不会满足于等待官方发布信息,而是会通过搜集证据、核查事实来确定真相。真正的调查工作是区分想象中的阴谋与现实存在的阴谋。

文章讽刺地指出,许多曾对爱泼斯坦案处理方式持怀疑态度的右翼人士,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如今却敦促公众“向前看”,盲目相信政府。与此同时,关于爱泼斯坦案的重大新闻突破,如《迈阿密先驱报》记者朱莉·布朗(Julie Brown)的早期调查、《连线》杂志对爱泼斯坦牢房外监控视频元数据的分析,以及《华尔街日报》关于特朗普信件的报道,都来自于他们所鄙视的“主流媒体”。

作者的结论是,这些网红实际上依赖于传统媒体的报道来获取谈资,却又制造出一种永无休止的猜测循环。爱泼斯坦丑闻恰恰证明,美国需要的是一群敬业且资源充足的“记者”,他们的工作是寻找答案,而不仅仅是提出问题。


What Andrea Gibson Understood About Very Simple Poetr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1:00 PM ET

本文是对本周去世的科罗拉多州桂冠诗人安德里亚·吉布森(Andrea Gibson)的悼念与评述。文章认为,吉布森之所以能获得广泛的喜爱和关注,是因为他们深刻理解并拥抱了一种简单、直接且充满情感力量的诗歌形式,这种形式优先考虑通过现场表演和社交媒体与听众建立联系。

吉布森的职业生涯始于口语诗歌表演,以其关于焦虑、酷儿身份和心碎的坦诚诗句而闻名。随着名气增长,他们的作品通过Button Poetry的视频和Instagram等平台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文章指出,吉布森的诗歌语言直白、情感充沛,有时甚至冒着被视为“矫揉造作或多愁善感”的风险,因为它毫不掩饰地关注爱的主题。然而,这种“不加掩饰”的风格正是其特点,而非缺陷。这种易于理解和分享的特性,使他们的作品能够触及大量通常不读诗的读者。

作者认为,尽管“Instagram诗歌”有时被用作贬义词,指代那些重戏剧性而轻艺术性的写作,但吉布森的作品证明了这种开放、真诚的诗歌能够与各类人群产生深刻共鸣。他们利用自己的平台,几乎完全专注于传播一种温和与同理心的信息,因此“被广泛阅读、观看和喜爱”。


The Dispute Behind the Violence in Syria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12:05 PM ET

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Sweida)近期爆发的致命暴力冲突,造成约600人死亡,并引发以色列对大马士革国防部的空袭。文章分析指出,这起事件暴露了美国和以色列在叙利亚未来国家形态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分歧的核心在于: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支持叙利亚新总统艾哈迈德·沙拉(Ahmed al-Sharaa)领导下的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央政府;而以色列则不信任曾是“基地”组织分支领导人的沙拉,更倾向于一个分裂、衰弱的叙利亚,并支持包括德鲁兹派在内的少数族裔获得更大自治权。

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的叙利亚问题特使托马斯·巴拉克(Thomas Barrack)的言论。巴拉克公开支持一个中央集权的叙利亚,宣称“只有一条路,它通往大马士革”,这被视为对库尔德和德鲁兹等少数族裔自治要求的否定。沙拉可能将此解读为美国对他统一全国行动的默许。

随后,当苏韦达省爆发小规模冲突时,沙拉派遣大批武装力量南下。德鲁兹民兵领袖认为这是沙拉意图镇压他们、完全控制该地区的举动,于是组织抵抗,导致冲突迅速升级为逊尼派与德鲁兹派之间的血腥战斗。沙拉的部队中包含了许多纪律涣散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民兵,他们视少数族裔为异教徒,加剧了暴力。

在德鲁兹派精神领袖向外界求援后,以色列迅速介入,对苏韦达省和大马士革发动了数十次空袭。

文章认为,特朗普对沙拉这位“强人”的个人化支持,以及巴拉克将其比作“乔治·华盛顿”的言论,忽视了以色列的地区安全关切和叙利亚内部复杂的宗派矛盾。如果美国不能敦促沙拉约束其队伍中的极端分子,并与以色列协调立场,那么沙拉最终可能成为萨达姆·侯赛因式的人物,而非叙利亚的建国者,这将给地区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A Nasty, Cynical, and Eerily Accurate Look at All-Too-Recent Histor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11:34 AM ET

本文是对导演阿里·艾斯特(Ari Aster)的新片《埃丁顿》(Eddington)的影评。文章认为,这部新西部惊悚片虽然背景设定在新冠疫情初期,但其核心并非探讨病毒本身,而是精准、尖刻且带着一丝犬儒地描绘了在社交隔离期间,由互联网主导所催生的错误信息、偏执和愤怒情绪。

影片通过将社交媒体推送、消息应用等视觉元素融入画面,营造出网络世界“渗透”进角色日常生活的压迫感。新墨西哥州的小镇埃丁顿成为了一个字面意义上的战场,当地居民被屏幕上看到的内容所激发的恐惧感所吞噬。

影片中的角色展现了线上与线下人格的巨大反差:* 小镇警长乔(华金·菲尼克斯饰)在网上被誉为英雄,但在现实中却是个无法与妻子沟通、在镇长竞选中惨败的懦弱之人。* 人们沉迷于网红(奥斯汀·巴特勒饰)的邪教式追随,对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漠不关心。* 角色们看到一段暴力视频后,不核实其来源便开始武装自己,恐慌不断蔓延。

影评认为,《埃丁顿》准确捕捉到了疫情期间许多人“无法下线”的数字现实。它揭示了当人们被连接的幻觉所麻痹,并在此过程中关闭逻辑时会发生什么。影片最终表明,过度沉浸于网络世界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对那些在互联网有毒的兔子洞里陷得太深的人的预后是黯淡的。


Photos of the Week: Trust Jump, Canyon Lightning, Chuck-Wagon Rac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9:00 AM ET

本周图片集锦收录了世界各地的精彩瞬间,包括新加坡的水球比赛、意大利的向日葵迷宫、巴黎的巴士底日阅兵、中国自制潜艇的亮相、墨西哥的山洪暴发等多元场景。


What to Do With the Most Dangerous Book in America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7:30 AM ET

莎士比亚学者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撰文探讨了新纳粹小说《特纳日记》(The Turner Diaries)的危险性及其在当代美国的影响。他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煽动国内恐怖主义(如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主犯蒂莫西·麦克维)的“杀人手册”,其所传播的仇恨思想已经渗透到当今美国右翼的政治话语中,甚至影响着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夏皮罗指出,他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在亚马逊上再次出售,且其描述被“洗白”为一部警示移民政策后果的“未来主义动作冒险小说”,掩盖了其种族主义和暴力本质。他认为,这本书通过小说的叙事力量,使那些前所未有的仇恨思想变得流行,其影响力是“腐蚀性的”。

文章将小说中的情节与特朗普政府的言行进行了对比:* 小说中对移民的大规模驱逐,与特朗普政府严厉的移民围捕和驱逐策略相呼应。* 小说中充斥的“白人种族灭绝”论调,与特朗普声称南非正在发生媒体不愿报道的“种族灭绝”的言论相似。* 小说中对主流媒体的仇视,与当前对媒体的攻击如出一辙。

夏皮罗认为,尽管不能断定特朗普或其核心圈子读过此书,但这本书半个世纪以来的流传,无疑塑造了那些渴望通过驱逐移民和诉诸白人不满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人们的思想。他强调,面对这样一本危险的书,正确的做法不是禁止,而是研究和分析它,以理解其对当今美国构成的威胁。


How the Right Is Waging War on Climate-Conscious Investing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7:00 AM ET

本文深入报道了一场由保守派势力发起的、旨在摧毁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理念的协同战争。文章指出,在伦纳德·利奥(Leonard Leo)等保守派金主资助下,以“消费者研究”(Consumers’ Research)等组织为首的反对运动,通过政治和法律手段,已成功迫使美国企业界和金融巨头从其气候承诺中大规模后退。

五年前,贝莱德(BlackRock)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的年度信函曾标志着ESG成为主流。但如今,贝莱德、先锋集团(Vanguard)等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摩根大通等大银行,都已纷纷退出或弱化其气候联盟承诺。英国石油(BP)、百事可乐等公司也缩减了其环保目标。

这场反ESG运动的策略是多方面的:1. 政治施压:共和党州检察长和州财务官利用其管理的养老基金作为杠杆,威胁并惩罚那些承诺抵制化石燃料的投资公司。2. 立法行动:德克萨斯州等州通过法律,将贝莱德等公司列入黑名单,禁止州基金与其合作。3. 法律攻击:在“消费者研究”的资助下,私人律所协助各州检察长对ESG投资公司展开调查,指控其违反反垄断法,形成“气候卡特尔”。4. 国会调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Jim Jordan)发起了对ESG实践的广泛调查,向环保组织和金融机构发出大量传票。

这场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曾经承诺可持续投资的金融机构联盟纷纷瓦解,ESG基金从巨额净流入逆转为净流出。股东提出的气候相关提案数量也急剧下降。

文章结论认为,这场有组织的战争极大地“冷却”了企业对气候行动的热情,尽管有研究表明这些政治干预给纳税人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损失(如德州更高的借贷成本)。


Can This Man Save Harvar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6:00 AM ET

哈佛大学新任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正面临一场双重危机:一方面,他需要抵御来自特朗普政府前所未有的政治攻击;另一方面,他必须解决校园内部的“不自由主义”(illiberalism),正是这种内部问题引发了哈佛的合法性危机。本文认为,加伯的成败将取决于他能否同时应对这两种威胁。

加伯是在前校长克劳迪娜·盖伊(Claudine Gay)因反犹主义和抄袭指控辞职后临危受命的。作为一名温和的建制派,他意外地发现自己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政治风暴,还认同右翼对高等教育的部分批评。他认为,哈佛校园内自我审查、思想僵化以及过度追求“情感安全”的风气,已经侵蚀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开放探究的精神。

为此,加伯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任命保守派学者为教务长、成立工作组研究校园言论自由和反犹主义问题、禁止学校就政治事件发表官方立场等。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攻击不断升级,威胁要切断近9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并已开始终止科研项目、发起多项调查、限制国际学生入境,甚至威胁要剥夺哈佛的认证资格和免税地位。

这使加伯陷入两难境地。他必须与一个只想看到哈佛“屈服”的政府进行谈判,以保护学校的科研和师生。他既要捍卫哈佛的学术自由和机构独立,又要利用外部压力推动内部改革。

文章总结称,加伯正在为自由主义进行一场两线作战。要拯救哈佛,恢复其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他必须在征服哈佛自身心魔的同时,成功抵御来自外部的专制威胁。


The Pollster Who Sensed Democracy Was Faltering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6:00 AM ET

在本期播客中,资深民调专家弗兰克·伦茨(Frank Luntz)与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对话,深入探讨了美国民主的深层危机。伦茨认为,这场始于2000年总统大选的危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酵,已演变为一场由愤怒、不信任和两极分化驱动的全面危机。

伦茨分享了他的洞见:早在2014年,他就从自己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感受到了美国社会正在“分崩离析”。他听到的不是简单的政治分歧,而是深刻的愤怒和“去人性化”的言论,这预示了特朗普的崛起。他将危机的根源追溯到2000年的佛罗里达计票风波,该事件让大量民主党人认为总统职位被窃取;随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则摧毁了无数人的经济未来,将愤怒转化为被背叛感。

伦茨指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信任与真相”的丧失。美国人除了军队,不信任任何机构。对于数千万在困境中挣扎的美国人而言,特朗普是里根或罗斯福式的人物,是唯一敢于讲真话、为他们对抗“被操纵的体制”的领袖。因此,即使特朗普的政策失败,他们也会归咎于“体制”的阻挠,而非特朗普本人。

伦茨坦言,他没有修复民主的“路线图”,因为整个政治体系都在奖励最极端、最愤怒的声音。他认为,像乔·罗根(Joe Rogan)、斯蒂芬·A·史密斯(Stephen A. Smith)或马克·库班(Mark Cuban)这样超越传统政治的人物,或许有能力改变辩论的基调。他提出的2028年理想候选人模式是:一位能同时倡导“(去做的)自由”(保守派理念)和“(免于恐惧、贫困的)自由”(进步派理念),并致力于真正反腐的领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政府 爱泼斯坦案 Meta AI 国会立法 晚间脱口秀 新闻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