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7月18日 20:45
熊猫债已超3700亿 又迎政策利好,被纳入“绿色通道”,外商来华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新规,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熊猫债资金管理流程,并将其纳入“绿色通道”。此举旨在从“单一引进”转向“双向共赢”,为外资提供更友好的投资环境。新规还包括了境外投资者利润在境内直接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以及对工业用地租赁等方式的灵活运用。熊猫债作为外资获取人民币资金的重要渠道,其发行和资金使用便利性得到提升。尽管面临本土监管适应、汇率波动和二级市场流动性等挑战,但未来通过丰富金融衍生工具和改善融资便利性,熊猫债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 政策优化吸引外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措施,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熊猫债资金管理流程,并设立“绿色通道”,旨在提升外资投资效率,体现了我国吸引外资从“单一引进”向“双向共赢”的战略转型,为外资提供了更便利、更友好的投资环境。

📈 税收优惠与投资激励:自2025年至2028年,境外投资者将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直接投资,符合条件者可享受税收抵免,最高可达投资额的10%,且可结转。此项政策鼓励外资加大在华投资,尤其是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内的行业,并要求投资至少连续持有5年,投资形式限于权益性投资,显示出政策对鼓励外资持续加码的意图。

🌐 熊猫债市场发展与便利性提升:熊猫债作为外资获取低成本人民币资金的重要渠道,在过去20年间不断发展,机制日益开放。新政策优化了熊猫债资金管理,使其用途更加灵活,有助于提升募集资金使用的便利性。2025年上半年熊猫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纯外资发行人占比提升,显示出其市场活力的增强。

⚖️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政策持续放宽,外资发行主体仍需适应中国本土监管要求,如信息披露和ESG标准,合规成本可能成为观望因素。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熊猫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与成熟市场存在差距,限制了投资者风险偏好。未来可通过扩充利率和汇率衍生工具,以及改善回购融资质押便利性来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市场发展。


财联社7月18日讯(编辑 李响)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所需的熊猫债资金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将其纳入“绿色通道”管理。

业内人士称,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吸引外资领域从“单一引进”向“双向共赢”转型,通过优化熊猫债管理,为外资提供更友好的投资环境。

“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再投资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强化熊猫债资金管理,可以让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快速通道,缩短资金划转时间,提升再投资效率,同时通过灵活采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结合熊猫债低成本融资特性,形成‘政策+金融’双重红利,此外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项目库,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重大外资清单,享受税收、外汇等配套支持”,有业内人士如此认为。

财联社注意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公告显示,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税收抵免,最高可按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向后结转。

“这类外商投资需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行业,且需连续持有投资至少5年,投资形式限于增资、新建企业或非关联方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不包括新增、转增上市公司股份(战略投资除外),可以看到政策在鼓励境外投资者加大在华投资方面呈逐年放宽趋势”,有市场人士表示。

针对这次政策涉及到的熊猫债方面,财联社了解到,自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发试点以来,熊猫债历经20年发展,机制框架不断演化,较早期愈加开放。

熊猫债资金用途上,早期受发债资金管理要求,叠加外汇管制,熊猫债很少有资金转出境外,不过2022年11月《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发布后逐步放开,并明确留存境内使用资金的规定,再结合目前新增的资金绿色通道管理政策,使得资金用途更灵活,有助于提升熊猫债企业募集资金使用的便利性。

据财联社梳理,熊猫债的发行准入审批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履行注册与监管职责,参与机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国际开发机构等,上清所负责托管、清算和资金交割,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资金跨境流动进行动态监测。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相对较低,熊猫债成为外资获取低成本人民币资金的重要渠道。据财联社此前报道,2025年上半年熊猫债发行规模超900亿元,纯外资发行人占比提升至45%。截至7月17日,Wind数据显示,熊猫债存量规模3704.46亿元,同比增长29.53%,今年至今已发行1099亿元,净融资511.7亿元,同比增长20.11%。

不过也需要看到,尽管政策持续放宽,但外资发行主体仍需适应中国本土监管要求(如信息披露、ESG标准),部分机构因合规成本较高而观望,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境外发行人偿债成本,叠加熊猫债二级市场流动性较欧美成熟市场仍有差距,投资者风险偏好受限。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现有政策扩容的基础上,未来可加大扩充利率和汇率衍生工具来让境外发行人对冲部分发行成本,同时改善熊猫债的回购融资质押便利性,包括安排做市商对熊猫债进行尝试报价,熊猫债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外商投资 熊猫债 境内再投资 税收优惠 人民币国际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