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18日 19:15
维立志博招股开始,储备14款肿瘤治疗创新候选药,但不确定性同样凸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维立志博,一家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疗法发现与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即将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TCE领域的首支上市股票。公司依托ADC、IO 2.0、TCE三大核心技术平台,构建了多元化的研发管线,并拥有14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其核心产品LBL-024在4-1BB靶向疗法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有望成为第四个获批上市的免疫治疗靶点。尽管目前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前瞻性布局,已获得腾讯、易方达等9大机构的基石投资,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商业化前景的看好。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临床开发、管线扩展及商业化准备,维立志博正积极迈向其创新药的商业化之路。

🚀 **三大技术平台驱动创新研发:** 维立志博建立了ADC、IO 2.0和TCE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形成了协同创新的研发格局。这三大平台分别在肿瘤微环境调控、细胞免疫杀伤和精准化疗方面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并已构建起涵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TCE产品矩阵,展现了其在创新药研发全链条上的体系化优势。

🌟 **LBL-024引领4-1BB靶向疗法:** 公司核心产品LBL-024是全球首款针对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达到注册临床阶段的4-1BB靶向候选药物。该药物有望使4-1BB成为继PD-1/L1、CTLA-4及LAG3后全球第四个获批上市的免疫治疗靶点,并且在广阔的实体瘤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预计2030年全球4-1BB抗体药物市场将达到29亿美元。

🎯 **差异化产品管线抢占先机:** 除了LBL-024,维立志博还拥有LBL-033(MUC16/CD3双特异性抗体)、LBL-034(GPRC5D/CD3 TCE)等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LBL-033是全球仅有的两款已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6/CD3双特异性抗体之一,而LBL-034在靶向GPRC5D的CD3 TCE领域临床进度位居全球第二,有望成为首个靶向GPRC5D的国产TCE疗法。

💰 **资本青睐与商业化挑战:** 尽管维立志博在业绩记录期间出现经营亏损,但其领先的技术能力和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吸引了包括腾讯、易方达在内的9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900万美元,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然而,如何加速商业化进程,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 **IPO募集资金的战略布局:** 维立志博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其中约65%将用于推进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开发和监管事务,15%用于临床前资产扩展和技术平台优化,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和商业化准备,剩余10%用于营运资金。这一战略性资金配置旨在支持公司长期发展和市场拓展。

文 | 港股研究社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立志博”)今起招股,至22日结束,并计划于2025年7月25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这意味着,维立志博即将成为“国内TCE领域第一股”。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的领跑者,维立志博持续专注于中国及全球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

三大技术平台“围剿”肿瘤,LBL-024提前锁定“4-1BB红利”

维立志博成立于2012年,一直深耕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探索、开发与商业化。

凭借专有技术平台和强大的药物开发能力,维立志博通过差异化创新策略与合理设计,构建起涵盖双特异性抗体、T细胞衔接器(TCE)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多元化研发管线。

细分来看,维立志博搭建了包括ADC、IO 2.0、TCE在内的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形成了协同创新的研发格局。在IO 2.0领域,以PD - 1/4 - 1BB双特异性抗体LBL - 024为代表,通过多靶点调控来激活抗肿瘤免疫。

在TCE平台,维立志博布局了LBL - 034、LBL - 033等双抗以及LBL - 051三抗,可直接引导T细胞杀伤肿瘤。

在ADC领域,开发了具有差异化设计的创新药物,如LBL - 054和LBL - 061,这些ADC药物通过精准递送细胞毒素实现高效抗肿瘤。

通过这三大技术平台的协同发展,维立志博不仅全面覆盖了肿瘤微环境调控、细胞免疫杀伤和精准化疗,还显著提升了管线的全球竞争力,为满足肿瘤治疗领域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维立志博正在储备的多元化产品组合主要包括14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已成功进入临床阶段,包含1款核心产品及3款主要产品。

其中,核心产品LBL - 024正在评估其治疗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肺癌、胆道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实体瘤的潜在疗效。

资料显示,LBL - 024于2024年7月进入针对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单臂注册临床试验,是全球首款针对肺外神经内分泌癌达到注册临床阶段的4 - 1BB靶向候选药物。

截至2025年7月11日,除化疗外,全球范围内尚无专门用于治疗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获批药物。

这意味着维立志博的LBL - 024是全球首个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靶向4 - 1BB受体的疗法,有望使4 - 1BB成为继PD - 1/L1、CTLA - 4及LAG3后全球第四个获批上市的免疫治疗靶点,为其治疗各种实体瘤带来广阔机会,且商业前景十分可观。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4 - 1BB抗体药物市场在2030年将达到29亿美元,2026 - 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284.9%,分析指出这是因为肺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肺癌、胆道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及淋巴瘤等癌症类型的患者群体庞大。

唯一双雄?LBL-033跻身全球MUC16/CD3双抗第一梯队

再看维立志博的其他主要产品,LBL - 034是全球临床进度第二领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 - cell engager;LBL - 033是全球仅有的两款已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6/CD3双特异性抗体之一;LBL - 007在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LAG3靶向单克隆抗体中临床进度位居前三。

这些产品同样具备差异化特性,且临床表现良好,是创新药中的佼佼者。

事实上,维立志博在TCE赛道的布局可圈可点。作为国内TCE研发领域的先行者,维立志博在突破性技术平台与国际化BD战略的支撑下,已建立起显著竞争优势。

维立志博自2018年启动TCE技术研发,2020年成功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adsBodyTM平台,目前已布局4款差异化TCE管线产品,成功搭建起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免三大疾病领域的TCE产品矩阵。

其中,主要管线LBL - 034(靶向GPRC5D及CD3的人源化双特异性TCE)采用创新的2:1分子结构设计,通过两个高亲和力Fab结构域精准锚定GPRC5D,配合低亲和力的CD3结合片段scFv,在保证有效复位向及激活T细胞的同时,不易诱导T细胞衰竭及细胞死亡,还能大大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免疫毒性的风险。目前,LBL - 034是全球临床进度第二领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CE,维立志博已启动该药在中国的I/II期临床,LBL - 034有望成为首个靶向GPRC5D的国产TCE疗法。

在ADC领域,维立志博也实现了“后发先至”。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 AACR上,维立志博全新设计的LBL - 058亮相,备受市场关注。据悉,LBL - 058是全球首个公开亮相的TCE双抗ADC,利用公司专利Linker - payload技术平台构建,创新性地整合了DLL3×CD3双特异性抗体骨架与新一代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OP1i)细胞毒载荷,实现了T细胞杀伤与payload细胞毒杀伤效应的协同作用。

LBL - 058在不同DLL3表达量的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细胞系中均展现出强效的杀伤能力。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LBL - 058在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诱导持久的肿瘤消退,双抗介导的T细胞激活与ADC的细胞毒产生协同效应,可能克服单一DLL3靶向疗法产生的耐药问题,提示该药物在DLL3表达阳性的SCLC、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基于这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从早期靶点组合创新,到临床开发策略制定,再到全球化布局的前瞻眼光,维立志博在创新药研发全链条上具备明显的体系化优势。这种全方位的创新能力,也是中国医药产业真正走向创新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1个客户8轮融资!腾讯、易方达等9大机构抢当"基石"

技术潜力很好,但作为一家盈利性企业其成长的不确定性同样很凸显。

同大多创新药药企一样,在出现真正能面向临床市场的爆款药品前,商业化问题始终是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业绩记录期间,仅有百济神州这一个客户,于2023年确认收入890万元人民币,该收入源自就提供的桥接研究服务与百济神州签订的协议。

至今维立志博尚无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也未从产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入。招股资料显示,在业绩记录期间,维立志博未实现盈利,存在经营亏损。2023年、2024年其净亏损分别为3.622亿元、3.012亿元人民币。2025Q1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8660万元略有收缩,为7540万元。

这种境况之下,维立志博的创新药雄心仍是需要大量且持续资金支撑的。此时,外部融资输血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好在基于明星产品一系列优异的临床数据,能发现维立志博凭借领先的技术能力及具备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备受资本青睐。

在冲刺IPO前,维立志博就已是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天眼查融资历程显示,至今维立志博已经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10.84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不乏恩然创投、汉康资本、深创投等知名医药投资机构。

此番赴港上市,维立志博向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将为其寻得更丰沛的资源支持。

资料显示,维立志博在本次计划发行32,054,4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3,205,500股H股,国际发售28,848,900股H股。以每股31.60港元至35.00港元的发行区间计算,维立志博的IPO市值将介于59.58亿港元至65.99亿港元。

值得强调的是,维立志博本次总计引入9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900万美元,包括腾讯、高毅、TruMed、OrbiMed、易方达基金、Foresight Funds、Sage Partners以及现有股东正心谷资本和汉康资本再次加持。这些海内外知名产投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涌入显示了市场对维立志博产线研发以及未来商业化前景的认可。

如何加速推进商业化的实现正在成为维立志博接下来的核心命题。

按照招股计划,维立志博本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65.0%拟将用于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开发和监管事务;约15.0%将用于推进临床前资产、扩展现有管线并优化技术平台;约10.0%将主要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其次用于候选药物获批销售后的商业化;以及约10.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维立志博 TCE 4-1BB 肿瘤免疫疗法 生物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