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个人开发者,我一直用阿里云,年头不短。说实话,我曾无脑相信这么大的集团,对费用计量、账单明细肯定是严丝合缝的。实话说,这么多年用下来,也遇到过几次费用超出预期的情况,但因为规则太复杂、文档太晦涩,每次联系客服,对方也都能「解释」得过去,我也懒得深究。
但直到昨天,我开始用阿里云的 ECI (弹性容器实例),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云计算迷雾」和「客服绕晕你」。
事情起因
我的业务跑在阿里云的 ACK (托管 K8s 集群)上,主要有一台 ECS 作为节点,负责承载后端服务。最近业务有变化,需要临时启动一些高资源消耗的 pod (比如数据批处理),用完就删,大概 30 分钟内释放,极其适合 ECI 这种按需计费的模式。
我的设想很简单:临时 pod 用虚拟节点调度,用完即删,没 pod 就不花钱!这样能大大节省服务器成本。
因此 7 月 17 日晚上 8 点多,我完成改造并测试,pod 启动、验证、删除,一切顺利,每个 pod 使用都没超过 15 分钟,启动的都是 1C2G 的经济型实例。晚上 10 点多,我把所有 pod 都删除,就去睡觉了。
结果第二天一查账单,ECI 消费 6 块多,明显超出预期。仔细看账单,发现即使 pod 都已经删了,ECI 计费项还是每小时在持续扣费:
这就离谱了,没 pod 还一直扣钱?所以就赶紧联系了客服。
客服体验:不是帮你解决,而是让你怀疑自己
第 1 个客服
先是售后客服,转给财务。财务说什么「实例保留费用」,我翻遍文档也没找到相关说明。问他 pod 都删了为什么还要保留,客服也答不上来,又把我转给了下一个客服。
第 2 个客服
转给另外一个客服排查,核对了下删除时间,对我说我当天晚上确实删掉了 pod ,然后又把我转给财务。
第 3 个客服
这位客服告诉我是因为一个实例 ID 没有删除导致的扣费,让我看下。我和他解释,这是 ID 是虚拟节点,按照官方说明虚拟节点不收费。然后就回复了句非常官方的话: 这个实例也是需要收费的,如果不需要建议备份好数据后删除,避免再产生计费
但问题是,虚拟节点按官方文档就是免费的,只有 pod 才计费。而我的虚拟节点明明一个 pod 都没有,还是一直扣钱。文档明确写着:
「虚拟节点不收费,ECI Pod 按用量计费。」
我把官方文档甩给了他之后再也没回复我。
客服全程高能迷惑发言
- 一会说是实例保留费,一会又说是实例存在导致的扣费问他们哪里写了有实例保留费,就甩出一个完全不搭的图,完全像个机器人让我去看文档,文档内容自己都没看明白
Other
我并不是无脑黑阿里云,但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很生气。希望阿里云能多关注一下小客户的声音。我们虽然体量不大、消费不如大客户,但实际上单价比他们高很多倍,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截至目前,客服依然没有给出任何答复。虽然这次金额不大,但信任感已经大打折扣。以后也很难再相信账单的准确性。账户里剩的钱不多了,随他们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