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齐云山”)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IPO上市。
笔者注意到,报告期内齐云山始终推行现金分红,且分红金额呈持续增长态势,尤其在2025年1月19日,公司又现金分红2030万元,这一金额占2024财年年内溢利的近四成,如此分红力度不禁让人联想到IPO前夕大举分红的意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对股东分红持续加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云山长期存在欠缴员工社保的情况,截至报告期末,欠缴金额已超过500万元。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齐云山的业绩呈上升势头,而这一势头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南酸枣糕,该产品也因此成为支撑其IPO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南酸枣糕的产能利用率在报告期内始终未超过80%,明显处于不饱和状态,在此背景下,齐云山却计划通过募资进行扩产,其合理性令人生疑。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齐云山已占据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处于行业第一位置,这不禁让人好奇,此次港股IPO中,齐云山究竟计划扩产多少南酸枣糕?这些新增产能又能否被市场有效消化?这些问题都亟待企业作出详细解释。
产品单一,产能利用率低仍要大举扩产
齐云山是一家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的知名果类零食公司,目前公司的产品组合已拓展至四款其他南酸枣零食及其他果蔬糕。
2022财年-2024年财年(下称“报告期”),齐云山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731.1万元、24671.8万元、33913.2万元,年内溢利分别为2563.4万元、2370.5万元、5319.9万元,业绩呈上升势头。
从产品结构来看,齐云山主要拥有南酸枣糕、南酸枣粒及其他,其中南酸枣糕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268.8万元、20886万元、29398.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8.7%、84.7%、86.7%,可见其业绩增长主要依赖南酸枣糕这一核心产品,该产品也成为支撑齐云山IPO的关键。
得益于南酸枣糕的出色表现,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4年,以零售额计,齐云山占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齐云山此次港股IPO募资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及储存能力,提升研发能力,发展电商基础设施及线上推广开支等,具体情况如下:
其中扩大生产及储存能力主要是翻新及扩建公司的生产储存设施,建设冷藏库,购买及安装扩建生产及储存设施所需的机械及设备。这意味着,齐云山此次扩产主要围绕公司目前已有的产品展开,聚焦于提升现有产品线的生产规模与储存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齐云山核心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其中南酸枣糕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4.1%、67.1%、78.2%,南酸枣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4.1%、59.2%、64%,均未超过80%。这一数据引发不禁令人好奇,在现有产能尚未充分释放的背景下,公司为何选择大举扩产?同时,2024年齐云山已占据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处于行业第一位置,此次扩产计划新增的产能规模究竟有多大?在市场份额已达较高水平的情况下,这些新增产能能否被有效消化?
申报前夕大举分红,却欠缴员工社保
齐云山的历史前沿可追溯至1979年,其前身及控股股东为崇义食品厂(一家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的食品厂),最初以全民所有制形式成立,主要从事糕点、果脯及饮品的生产与销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齐云山主要拥有两名股东,分别是崇义食品厂(持股比例75%)以及云之上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5%)。
值得注意的是,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仅从报告期来看,齐云山对股东的分红颇为可观。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齐云山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的金额分别为490万元、710万元、1140万元,呈持续增长态势。尤其在2025年1月19日,该公司股东批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总计约2030万元,该股息已经于2025年3月悉数派付。需要说明的是,2024财年,齐云山的年内溢利为5319.9万元,而2030万元的现金分红占其当年利润的近四成,这一分红力度不禁让人联想到IPO前夕大举分红的意味。
与对股东分红持续加码形成对比的是,公司对待员工的方式似乎较为苛刻。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齐云山共拥有1412名员工,其中503名为全日制雇员,909名为非全日制雇员,其中非全日制雇员占比高达67.38%。
更值得关注的是,无论针对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员工,报告期内齐云山欠缴的员工社保及公积金金额估计分别为 230万元、310万元、510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此,齐云山表示,倘公司并无按规定全额支付社会保险供款,有关当局可能会要求公司于规定期限内支付尚未支付的社会保险供款,并可能会公司处以滞纳金。以及倘公司并无按规定足额缴纳住房公积金,主管机关可能会要求我们于规定期限内支付尚未支付的款项。(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