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6小时前
洽洽食品业绩亮红灯,实控人陈先保家族近年财富缩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洽洽食品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承压。为应对挑战,公司正积极拓展花生果等新品类,并试水冰淇淋、魔芋产品,同时加大对山姆会员店、零食量贩等新渠道的投入。然而,这些举措在资本市场反响平平,股价持续震荡下行,实控人家族财富也随之缩水。市场普遍认为,在竞争加剧和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的环境下,洽洽食品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并深化渠道合作,以应对当前的经营困境。

💰 原料成本高企挤压利润空间:洽洽食品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葵花籽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上涨,导致公司毛利率显著下降。恶劣天气和关税等因素加剧了原料成本的压力,使得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 新品类孵化与跨界探索:为了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洽洽食品正积极孵化花生果这一第三大品类,并尝试推出冰淇淋、魔芋产品等。这些举措旨在拓宽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跨界经营也伴随着品牌聚焦和渠道拓展的挑战,市场效果有待检验。

📈 新渠道拓展与合作深化:洽洽食品加大了对山姆会员店、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的投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近期山姆会员店的选品争议,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对公司渠道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考验,合作深度仍需提升。

📉 股价与市值双重承压:受业绩下滑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洽洽食品的股价近年来呈现长期震荡下行的态势,市值较巅峰时期缩水过半。实控人陈先保家族的财富也随之受到影响,未能继续登上主要财富榜单,显示出公司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

💡 应对策略需持续观察:为缓解成本压力,洽洽食品正尝试加大与上游合作、优化采购模式,并寻求产品口味创新。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的背景下,单纯提价策略难以奏效,公司能否通过创新和渠道优化实现突破,仍需市场进一步检验。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李亦辉,编辑 | 深海

继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之后,洽洽食品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再次面临压力。

近日,该公司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核算,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至9750万元,同比下降71.05%-76.25%;扣非净利润预计4000万元-5700万元,同比下降79.85%-85.86%。

此前在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骤降67.88%、收入下跌13.76%一度引发投资者关注。彼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先保称,葵花籽原料成本上升,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和产品结构均对毛利率造成了影响。

目前来看,成本上涨的压力也传导到了二季度。被原料价格上涨困扰的洽洽食品,试图通过拓展新品类、新渠道来寻找增长新引擎。此前公司透露在坚果、瓜子之外,第三大品类花生果正在孵化中。近期,公司还卖起了冰淇淋产品,据悉今年还将试销魔芋产品。

然而,这些动作在资本市场上似乎未能激起太大声浪。二级市场上,近几年洽洽食品的股价走势长期处于震荡下行状态。截至7月17日收盘,股价报21.58元/股,总市值109.2亿元也相较巅峰缩水过半。

作为公司实控人的陈先保,其家族财富难免受到影响。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2022年-2025年陈先保家族的财富由160亿元下降至110亿元。

《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2022年以来,陈先保家族财富逐年减少,2025年未能登上该榜。

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下降超七成

7月14日,洽洽食品发布业绩预告,公司2025年预计实现上半年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0万元至9750万元,同比下降71.05%至76.25%。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这也是洽洽食品自2011年上市以来交出的净利润跌幅最大的中期财报。

根据兴业证券研报测算,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03-0.20亿元,同比下降78.98%-97.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8至-0.01亿元,单季度亏损。

研报认为,成本压力扩大,导致盈利能力承压显著。其中除葵花籽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外,预计今年坚果原料价格受非洲干旱、关税扰动影响,亦造成了成本侧的压力,毛利率同比预计承压幅度较大。此外,市场竞争加剧,预计公司费用投入加大,相应费率同比提升。

对此,公司也在预告中解释称,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度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采购价格上升较多,导致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华安证券日前也在研报中表示,受2024年采购季雨水影响,瓜子成本仍处于高位,或持续至2025三季度新采购季才有望缓解;坚果成本整体稳定,巴旦木受关税影响,腰果受干旱影响,略有扰动;其他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

实际上,原料价格上涨对洽洽食品而言并非新鲜事。2023年中报净利润下滑时,公司给出的原因之一便是受葵花籽原料成本上涨等原因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原料成本上涨”再被提及。陈先保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下降,首先是葵花籽原料成本上升,葵花籽收获期因内蒙古区域连阴雨影响了葵花籽的霉变程度,霉变率有所提升,符合霉变控制指标的原料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

其次,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以及产品结构对毛利率也有一些影响。

根据公开消息,过去洽洽食品为了应对成本压力,曾对葵花子产品进行过提价。2021年10月,公司调整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西瓜子产品出厂价格,各品类提价幅度为8%-18%不等;2022年8月,公司葵花子产品再次提价。

而在此之后,公司对提价变得谨慎,再未进行公开涨价。在业内看来,市场竞争激烈叠加消费者价格敏感的环境下,单纯提价策略难以为继。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洽洽食品核心业务葵花子产品收入同比下滑5.36%。

今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称为应对原材料涨价,公司将加大葵花种子联合研发和推广合作以及订单农业的推广,同时加大葵花籽的海外试种,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加大直采比例。

而此举能否起到缓解成本压力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品类新渠道能否破瓶颈?

天眼查显示,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于2011年3月2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作为“中国炒货第一股”,根据官网信息,洽洽食品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休闲食品。洽洽系列产品有洽洽红袋香瓜子、洽洽蓝袋风味瓜子、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洽洽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等品牌。

近年来,随着瓜子市场接近饱和和成本扰动,洽洽食品赚钱不易,公司计划通过创新扩大销量、提升毛利率来改善经营。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陈先保表示,未来的中短期策略还是聚焦在坚果、瓜子,第三大品类在孵化中,比如花生果未来希望做到这个细分品类的数一数二。

另外,公司的鲜切薯条上市一年不到收入已达几千万元。对于魔芋制品,先在海外试销,公司的品牌和渠道在海外有一定的优势。公司海外发展的策略是一国一策,不断推进海外渠道和新品的拓展。

事实上,洽洽食品多年来频频推出新品甚至跨界布局。此前,公司还曾推出辣根味、榴莲味、螺蛳粉味等小众口味瓜子。

洽洽食品近期的动作之一,便是推出了与瓜子仁结合的冰淇淋产品在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雷达财经在洽洽食品天猫旗舰店发现,公司所售60克规格的洽洽瓜子仁冰激凌,18袋券后价97.2元,折算单支5.4元。

有分析认为,洽洽作为传统食品品牌,做冰淇淋或许可以成为它拓展品类的试水,但冰激凌属于冻品需要冷链类的经销商,这也导致洽洽无法简单套用原有的渠道体系,而是需要重新拓展。

在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看来,洽洽当前的频繁跨界,既是在寻找业务增量,也是在博取市场关注。但频繁跨界易使品牌失焦,这种策略能否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仍需市场检验。

除了新品类,洽洽食品还积极拥抱新渠道。陈先保此前表示,公司去年在山姆会员店收入增长50%-60%,零食量贩渠道有翻倍的增长,公司今年还会加大在这类渠道的投入。

近日,洽洽食品证券部对外披露,公司在山姆上架了意式火腿坚果、葵珍瓜子等多款产品,2024年在该渠道的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欲借助山姆会员店扩展增量的洽洽食品,似乎遇到了挑战。据媒体报道,近期山姆货架上出现了好丽友、卫龙、洽洽、盼盼等普通商超随处可见的品牌,该情形引发了会员强烈不满。

随后,“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山姆方面向媒体回应称,“这次会员们的意见我们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的考量中。”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波动下,山姆成为为数不多的增量渠道,此次风波可能会影响相关食品品牌的渠道策略。

兴业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当前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渠道流量向量贩业态倾斜,传统零售业态面临调改变革,消费者质价比需求及价格敏感度提升,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虽产品口味有创新,但未能谋求适时的推广之法,虽与量贩、会员店等业态谋求合作,但合作深度仍有待提高,后续公司亟待寻求下一个大单品或爆品口味盘活渠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洽洽食品 业绩下滑 成本压力 新品类 新渠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