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四头版的另一篇文章中,《人民日报》也强调,各地要“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加强科技和文化赋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错位发展,不搞同质化竞争。”

据报道,中共中央近期密集释放整顿信号。国务院总理李强星期三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整治电动车领域的“无序竞争”;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本月初也强调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效投资。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过去数十年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在带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累积了庞大地方债务和产业冗余。钢铁、电动车、光伏等行业普遍面临供需失衡的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中国31个省市中已有26个设定了新能源储能目标,合计容量远超国家总目标的两倍。

今年3月,习近平曾呼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避免“制造泡沫”。在本周会议中,他再次强调:“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人民日报》星期四(7月18日)头版报道中提到,习近平本周在主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时指出:“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

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抢滩“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然而重复投资却导致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加剧,甚至拖累整体经济效益。习近平的表态被视为对这一趋势的明确警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批评地方政府扎堆投资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做法,显示中央高层对国内产能过剩、通缩风险及对外经贸摩擦的忧虑日益加深。

路透社指出,中国官媒直接引用最高领导人口语化的提问,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