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最新数据,中国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但华为凭借1250万部的出货量,时隔四年多重回市场第一。此前的制裁曾导致华为手机业务低迷。vivo和OPPO紧随其后,小米以3.4%的增长率成为TOP 5中唯一增长的厂商,其低价策略受到消费者青睐。苹果排名第五,为缩小出货量降幅,下调了iPhone 16系列价格。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已跌出TOP 5,在华为强势回归的背景下,荣耀亟需突出自身特色以摆脱“华为替代品”的定位。
👑 华为强势回归,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在经历美国制裁的低迷期后,华为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有效的出货策略,在第二季度以1250万部的出货量再次登顶,显示出强大的复苏势头。
📈 小米逆势增长,成为TOP 5中唯一实现出货量增长的厂商。小米以3.4%的增长率,依靠其擅长的低价产品策略,赢得了注重价格的消费者的青睐,体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
📉 苹果面临挑战,排名下滑至第五。尽管通过下调iPhone 16系列价格来缩小出货量降幅,但苹果在中国市场仍受到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和挤压。
⚠️ 荣耀跌出前五,亟需产品差异化。在华为强势回归的市场格局下,荣耀需要尽快摆脱“华为替代品”的标签,通过突出自身产品特色来重新获得市场认可和竞争力。
时隔4年多,华为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ID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减少4%,降至6900万部。时隔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从各厂商来看,华为以125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第一。自美国政府的制裁影响其智能手机生产、销售陷入低迷以来,4年多来重回首位。
IDC指出,“品牌的强力宣传和有效的出货政策奏效”。

vivo和OPPO紧随其后,排在第4位的是小米。小米的出货量增长3.4%,是排名TOP 5厂商中唯一增加的。
在节约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小米以擅长的低价产品为核心,“受到重视价格的消费者的支持”,IDC称。
苹果排在第5位,受到中国企业挤压的状况仍在持续。苹果把iPhone16、iPhone16 Pro的价格下调至政府补贴的对象范围之内,缩小了出货量的降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TOP5排名中已经看不到荣耀的身影。尽管进入2025年其产品发布密集,但在华为强势回归之后,荣耀急需向市场证明自身产品特色,撕掉以往“华为替代品”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