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英国诗人拜伦因其生活作风和作品内容,在去世近150年后,其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申请才被批准。尽管教会长老曾以其“公然放浪的行为”和“不检的诗篇”为由拒绝,但“英格兰诗会”认为拜伦的诗歌及其对社会公道与自由的关注,使其应获得纪念。最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诗人角”为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树立了一块铜牌,结束了长久的争议,也让他的精神与莎士比亚、密尔顿等巨匠比肩。
✨ 拜伦的安葬问题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引发了近150年的争议,其原因在于他“公然放浪的行为”和“不检的诗篇”,这使得他一度不具备进入教堂的资格。
💖 “英格兰诗会”为拜伦奔走呼吁,认为其诗歌成就以及对社会公道与自由的持续关注,足以抵消其生活上的争议,理应获得一座纪念物。
🏛️ 经过漫长的博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终改变了初衷,在早已安放了众多著名诗人的“诗人角”增设了一块铜牌,以纪念拜伦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 拜伦的诗句“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生动地反映了他追求享乐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他生前争议的焦点。
为什么拜伦不能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呢?
“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这是英国诗人拜伦(一七八八至一八二四年)的句子。据说他不仅这样劝别人,他自己也彻底地接受了他自己的劝告。他和无数的情人缱绻,许多的丑闻使得这位面貌姣好、头发鬈曲的诗人,死后不得在西敏寺内获一席地,几近一百五十年之久。一位教会长老说过,拜伦的“公然放浪的行为”和他的“不检的诗篇”使他不具有进入西敏寺的资格。但是“英格兰诗会”以为这位伟大的浪漫作家,由于他的诗和“他对于社会公道与自由之经常的关切”,还是应该享有一座纪念物 的。西敏寺也终于改变了初衷,在“诗人角”里,安放了一块铜牌来纪念拜伦。那“诗人角”是早已装满了纪念诗人们的碑牌之类,包括诸大诗人如莎士比亚、密尔顿、骚塞、雪莱、济慈,甚至还有一位外国诗人名为朗费洛的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