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8小时前
靴子落地,良品铺子,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内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转让公司21%的股份给长江国贸,交易总价10.46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成为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同时,另一股东达永(今日资本)也计划转让其持有的8.99%股份给长江国贸。本次控制权变更恰逢良品铺子面临量贩零食冲击、打假事件以及创始人团队减持等多重挑战。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由盈转亏,对零食行业新格局的判断失误,以及错失量贩零食的风口,成为其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

💰 **控股权易主,国资背景入主良品铺子**:良品铺子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转让公司21%的股份给长江国贸,交易对价10.46亿元。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成为控股股东,武汉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同时,另一重要股东达永(今日资本)也拟转让其持有的8.99%股份给长江国贸,若交易顺利,武汉长江国贸将合计持有良品铺子29.99%的股份。这标志着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零食巨头,其创始团队正式退出控股地位,引入了国资作为新的掌控力量。

📉 **业绩承压,由盈转亏面临挑战**:良品铺子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05亿元至-75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2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由盈转亏。公司将亏损原因归结于产品优化调整导致毛利率下降、门店结构优化淘汰低效门店致销售规模同比下降,以及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数据显示,良品铺子营收自2022年后持续下滑,2024年营收为71.6亿元,同比下降24%,且已连续四个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经营状况严峻。

⚖️ **行业巨变,错失量贩零食风口**:文章指出,良品铺子等传统休闲零食企业在2019年错误地押注“高端化”,未能抓住量贩零食快速兴起的机遇。量贩零食的低价策略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良品铺子曾试图通过投资赵一鸣零食来布局量贩零食市场,但最终在赵一鸣零食与零食很忙合并前退出,错失了进入这一新兴市场的关键时间窗口。创始人之一杨银芬回归后曾主导大规模降价,但同期发生的打假事件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随后杨银芬也辞去了董事长职务。

⚖️ **股东减持与股权质押,创始人团队逐步撤离**:在此次控制权变更前,良品铺子的股东们已出现持续减持。达永(今日资本)在近两年内多次减持,高瓴资本也已大幅减持至仅剩1.24%的持股比例。创始团队成员也逐步退出管理层或减持股份。此外,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存在长期股权质押行为,用于置换原有融资,显示出其可能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这些现象反映出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方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和策略调整。

文 | 大V商业,作者丨贾志飞 、庄莉、周铭

良品铺子,最终还是卖了。

7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分别与长江国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宁波汉意和宁波良品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良品铺子7224万股股份和1197万股股份(合计8421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21%,总价10.46亿元。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由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

据公告信披,武汉金控持有长江国贸 100%的股权,为长江国贸的控股股东,武汉市国资委为其实际控制人。

(权益变动报告书,信披截图)

本次权益变动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9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7.22%。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另一股东达永(今日资本)与武汉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达永有限拟以12.34元/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3605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8.99%。

若两项协议均可顺利执行,武汉长江国贸将持有良品铺子的股份达到29.99%。

(权益变动报告书,交易方持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可能存在提前泄密。

7月10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可能涉及控股权变更而停牌,但当天早些时候良品铺子股价已经涨停,从12.51元每股涨到13.71元每股,且当日成交量接近4亿元,数倍于平日水平。

(7月10日交易情况,图自雪球截图)

异常交易可能与控股权变更有关,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7月10日晚间,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就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另外,宁波汉意和武汉长江国贸的交易还存在一个变量。

良品铺子同时还发布公告称,良品铺子原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所持有的股份被冻结7979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19.89%。

今年5月宁波汉意为了化解自身债务,寻求以协议转让方式出售其持有的良品铺子部分股份,其与广州轻工就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的事项进行磋商,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了广州轻工拥有优先购买权。

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2025年5月28日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向宁波汉意发出《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截至目前,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未与广州轻工正式签署有关良品铺子股份的交易协议。

广州轻工已经于7月14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7979万股股份。

低价和打假的冲击,成了压垮良品铺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控人变更为武汉国资,意味着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国内头部零食公司,最终以创始人出售股权,国资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结局。

良品铺子走到今天,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个是量贩零食的低价对行业的冲击,一个是2024年底的打假事件。

最近的打假事件发生在2024年11月。

打假网红“松哥打虎”发布最新视频,同打假博主赏金猎人灰烬一起称良品铺子多款产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掺杂木薯淀粉,酸辣粉内未检测出有“粉”。

此事件经过多轮的发酵,导致良品铺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大大受损,即便是武汉市监局发布事后的检测结果,消费者也并不买账。

另一件对良品铺子影响极大的事件,是整个量贩零食对行业的冲击。

2023年底,创始人之一的杨银芬回归良品铺子并担任董事长,此前杨银芬在2022年9月辞任良品铺子总经理一职。

杨银芬回归后对良品铺子最大的动作就是降价,据报道良品铺子对多款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2%,最高降幅为45%。这次降价是良品铺子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打假事件也发生在杨银芬任职期间。

打假事件发生后不久,杨银芬辞职。

2025年3月程虹接替成为良品铺子最新一任的董事长。程虹2022年9月开始担任良品铺子董事职位,另外,其社会身份还包括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曾任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独立董事,现兼任武汉光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股东减持,创始团队长期大比例股权质押

达永此次通过转让3605万股份给长江国贸,预计能够套现约4.5亿元,实际上,达永(也就是今日资本)近两年来一直都在减持良品铺子。

不久前良品铺子发布公告,2025年3月5日至2025年6月4日期间,股东达永有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4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当然这不是达永的第一次减持,2024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10日期间,股东达永有限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4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4%。

2023年5月至11月末,达永有限累计减持1704万股,减持总金额4.04亿元;随后2024年1月至2月,再次减持1203万股,总金额超1.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正值良品铺子打假事件,其股价和社会信誉正在承受舆论的质疑,达永此时减持显然是不顾忌良品铺子的感受。

良品铺子的另一个股东高瓴资本也大幅减持。

据统计高瓴资本21年到23年多次减持,从持股比例13%到目前仅1.24%,几乎清仓。

良品铺子的创始团队也在减持。

2024年5月到7月,宁波汉意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8.43万股,占总股本的0.15%,此前,宁波汉意公告原计划减持1203万股。

其实,杨红春的家族人员以及老创始团队早就开始撤离。2022年8月,潘继红辞去董事一职。宁波汉意的法人/负责潘梅红,是杨红春的妻子,而宁波汉意的实控人之一潘继红,则是潘梅红的妹妹。

此外,还有众多元老,已经从职能岗位换下。创始人之一的张国强,2023年董事换届后,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仅任董事,还有贾利明、揭晓峰辞去副总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汉意长期进行股权质押,而用途则为置换原有融资。这意味着其有着不小的还款压力。

此前良品铺子公告中披露,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累计质押公司股份7590万股,占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所持公司股份的49.52%,占公司总股本的18.93%。

(宁波汉意股权质押情况,股权质押公告)

错押了高端化、错失了量贩化

就在良品铺子停牌期间,其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到-75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亿元-1亿元。

而这一数字在2024年上半年为利润总额5221万元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6.33万元。

由盈转亏,良品铺子不好过。

良品铺子在业绩预告中解释,亏损主要是由于2025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2024年至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良品铺子营收就开始下滑,从2022年的94.4亿元下滑到2024年的71.6亿元,下滑幅度达到24%。此外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在2024年录得了-7500万元。

今年一季度良品铺子营收17.32亿元下滑幅度达到29.34%,达到了近十年的单季最惨。

(良品铺子近5年单季度营收增幅,百分比,图自Wind)

(良品铺子近5年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图自Wind)

同时,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来,良品铺子连续4个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

良品铺子的这些变化,都和零食行业这两年新格局的产生有关。

2019年,包括良品铺子在内的休闲零食企业错误地押注了高端化,行业增长遇到了瓶颈。

相反,量贩零食快速增长,对包括良品铺子在内的休闲零食企业造成了冲击。2023年良品铺子营收80.46亿元较2022年下滑1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500万大幅减少68.82%。

良品铺子对零食量贩化趋势的押注,也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23年初良品铺子押注赵一鸣零食,后者A轮融资良品铺子跟投,结果不到一年,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合并,而就在合并前的不到一个月良品铺子退出赵一鸣零食的股东之列。

一年的时间,良品铺子从看准量贩零食投资下场,再到赵一鸣零食出售退出牌桌,良品铺子失去的不仅是间接控制的市场份额,还有时间窗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良品铺子 股权转让 国资 零食行业 量贩零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