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认为,将当前的AI工具简单地用“聪明”或“愚笨”来形容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们尚未达到可以被如此评价的阶段。作者反对无脑吹捧或恶意贬低AI工具的行为,并强调AI工具作为学习和工作助手的价值已经非常显著。他将AI工具比作螺丝刀,其核心在于能否有效完成任务,而无需过度纠结于其“智慧”或开发者为其设计的附加功能。使用AI工具的决策应基于其实用性,就像我们不会因为螺丝刀柄的颜色而不使用它一样。即使开发者为AI工具添加个性化设计,也应尊重其个人喜好。
💡 AI工具不应被简单贴上“聪明”或“愚笨”的标签,因为目前它们尚未发展到可以被如此衡量智慧的程度,简单评价可能过于片面。
👍 AI工具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学习和工作助手的功能性,它们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完成任务,这是其当前最重要的贡献。
🔧 应以工具的实用性为出发点来决定是否使用AI,就像选择螺丝刀时,更关注其能否拧动螺丝,而非其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个人偏好。
⚙️ 如果需要,可以对AI工具进行优化(如精心撰写提示词),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这是一种提升工具效能的有效方式。
🎨 开发者为AI工具添加个性化设计或附加功能,如“20种颜色的手柄”,应被视为个人偏好,不影响工具本身的实用性,也无需过度解读。
不少人都使用“聪明”,“愚笨”来形容目前的 AI 工具,也有“降智”等字眼。
但是我这里说一个“个人观点”, 我觉得现在的 AI 工具,它既不聪明,也谈不上愚笨,降智, 因为还谈不上。
我反感无脑吹嘘,也厌恶出于个人喜好去踩踏。
现在 AI 工具很好用,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好帮手,我认为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没有必要上升现在的 AI 工具到不适合的高度,谈论什么聪明。<--关于这部分,我不太想继续讨论了;保留自己意见就好,没有必要大家达成共识。
工具就是工具, 所以这个看法也同时回答那一个问题,“我要不要使用 AI ?”有一个好用的螺丝刀,难道我不应该使用它吗?我会因为这个螺丝刀柄颜色我喜欢还是不喜欢,就拒绝使用它。能拧动螺丝就行,能完成任务就可以;如果螺丝刀需要先上上油更好用,我就先上上油(比如写提示词或者写需求文档...whatever )
至于说有一些开发者热衷于给自己的螺丝刀,配上 20 种颜色的手柄,以满足自己的爱( AI )好, 我觉得也没有关系,“自己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