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一个广东家庭中,父亲长期沉迷六合彩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作者回忆了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家庭因赌博导致的经济困顿、父母争吵以及自己为了生计不得不早早打工的经历。尽管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却依然不改赌博恶习,甚至在近期声称连赢数期,并试图向作者借钱继续投注。作者对此感到心痛和不解,反思了家庭成员在困境中的付出与牺牲,以及父亲和奶奶在赌博上的不顾后果,与自己曾经因贫穷而极度节俭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对父亲赌博行为的无奈和拒绝,并引发了读者对类似家庭困境的思考。
👨👩👧👦 **家庭经济困境与个人成长经历:** 作者从小生活在农民家庭,父亲长期沉迷六合彩,导致家庭经济长期处于困顿状态。为了补贴家用和支付学费,作者在小学时就学会了省吃俭用,并在初三暑假和高一暑假外出打工,在西餐厅端盘子和电子厂工作,以分担家庭经济压力,展现了其早熟和懂事的成长历程。
💔 **赌博对家庭关系的破坏:** 父亲的赌博行为不仅导致经济上的拮据,更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作者回忆了父母因赌博引发的激烈争吵,甚至父亲情绪失控,用铁棍驱赶年幼的作者,导致作者身心受到惊吓。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间频繁的争吵,对作者的心理造成了长期的影响,使其一度极度自卑。
🔄 **代际传承的赌博陋习与认知差异:** 文章揭示了赌博陋习在家庭中的代际传递,不仅父亲沉迷,奶奶也曾有过中奖经历,但长期来看仍是亏损。作者曾对奶奶中奖表示羡慕,但后来才意识到其背后是持续的经济损失。这种对赌博的认知差异,以及家人在赌博上的不顾后果,与作者曾经因贫穷而对金钱的极度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对家人的行为感到不解和心寒。
💰 **对亲情的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在家庭经济困难时期,作者自己过着极其节俭的生活,对金钱斤斤计较,甚至不舍得为自己添置衣物。然而,父亲和奶奶却将本应用于家庭开销的钱财用于赌博,甚至在近期盈利后,父亲还向作者提出借钱赌博。作者明确表示不会借钱给父亲赌博,这反映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父亲不顾一切沉迷赌博行为的失望和拒绝。
🤔 **反思与对未来的担忧:** 作者通过回忆和对现状的描述,表达了对父亲赌博行为的无奈和反思。他质疑了父亲和奶奶在赌博上的不顾家人感受,以及对家庭经济的漠视。面对父亲再次试图借钱赌博的情况,作者的拒绝不仅是出于对金钱的保护,更是对家庭未来的一种警惕和对父亲行为的否定,也引发了读者对如何应对家庭成员赌博问题的思考。
广东家庭,六合彩盛行。我爸农民一个,几十年赌徒了,从我记忆开始(03 04)年就开始赌了,再往前应该也是有赌的。
记忆里最深刻的几个点:
1. 小学时候,我姐教我写字写小一点,省笔水。
2. 08 年的时候我爸相信别人说的什么消息,拿 1 万去买六合彩。后面被我妈发现,他说拿去借人了。他们吵架、摔杯子,然后我爸看我、我姐站旁边看着,追过来拿起旁边的铁棍将我赶到床上,我吓哭了。他说别人小孩怎么那么懂事,看到父母吵架都会去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大概意思,记不清具体的了)
那会租的还是农民房,就是那种农村的瓦房。
3. 初三暑假在西餐厅端盘子赚学费,高一暑假他租的农田被征收了,失业几个月,我去电子厂干了两个月赚学费生活费(16 年左右,赚了好像 3700 , 具体多少记不得了,现在看真黑啊)
4. 高二我爸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去学开挖掘机,月入 2w
5. 大一到大三极其自卑,觉得家里随时完蛋那种。极其抠搜,几块钱都不舍得花,吃饭、买衣服很便宜,穿得破破烂烂的(尤其冬天),头发很长才剪,不舍得对自己好点。
然而前段时间才想到,我爸我奶奶这样赌,也没有考虑过家里其他人啊。比如我奶奶一年估计输 2k-3k(具体我不清楚)。而我在那时还处于因为贫穷而极度抠搜的状态。。。
尤其小时候,本来就穷了,对自己子女不舍得花钱、反而买六合彩几十块 100 块的买,父母总是吵架,我妈也反对赌博。
刚刚他给我说近期跟的消息很准,已经连赢 3 期特码了,赚了 2400+。让我借钱给他,他要买大点。我说他自己有 7 8k 还不够吗,难道要一次下 1 万?(我是肯定不借钱给他赌博的)
各位如何评价呢。
我想起来我奶几年前也是中了一次 3000+,然后我那时没想那么多还说厉害。后面几年才了解到她平均还是亏的,一年赔个几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