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要拓展和丰富生态补偿机制的形式与内涵。文章提出,在水资源补偿方面,鼓励缺水地区将水量纳入考核,水质水量稳定的地区可纳入水生态指标。在补偿标准上,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将其结果、实物量及质量作为补偿依据。补偿形式上,将推动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鼓励通过生态产业园区联建、技术援助等方式丰富补偿手段。在补偿要素上,鼓励在流域补偿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在森林、草原、湿地等其他生态要素上先行探索。
💰 **拓展补偿机制内涵与形式**:文章强调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丰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内涵。在补偿指标上,鼓励缺水地区将水量纳入考核,水质水量稳定地区可纳入水生态指标,体现了差异化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市场化补偿**: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将核算结果、实物量和质量作为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同时,推动补偿形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例如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力支持等方式,丰富补偿手段。
🌳 **深化补偿要素的地域适用性**:在流域开展补偿机制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在森林、草原、湿地等其他重要的生态要素上先行探索和建立补偿机制,这意味着补偿的范围和对象将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蓝佛安: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机制】财联社7月18日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人民日报》刊文称,拓展丰富补偿机制的形式和内涵。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多元拓展,不断丰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内涵。补偿指标上,鼓励缺水地区将水量纳入补偿考核范围,水质、水量相对稳定地区可因地制宜将水生态指标纳入补偿考核范围。补偿标准上,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机制,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产品实物量及质量作为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补偿形式上,推动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鼓励地方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力支持、定向人才培养等丰富补偿方式。补偿要素上,鼓励先行先试,在流域开展补偿机制建设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森林、草原、湿地等其他生态要素上开局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