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18日 03:07
[今日要闻] 聚链成势 “汽车城”朋友圈不断扩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调研了素有“汽车城”之称的长春市。文章指出,长春的制造业历史悠久,是中国汽车工业和轨道交通自主制造的摇篮,例如第一辆“解放”卡车和第一列地铁列车都诞生于此。如今,长春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数智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涌现出红旗新能源汽车、中车长客高铁等代表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传统企业焕新,例如奥迪一汽工厂和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以及中车长客在高精度减振降噪技术的突破。同时,长春通过构建“长春国际汽车城”,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带动零部件企业和物流企业协同发展,激活了区域制造业的新动能,正朝着打造现代化都市圈的目标迈进,成为“吉字号”新质经济的生动实践。

🚗 **历史底蕴与现代革新并存:** 长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孕育了“解放”卡车和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如今,这里正以红旗新能源汽车、中车长客高铁等为代表,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新高度。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以奥迪一汽工厂的“只见机器不见人”生产线、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的AGV应用和无人化轮胎装配为例,展示了先进的数智化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中车长客在高时速列车减振降噪技术上的突破,也体现了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

🤝 **产业集群效应助力协同发展:** “长春国际汽车城”的建设,通过吸引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物流企业集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例如,长春天海电子为一汽红旗、奔腾配套线束,吉林世宝作为一汽核心供应商,在转向系统领域填补了国产化空白,共同构筑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 **国家级集群与试点任务引领:** “长春市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试点任务,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等,显示了长春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国家战略地位和示范作用,2024年集群产值规模已达4611亿元。

🏙️ **都市圈协同发展激活新质经济:** 长春正积极融入都市圈协同发展大格局,通过差异化产业分工和创新链条连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区域产业布局,也为激活“吉字号”新质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展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活力中国调研行】

◎本报记者 崔 爽  张添福  陈 瑜  张盖伦

    长春制造业很“老”: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卡车从这里驶出,拉开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幕;1967年,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也在这里下线,开启轨道交通的自主制造之路。

    长春制造业又很“新”:红旗新能源汽车驰骋神州,中车长客高铁作为国家装备制造名片出口欧洲,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试跑成功……这里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如春潮奔涌,推动传统制造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省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素有“汽车城”之称的传统重工业城市长春。目之所及,传统制造业正搭上数智化快车,奏响产业链跃升强音。

    技术创新驱动传统企业焕新

    走进奥迪在中国的首个纯电动车型专属生产基地,奥迪一汽工厂里“只见机器不见人”,“婚礼工位”上车身与底盘精准结合,一辆智能新能源汽车即将下线;探访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中国重卡“智造标杆”工厂里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轮胎装配全过程无人化……

    它们都是传统制造业搭上数智化快车的生动注脚。

    中车长客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代表性企业。从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到“和谐号”“复兴号”,再到全球最快的CR450,中国高铁的每一次跨越都与这家企业息息相关。

    2023年底,消费者期盼已久的高铁“静音车厢”试点推行。对选择静音车厢的旅客来说,静音来自约束;但对中车长客来说,静音来自技术。

    中车长客高级工程师王雷介绍,列车时速超过350公里后,气动阻力指数级增加,因此降低噪声污染是列车高速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在中车长客工程实验室轨道车辆声学试验测试中心,全消音室里仿佛按下静音键。测试中心能为整车提供半自由场的声学环境,通过模拟线路运行的噪声环境,为解决轨道交通装备减振降噪难题提供有效研究手段。

    中国一汽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西南举行奠基典礼。经过3年艰苦努力,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下线,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七十二载春秋流转,如今中国一汽成为智能电动化浪潮的“排头兵”,以“变”为刃,在时代浪潮中劈开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

    仅2024年,中国一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就突破近400项,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壁垒。

    一汽解放智能装配车间安全组组长赵盟介绍,一辆整车平均54秒即可下线。在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无人轮胎装配、全自动智能检测技术等广泛应用,打造出全球商用车行业“最柔性、最智能”的整车生产线。今年初,该工厂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成为全国商用车领域唯一入选者。

    集群引擎激活制造业新动能

    2020年,吉林首次提出“长春国际汽车城”概念,明确构建以长春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都市圈。如今,这里串点成链、聚链成圈,从一座汽车城发展成为一个日益繁荣的汽车产业都市圈。

    作为专业汽车线束制造企业,长春天海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为一汽红旗、一汽奔腾的汽车配套整车高压和低压线束,具备年产40万套汽车电线束能力。“我们紧邻中国一汽主机厂,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辐射整个东北汽车产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洪刚说。

    长春天海电子有限公司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投产仅用时5个月。

    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离不开产业协同发展。“大岭经开区所在的这片区域最早以做物流园区为主,这些年,经开区向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春明介绍,大岭经开区是中国一汽最方便、快捷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供应基地之一,目前有6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6家整车物流企业落地这里,它们大多服务于中国一汽主机厂。

    专注于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部件研发生产的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也是中国一汽核心供应商之一。“我们落户四平26年,依托一汽产业链,从一家为商用车生产配套转向器的企业起步,在转向系统领域持续深耕。我们完成的多个转向管柱、中间轴项目,填补了汽车转向高端领域的国产化空白。”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裕对记者说。

    如其所言,长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体现在单个企业的突破,更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汽车产业作为长春市的支柱型产业,是制造业转型突破的‘主战场’。”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宋绍忠介绍,2022年,“长春市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并先后承担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试点任务。2024年,集群产值规模达到4611亿元。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志新表示,长春正在融入“都市圈协同发展”大格局,通过打造差异化产业分工与创新链条连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活“吉字号”新质经济。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春制造业 数智化转型 汽车产业 轨道交通 产业集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