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7月17日 22:35
港科大团队开发出新 AI 模型:2 至 4 张 X 光片构建 3D 影像,相比 CT 扫描辐射量降低 99%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创新的AI模型,只需极少量X光影像即可快速构建高质量3D骨骼与器官图像。与传统CT扫描相比,该技术可大幅降低病人接受的辐射量高达99%,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等待时间。目前,该技术正与医疗厂商合作应用于手术规划和个性化植入物开发,并计划拓展至实时手术监测及心肺成像领域,预计明年有望正式投入应用。

💡 创新AI模型大幅降低医疗辐射:港科大研发的新型AI模型,仅需2至4张X光片,便能在1分钟内生成高清3D骨骼及器官影像,相较于传统CT扫描所需的400至500张X光片,辐射量可降低高达99%,显著减轻了患者,特别是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辐射风险。

💰 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该技术不仅解决了高辐射的问题,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等待CT扫描的时间,并有望通过减少设备和耗材的使用来降低医疗成本,为医疗体系带来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 广泛应用前景与合作前景:该技术已与医疗金属3D打印厂商合作,应用于手术规划模型制作和个性化植入物开发,并计划拓展至实时手术监测和心肺成像领域,预示着其在精准医疗和手术辅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临床试验与未来展望:该技术将于未来数月在香港一家公立医院进行临床试验,若试验成功,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应用,有望为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据中新社报道,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今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其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套创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够在仅需极少量 X 光影像的情况下,快速构建出高质量的 3D 骨骼与器官图像,较计算机体层 (CT) 成像 (简称“CT 扫描”),可大幅降低病人接收的辐射量达 99%。

据IT之家了解,CT 扫描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手术指导以及复杂病况处理,如畸形、骨折和肿瘤等。然而,CT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暴露于高剂量辐射,这对儿童、孕妇以及需要频繁接受检查的老年人极为不利。港科大的创新 AI 模型突破了这一瓶颈,仅需 2 至 4 张 X 光片,即可在 1 分钟内生成高清 3D 骨骼及器官影像,相较于传统 CT 扫描所需的 400 至 500 张 X 光成像,辐射量可降低高达 99%。

该研究团队由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兼医学成像与影像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萌领导。李小萌表示,这一新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辐射风险,还能有效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等待 CT 扫描的时间。目前,研究团队正与香港首家医疗金属 3D 打印厂商科能三维合作,将该技术应用于手术规划用的骨骼模型制作以及个性化植入物的开发,并计划拓展至实时手术监测领域。

据悉,该技术将于未来数月在香港本地一家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试验。若试验成功,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应用。此外,研究团队也在与其他医院积极商谈合作,期望将该技术应用于心肺成像领域,进一步提升手术前规划与手术程序监测的效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香港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CT扫描 X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