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乐山市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为确保游客安全,乐山大佛管委会宣布于7月17日14:00-18:00关闭下佛脚观佛游览线路。在此期间,乐山大佛遗产地其他区域正常开放。18:00后入园的游客可免费体验夜游凌云山。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历时90年建成,坐像通高71米,拥有精妙的排水通风系统以抵抗风雨侵蚀,是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 应对高温天气,乐山大佛管委会出于游客安全考虑,于7月17日14:00至18:00期间临时关闭了下佛脚观佛游览线路。此举旨在避免极端高温对游客造成不利影响,确保游览安全。
🏛️ 尽管部分区域临时关闭,乐山大佛遗产地的其他区域仍正常开放。此外,18:00之后入园的游客将享有免费夜游凌云山的福利,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游览体验,并鼓励游客合理规划行程。
⏳ 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历时90年于公元803年建成,其宏伟体量(通高71米)和精湛工艺(如1051个发髻)令人惊叹。历经千年风雨,大佛得以完好保存,得益于其巧妙设计的排水通风系统,有效缓解了岩体侵蚀。
🌟 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其在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充分肯定了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7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乐山大佛管委会官方发布消息,近日乐山市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为避免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全力保护游客生命安全,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将于7月17日14:00-18:00关闭下佛脚观佛游览线路。
乐山大佛遗产地其他区域正常开放,18:00后入园的游客可免费游览当日夜游凌云山,请游客朋友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资料显示,乐山大佛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
乐山大佛开凿于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红砂岩上,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依旧保持着雍容的盛唐风貌,除了历代的维护,还得力于大佛本体设计巧妙的排水通风系统。
在大佛的耳朵和肩膀背后凿有通风洞穴,有效缓解了岩体渗水对佛身的侵蚀,并且大佛阁的覆盖也对大佛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