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7月17日 18:48
[程序员] Claude Code 使用心得,软件工程开发如何在 Claude Code 上实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Claude Code及其自定义命令,系统性地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各个环节问题。从需求分析、代码实现、测试用例生成,到代码审查和优化,Claude Code通过强制执行文档驱动的开发流程,显著提升了代码质量、减少了返工,并促进了知识沉淀。文章详细介绍了`/ask`、`/code`、`/test`、`/review`、`/optimize`和`/refactor`等核心命令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工作机制,并通过一个用户认证系统的开发案例进行了生动演示。尽管存在学习成本和上下文依赖等限制,Claude Code展现了其作为强大开发工具的潜力。

💡 **文档驱动的开发流程**:Claude Code通过自定义命令强制执行从需求分析到代码部署的全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输入输出,如`/ask`生成技术文档,`/code`基于文档实现代码,`/test`生成测试用例,`/review`检查一致性,`/optimize`和`/refactor`进行修复优化,从而规范开发行为。

🚀 **核心命令详解与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ask`用于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code`实现基于文档的代码生成,`/test`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单元、集成、边界),`/review`进行文档与代码一致性及质量检查,`/optimize`处理性能问题,`/refactor`改善代码结构,并提供了实际使用场景。

💻 **实际开发案例演示**:以开发用户认证系统为例,展示了如何依次使用`/ask`进行需求分析,`/code`生成后端API,`/test`进行全面测试,`/review`检查代码质量,最后通过`/optimize`进行性能优化,清晰地展现了Claude Code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 **实际使用体验与优势**:使用Claude Code能强制规范开发流程,避免随意跳过文档和测试,通过自动化的审查提高代码质量(尤其在安全和性能方面),减少返工,并有效沉淀项目知识,方便新人接手和后期维护。

⚠️ **使用限制与挑战**:文章也指出了Claude Code的学习成本,用户需要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命令提示词复杂,需要仔细调优;命令间存在强上下文依赖,中间环节出错会影响后续流程;以及LLM的上下文限制,需要经常使用`/clear`清理上下文以保证输出质量。

微信公众号地址,大佬们可以帮忙点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FO0DdYGV6rVdQOfwPZPQfw

软件工程开发如何在 Claude Code 上实现

最近在折腾 Claude Code 的时候,发现这玩意儿确实能够系统性地解决软件开发中的问题。不是那种玩具级别的代码助手,而是真正能够从需求分析到代码部署全流程覆盖的工具。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自定义命令把整个软件工程流程跑通。

核心思路:从文档驱动到代码实现

整个工作流的核心逻辑很简单:先把需求搞清楚,再写代码,最后验证。但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团队都是直接上手写代码,需求文档要么没有,要么写完就束之高阁。Claude Code 通过自定义命令可以强制执行这个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ask) → 代码实现(/code) → 测试用例(/test) → 代码审查(/review) → 优化调整(/optimize, /refactor)

这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关键在于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输入输出,而且可以自动化执行。

核心命令详解

/ask - 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把模糊的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文档。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系统性的架构分析。

实际使用场景:

/ask 设计一个支持千万级用户的电商平台的微服务架构

输出会包含:

关键在于它会强制你思考那些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比如数据一致性、服务间通信、故障恢复等。输出的文档直接保存到docs目录,后续所有开发工作都以此为准。

/code - 从文档到代码实现

有了需求文档,/code命令会基于文档内容生成具体的代码实现。不是那种简单的代码片段,而是完整的、可运行的代码。

实际使用场景:

/code @/docs/points_system.md 基于技术方案文档生成代码

请一定要开启 Plan 模式

工作机制:

这里有个细节很重要:它不会凭空生成代码,而是基于你的项目上下文。比如你用的是 Spring Boot ,它就会生成 Spring Boot 风格的代码;你用的是 Node.js ,它就会生成 Express 风格的代码。

/test - 测试用例生成

测试驱动开发( TDD )说了这么多年,真正执行的团队不多。主要原因是写测试用例太费时间,而且很多开发者不知道该测什么。

/test命令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实际使用场景:

/test @/docs/points_system.md 基于技术方案文档生成单元测试

实际效果:如果你写了一个用户认证模块,它会自动生成:

/review - 文档与代码一致性检查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很多项目的问题就在于代码和文档不一致,时间长了就没人知道系统到底是怎么设计的。

实际使用场景:

/review @/docs/points_system.md 基于技术方案文档检查代码是否符合 列出不符合内容以及二次优化方案

/review命令会:

如果发现问题,会明确指出哪里不符合预期,以及具体的修改建议。

/optimize 和 /refactor - 问题修复和优化

/review发现问题后,就需要用这两个命令来修复:

实际使用场景:

/refactor @/docs/points_system.md 基于技术方案文档优化/重构代码

/optimize 主要处理性能问题:

/refactor 主要处理代码结构问题:

实际开发案例

举个具体例子,开发一个用户认证系统:

第一步:需求分析

/ask 设计支持 JWT 的用户认证系统,包含登录、注册、密码重置功能

输出文档包含:

第二步:代码实现

/code 实现用户认证系统的后端 API

生成完整的后端代码,包括:

第三步:测试用例

/test 用户认证功能的全面测试

自动生成:

第四步:代码审查

/review 用户认证模块

检查结果可能包括:

第五步:问题修复

/optimize 用户认证 API 性能优化

针对 review 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优化。

实际使用体验

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几个明显的好处:

1. 强制规范化流程不能再随意跳过文档和测试环节,因为后续的命令都依赖前面的输出。

2. 提高代码质量自动化的 review 能发现很多人工容易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安全和性能方面。

3. 减少返工前期把需求和架构想清楚,后面写代码就很少需要大改。

4. 知识沉淀每个项目都有完整的文档记录,新人接手或者后期维护都很方便。

当然也有一些限制:

1. 学习成本需要适应这种工作方式,习惯了直接写代码的开发者可能不太适应。

2. 命令设计复杂每个命令的提示词都很长,需要仔细调优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3. 上下文依赖命令之间有强依赖关系,中间某个环节出问题会影响后续流程。

4. LLM 上下文限制每个命令执行时必须要使用/clear清理上下文,否则被 Claude code 自动压缩后质量降低非常多。

自定义 commands 提示词文档 https://claude.ai/public/artifacts/e2725e41-cca5-48e5-9c15-6eab92012e75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laude Code 软件工程 AI开发 自动化测试 代码生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