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和销量居世界首位,但芯片自给率不足10%,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他建议车位芯片企业向高端发展,并强调中国新能源和汽车产业是当前的亮点,国际环境和车企竞争的加剧为芯片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能和销量全球领先,但芯片自给率不足10%,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市场需求旺盛,但芯片自给率却不足10%,这主要是因为芯片产业链的复杂性和技术壁垒。目前,中国汽车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芯片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本土芯片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
🚗 专家建议车位芯片企业向高端发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罗道军指出,低端芯片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建议车位芯片企业向高端发展,研发更高性能、更智能的芯片,以满足高端汽车的需求。
高端芯片市场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中国车位芯片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 中国新能源和汽车产业是当前的亮点,国际环境和车企竞争的加剧为芯片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罗道军认为,中国新能源和汽车产业是当前的亮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车企竞争的加剧,也为芯片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芯片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对芯片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芯片企业需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满足汽车行业需求的芯片产品,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 中国芯片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
罗道军强调,中国芯片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他指出,中国芯片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壁垒和人才短缺的挑战。
为了提升中国芯片产业的竞争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加强基础研究,培养人才,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芯片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
罗道军强调,中国芯片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他指出,中国芯片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壁垒和人才短缺的挑战。
为了提升中国芯片产业的竞争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加强基础研究,培养人才,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格隆汇7月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于7月11日-13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引领新变革共赢新未来”。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谈到,中国拥有最大的新能源车产能,用量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芯片的自给率确实目前不到10%,是结构性的短缺。他建议做车位芯片的企业尽量往高端走,低端现在又开始卷的不行了。“我们有一句俗语叫只要国人会做的事情,很快就会决掉,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他说。罗道军强调,中国现在的产业里面两个亮点,一个新能源,一个汽车。他坦言道,“如今国际环境越来越差,车企的内卷也越来越厉害。所以对芯片来讲,车是一个好的行业,应用也越来越多。结构性矛盾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