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07月17日 16:56
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召开,强调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文章指出,中国城市发展已从过去“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转变为注重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的内涵提升模式。这体现在发展理念、方式、动力、工作重心和方法等五个方面的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特色发展、治理投入和统筹协调。通过盘活“沉睡资源”,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最终目标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发展理念转变:以人为本,提升城市质量。** 文章强调,中国城市发展正从过去注重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核心是将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这包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居民的福祉和生活品质放在首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发展模式革新:集约高效,盘活存量。** 城市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式的“摊大饼”转向集约高效,这意味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内部的现有资源,而非过度依赖空间扩张和资源投入。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沉睡资源”,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延长资源生命周期,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整体效能。

💡 **发展动力重塑:特色鲜明,创新驱动。** 城市发展动力正从单一的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这意味着鼓励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区位优势等特点,发展具有辨识度的产业和文化,并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 **工作重心调整:治理优化,协调发展。** 城市工作重心正从过去的建设为主转向更加注重城市治理的投入和优化。这包括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通过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 **现代化城市目标:六维并举,韧性发展。** 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目标。这六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对城市功能和品质的全面提升,也体现了城市应对未来挑战的韧性,旨在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未来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这一表述,不仅是对城市工作的阶段性部署,更锚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城市发展的路径。

由“外”向“内”的转变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有的地方出现城市无序扩张、粗放型发展等问题。

  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防止“摊大饼”式扩张,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外延扩张式发展是指以外部扩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它依靠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扩张、资源投入来实现城市增长,亦被俗称为“摊大饼”式扩张。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内涵提升式发展。内涵提升式发展强调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以城市的内部要素发展作为动力和资源。

  由“外”向“内”的转变,折射出我国城市发展理念的演进。对此,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五个“转变”: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当城市发展不再是“摊大饼”式扩张,而是深挖存量资源,以精简、高效的模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就能用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让城市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助力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有9.4亿人在城镇生活。

  作为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不只是人口密集地,也是交通、资本、技术等资源和要素的聚集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需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一升级转变对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品质生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4年后,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

  一座城市发展得好不好,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于城市建设目标有了新表述,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宜居、韧性、智慧”三个目标相比,新目标更加丰富全面,也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就城市发展而言,无论是推动紧凑、集约发展还是创新、绿色发展,其实都是要求城市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不仅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唤醒“沉睡资源”

  今日的中华大地上,690多座城市星罗棋布。这其中,既有底蕴深厚的老城市,也有发展一日千里的新城市。

  坚持内涵式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统筹老城和新城,也需要统筹盘活存量和培育增量。

  “沉睡资源”指城市中未被充分利用或长期闲置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有效唤醒“沉睡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延长资源生命周期,同时也能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周边经济文化发展,助力提高城市整体效能。

  当下,许多城市综合施策,努力唤醒“沉睡资源”。

  在天津,闲置的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蝶变为创意之城产业运营服务中心,吸引多家科技企业和文化艺术团体入驻,以老资源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在安徽,已经停用多年的安徽省机械化粮库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在保持粮库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了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项目,成为合肥“新地标”。

  在辽宁,沈阳、大连、鞍山等多地让桥下空间“变身”休闲运动场,昔日的社区闲置场地成为银发经济综合体,闲置资源重新“忙起来”。

  ............

  从曾经的“摊大饼”式扩张到如今的内涵式发展,我国城市工作不只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变革。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城市发展 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城市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