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不抵债的钟薛高被申请破产了。7月16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臻科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案件公告显示:法院在执行中发现钟薛高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遂决定将被执行人移送破产立案审查。此前,钟薛高全资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被申请破产审查。
钟薛高从创立之日起便遭受定价过高的质疑。钟薛高成立于2018年,其产品售价在13元至20元区间,是普通雪糕的两倍以上。不过,钟薛高雪糕产品口味确有独到之处,创始之初的营销主要在线上平台,这使得其初期增长不俗。创始首年,钟薛高营收即突破1亿元,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明明定位高端,钟薛高在进入线下扩张阶段后,却在铺货上完全不做定位区隔,使其被贴上了“雪糕刺客”的标签。2021年,拥有光辉销售战绩、拿到新一轮大额投资的钟薛高开始重金投入线下市场。然而,其售价13元以上的雪糕被丢在普通冰柜里,与售价亲民的雪糕混在一起。而在雪糕冰柜陈列中,钟薛高并无针对雪糕明码标价的传统,这使得想要“尝新”的消费者在结账时常常被其高额售价震撼到,陷入“买走太贵、放回冰柜又不好意思”的尴尬局面。线下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反馈到线上,形成了质疑钟薛高“高定价不合理”的巨大声量,让“雪糕刺客”标签登上了微博热搜。
应对质疑,钟薛高的糟糕公关操作,更进一步伤害了其品牌形象。钟薛高创始人林盛2021年在接受采访时称:“钟薛高的毛利和传统冷饮企业毛利相比其实略高,最贵的一支钟薛高卖过66元,是在2018年双11期间推出的厄瓜多尔粉钻,产品成本差不多将近40元,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爱要不要”的回应一时间激起了消费者的愤怒情绪。更有消费者去调研了厄瓜多尔粉钻的配料表,称其成本仅要15元,与林盛所说的40元差距极大。
在公众形象上已经失分的钟薛高,2022年又触犯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终极行业禁忌,这使得其光速坍台。2022年,网友实验显示钟薛高雪糕在31℃室温下1小时不融化,打火机灼烧冒黑烟,引发公众对钟薛高雪糕添加剂过量的恐慌,质疑其雪糕有食品安全问题。尽管品牌辩称符合国标,但危机公关迟缓且态度傲慢,并没能形成有说服力、传播力的解释,使得钟薛高口碑持续恶化。
声誉危机直接导致钟薛高销售额大跌60%,因其此前在营销上投入过大,账面资金本就不多,使其直接收支失衡而陷入债务危机。
面对债务危机,钟薛高迄今都没找到什么好的应对方案。该公司的雪糕生产设备已在2024年和2025年先后历经两轮拍卖,拍卖价从797.54万元降至444.96万元,均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2024年5月,林盛开始在直播平台带货卖红薯。然而,林盛所带货的海南沙地红薯每斤价格约8.58元,远高于普通红薯每斤2元至3元的售价,这使得林盛又被冠上了“红薯刺客”的称号。而林盛的回应进一步惹恼了消费者,他称该红薯“价格适中”,市面上其实有更贵的红薯,只是自己没有选。这使得林盛的带货计划也宣告失败,其目前在抖音平台也仅有3000余名粉丝。
而上升到更宏观的视角,中国雪糕市场近年也增长乏力。今年一季度有媒体报道称,一些雪糕终端零售商的销量下滑了20%至30%。消费者愈发抛弃高价冰淇淋,转向“性价比”。据行业媒体《中国冰淇淋》主编祝宝威观察,近两年能够在市场上“走量”的冰淇淋新品集中在3元至5元价格带,较以往5元至8元定价有所下降。遭遇经营危机的中高端冰淇淋厂商不止钟薛高一家,此前高速扩张的线下冰淇淋门店品牌“茅台冰淇淋”正在经历闭店收缩危机。
目前,钟薛高的淘宝官店仍有3个品种在售,但这距离其巅峰期的20个品种已大打折扣,而且售价也已较之前有所降低,单支售价11.6元。可预见的是,若钟薛高没办法引入大额资金解决债务问题,这3个品种的雪糕最终也难逃消失在公众视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