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与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交投)及长安大学合作,成功推出了“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该模型历时两年研发,实现了从创新研究到工程落地的跨越,其预测准确度较以往提升了10%。云南交投与华为共同构建了包含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容灾中心以及35个边缘计算节点的先进架构,拥有4.5万核通用算力和10PB综合存储能力,并实现了1.2的低PUE值。该平台还本地部署了100P规模的昇腾AI算力,足以支持百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基于华为齐天交通引擎打造的“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大模型”,在交通流量预测、速度预测及拥堵事件识别等方面表现卓越,精度较通用大模型提升近10%,较传统小模型提升超14%。此外,该大模型还深度融合了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安全和办公等多个业务场景,提供了30余项AI应用服务。
📊 **创新交通管理新模式:** 华为、云南交投与长安大学联合推出的“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是交通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该模型历时两年研发,旨在通过先进的AI技术提升交通态势感知和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标志着交通管理正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 **强大的算力与存储基础:** 该大模型依托“1个大数据中心+1个容灾中心+35个边缘计算节点”的分布式架构,具备4.5万核通用算力和10PB的综合存储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地部署了100P规模的昇腾AI算力,为支撑百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同时保持了1.2的低PUE值,体现了能源效率的考量。
📈 **显著提升的预测精度:** 基于华为齐天交通引擎构建的“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大模型”,在交通流量短期预测、速度预测以及拥堵事件识别等关键任务上表现出色。与现有通用大模型相比,其精度提升了9.91%;与传统小模型相比,精度更是大幅提升了14.35%,为交通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 **多元化AI应用服务:** 该大模型不仅限于预测功能,更将核心能力深度融合于交通业务的各个环节。它为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安全和办公等多元化业务需求提供了超过30项AI应用服务,全面赋能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快科技7月17日消息,近日,华为与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交投)、长安大学携手,正式推出了“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
该大模型从创新研究到工程落地,耗时两年,预测准确度相较以往大幅提升10%。
云南交投与华为共同打造了“1个大数据中心+1个容灾中心+35个边缘计算节点”的架构,具备4.5万核通用算力、10PB综合存储能力,且PUE低至1.2,达到国家中型数据中心规模。
同时,本地部署100P规模昇腾AI算力,能够支撑百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基于华为齐天交通引擎构建的“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大模型”,在交通流量的短期预测、速度预测、拥堵事件识别等方面表现出色。
与当前通用大模型相比,其精度提升了9.91%,与传统小模型相比,精度更是提升了14.35%。
除了预测能力,该大模型还将核心能力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面向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安全、办公等业务需求,提供30多个AI应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