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书院 13小时前
在大萧条中为价值投资筑基——《证券分析》读书会|直播预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极端困境下,证券分析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如何克服基金暴跌、客户赎回等压力,与助教戴维·多德合作撰写了里程碑式的著作《证券分析》。这本书首次系统阐述了价值投资的根本理念,并被后来的成功实践所证明。文章还预告了即将举行的分享会,将深入探讨该书的诞生历程、巴菲特和芒格对其的评价,并为参与者提供获赠升级版《证券分析》的机会。

💡《证券分析》的诞生背景:文章指出,本书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这一极端动荡的危机时期诞生的。当时美国面临着股市崩溃和高达25%的失业率,这为本书的创作环境奠定了严峻的基调。

🤝格雷厄姆与多德的合作:面对个人基金净值暴跌70%的困境,本杰明·格雷厄姆并未放弃,而是着手撰写他构思已久的《证券分析》。他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助教戴维·多德一同合作,由格雷厄姆主笔,多德负责事实核查、资料整理和提出建议,这种合作模式为本书的严谨性奠定了基础。

💎价值投资的奠基之作:《证券分析》的出版标志着价值投资的根本理念首次被完整地提出和阐释。格雷厄姆的亲身经历和成功走出大萧条的实践,证明了本书理论的有效性,也催生了后世著名的“格雷厄姆-多德村”。

📚分享会内容预告:文章预告了一场关于《证券分析》的分享会,将由芒格书院主笔杨紫琳和志愿者廖斌主讲。分享会将深入探讨本书的诞生过程、巴菲特和芒格对本书的评价,并为参与者提供获赠升级版《证券分析》的机会,增加了文章的互动性和信息价值。

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经历着大萧条。那是一个极度动荡的危机年代。股市从1929年的高峰到1932年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缩水了87%。1933年,全美失业率更是达到了25%的最高峰。彼时的证券分析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亦在这场灾难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1932年,他的基金净值暴跌70%,客户大量赎回,甚至一度面临清偿压力。就在如此极限的境况下,格雷厄姆正式开始着手写他1927年就开始构思的关于证券分析的书。他邀请了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证券分析”课程的助教戴维·多德一起合作。他主要负责写作,多德负责核对事实和参考资料,制作表格,并提出建议。1934年,《证券分析》初版正式问世。《证券分析》的出现,意味着价值投资的根本理念首次被完整地提出和阐释。而它的效力,也由格雷厄姆后来走出大萧条的成功证明。在他们的身后,更诞生了著名的智慧部落——格雷厄姆-多德村。 ⏰7月17日(本周四)晚19:30,芒格书院主笔杨紫琳和志愿者廖斌将和大家分享《证券分析》这部开宗奠基之作。一起聊聊,《证券分析》是如何在至暗时刻诞生的?巴菲特是如何读《证券分析》的?芒格又如何评价本杰明·格雷厄姆?🎁参与本次直播的观众将有机会活动获得《证券分析》(全新升级版)一套!特别感谢湛庐文化为本次直播提供的赠书!欢迎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本次直播!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证券分析 价值投资 本杰明·格雷厄姆 大萧条 金融经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