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改善,更是一次颠覆性的机会,是给患者的希望。”谈起脑机接口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王薇如是说。
让被抬进医院的病人重返工作岗位
在所有诊疗病例中,一位38岁入院的“码农”给王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5月,这位患者因为突发脑出血入院,当时累计出血已达40毫升,言语不清,右侧偏瘫,理解力也较弱。王薇回忆说,当时这位患者是被抬进医院的,偏瘫非常严重,很多医院都判断没有太大的恢复希望,家人也都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6月开始,这位患者开始使用脑机接口的诊疗系统。头戴的脑电帽能够提取患者的运动意识,再将运动意识传给外接设备,由外骨骼带动肢体进行运动,反馈信号又通过外周神经传给大脑。一个外周的循环,能够形成上行和下行的神经传导形成闭环。经反复训练刺激,就可以在大脑形成一个新的控制区,取代原来已经损坏的中枢神经控制区。而新的神经通路打造完成后,患者就不再需要外接设备了。
经过7周的治疗,前前后后42次训练,他的肢体逐渐能够恢复运动,语言障碍也得到改善。出院时,患者的肌力接近正常,右手精细动作得到极大改善,言语正常,已经回归正常生活。王薇告诉记者,如今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中。
还有类似的病例,老龄患者中风以后6-8个月都没有好转,也能通过脑机治疗恢复基本的生活功能。看到病人由入院时的状态转变到能够幸福地去生活,对王薇来说是这份工作最美好的部分,远胜过创业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她形容这是“难得的成就感”。
除了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外,术理创新也在探索将脑机治疗应用在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科疾病上。王薇透露,这个方向上已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建立合作,预计针对自闭症的第一代诊断性产品将于年底推出,后续还将推出干预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