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的产品极强调设计。还记得四年前评测该公司的首款产品 Ear (1) 时,在外观设计方面我给予了它不错的评价。时至今日,该公司推出了新旗舰手机 Nothing Phone (3),作为其首款在国内正式亮相的手机产品,它有着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还请耐心往下看了。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次厂方没有公布明确的国内发售计划,所以我们手里的这台白色 Phone (3) 运行的是国际版系统,包含了 Google 服务全家桶等非国行版软件与服务。本文仅作主要功能展示与主观评价,供各位参考。
看
一见到 Nothing Phone (3) 的背面,你便会感到耳目一新。它沿用了 Nothing 标志性的视觉设计元素,金属和玻璃层叠结构,镜头、补光灯和 Glyph 矩阵分布在网状式结构中,红色的录音提示灯作为点缀,让手机外形变得有聊。未点亮时,大大的圆形 Glyph 灯区域也不会显得违和,恰好和镜头相呼应。
把它背面朝上放着,甚至可以当作具有艺术感的“小玩意”来看待。平日里时不时瞥一眼,心情都有可能变好些。
拍视频或录音时,手机背面的红色提示灯会闪烁,用柔和的信号提醒对方正处于录制状态,像极了经典的录音机和手持摄影机。算是一种致敬吧。充电的时候,Glyph 灯会显示充电动画,可爱又实用。
手机背面的三镜头设计初看有些奇怪,潜望镜头位置有些偏左。但纵览之下,背面整体设计却又意外不突兀。
手机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自适应显示,平日里用这块 6.67 英寸的 AMOLED 屏幕浏览文章、逛社交媒体的体验非常棒,画面非常细腻。以防你不知道,我的主力机是不支持高刷的 iPhone(具体型号就不说了),这么一对比,体验提升非常明显。这感觉就像你吃过了更香甜、口味层次更丰富的芒果,吃过便不愿再品之前的常规品种。
Phone (3) 运行的是基于 Android 15 的 Nothing OS 3.5 操作系统,体验非常接近原生Android(感兴趣可以看我们之前的Essential Phone 评测)。特别定制的字体、图标和动画,这些都让视觉愉悦度大大提升。
手机支持系统级的 App 小窗模式,可以将一款应用(甚至是游戏)悬浮于其它界面之上,还能调节窗口大小;使用时各环节仍旧保持流畅运作,毕竟 Phone(3) 可是由高通骁龙 8s Gen 4 驱动——App 启动和切换速度非常快。就个人而言,日常使用的总体感觉,可以用顺畅、新鲜来描绘。
玩
来到这款手机的重头戏部分。此次新加入的 Glyph 矩阵取代了过往机型上的标志性 Glyph Interface 灯条。简单理解,前者是一块可以互动的圆形小屏幕。它由 489 颗可独立控制的 Micro LED 组成灯光矩阵,可以显示时钟、计时器、电量,还能玩转酒瓶、猜拳等小游戏,除了可以将其视作小工具外,也增添了不少玩乐属性。Nothing 公司还向开发社区开放了 SDK,日后会有更多小工具、游戏登场。
具体到使用场景,比如可以用转酒瓶来玩“真心话大冒险”;左右为难时,可以向“神奇 8 号球”提问,让“命运”给你答案。此外还有以光影呈现太阳运行轨迹的太阳时钟、测物体是否摆放水平的水平仪。非常值得一玩。而且我感觉它们并非那种玩一两次就不会再碰的功能,有时真的有用。

使用起来很简单直觉:按下背面的专属按钮切换 Glyph 玩具(可以自定义是否开启以及展示顺序),长按即可启动。
玩具之外,联系人来消息也支持单独设定声光组合,长按 Glyph 键可查看来电者身份。

我觉得非常实用的功能是,当用后置相机倒计时拍照(场景如拍全家福)时,Glyph 矩阵会显示倒数动画,让用户有快门时刻预期。
感觉厂方似乎在不经意间强调:不用手机时,就将它背面朝上放置的用法——适当远离“数字噪音”——反正有 Glyph 矩阵帮帮手呢。顺带提一个设计上的巧思:右手握持的话,很方便就能顺势屏幕朝下放置并点按开启 Glyph 矩阵。
例如,我下班后不想再多看屏幕,于是就开启 Glyph 矩阵的时钟常亮,并将手机背面朝上放置,想看时间了扫一眼就可,不用再点亮屏幕(顺便不小心看到不想看的消息就烦了)。

手游环节,由于我不是资深手游玩家,所以简单玩了一下《三角洲行动》。游戏过程中开启自带游戏模式的性能模式,榨干性能导致手机发热较严重,毕竟这类拟真游戏会让 GPU 满负荷运转;我开启了游戏高清画质模式,画面帧数基本能稳定在 60fps,偶有掉帧现象。
摄
Nothing Phone (3) 的主相机系统包含三颗 50MP 镜头,支持拍摄 XDR 视频,拥有微距、运动抓拍等模式。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我站在街边拍摄了一段车水马龙的 XDR 视频,回看时体验到 4K 60fps 高动态视频的表现力——确实还不错。
静态照片这一部分多说无用,直接上拍摄样张:
默认照片模式
微距
AI 超分辨变焦

运动抓拍
自拍方面,有意思的功能是在 Glyph 矩阵中可以选择“魔镜”,此时点阵屏会充当取景框,让你掌控画面,长按按钮即可完成自拍。有种用拍立得的感觉,玩味度再加一。
简短总结:Nothing Phone (3) 的摄像摄影功能与模式全面,厂方也预设了人像、超广角、黑白照片等模式供选择,让可能热爱拍照的你,爱上这款手机的相机。
AI
Nothing 此番在 Phone (3) 中内置了名为“Essential Space”的灵感空间。简单来讲,后者是一块收集你想法的区域,背后运作由 Nothing 的 AI 驱动。它可以帮你转录语音、描述图片,并生成摘要、行动清单。
手机锁定键下方有一颗专属的 Essential Key,可见这个 AI 功能的重要性。单击这颗按钮便能截屏并将其保存至 Essential Space,长按的话则是启动语音备忘录,会自动转为文字。比如下方所示的使用场景:
我很喜欢长按录音功能,因为我平日里脑子里不时会冒出一些灵感,包括工作上的选题、“浴中奇思”等内容,能够即刻录下想到的点子(不用费心慢慢在玻璃上敲字了),它还能帮你记录好、保存好,实在是方便。
翻转录音是另一个和 Glyph 矩阵强关联的功能。长按 Essential Key 并翻转手机,就会启动会议录音模式,同时矩阵屏会显示录音状态与波形图,做到“低调地提醒发言人”这里正在录音嗷。像主流的录音转录工具那样,系统会自动识别发言人,并总结提炼内内容要点、生成摘要。

Nothing 方面在发布活动上说,这些功能着重强调激发用户的创造性。我想通过这款手机,他们真的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最后说回 AI,自然离不开搜索助理。Nothing Phone (3) 上集成了智能搜索功能 Essential Search,你可以向它提问,下面是我使用时的例子:
目前版本的不足之处在于,提供的结果相对其它 AI 助理过于精简——有时候我可能就是需要长一些、更详细一些的答案——人某些时候就是那么奇怪。好在 Nothing 表示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更新,包括更丰富的个性化选项,对这些功能感兴趣的用户,可以期待一下了。
结
对于使用了多年 iPhone Pro 机型的笔者来说,突然换用一款 Android 旗舰手机,可谓新鲜感爆棚——尤其是 Nothing Phone (3) 这样一部主打设计、别具一格的手机。
Glyph 矩阵是 Nothing Phone (3) 绝对独特的卖点,它本身以及与之配套的设计语言在帮助提升颜值的同时,真正增添了手机趣味性与实用性。在 AI 的加持下,翻转录音功则能让你的即刻灵感得到完整保留,助你较省力地达成目标。
抛开这些厂商重点宣传的卖点不谈,我认为 Phone (3) 完全能胜任“主力机”的工作。它屏幕够大够亮(4500 尼特峰值亮度),日常阅读刷社媒、看 HDR 视频体验优秀;电池(5150mAh)也足够耐用,快充、反向有/无线充电特殊情况能应急。即便不当主力机,你也可以视它为可靠的“随记语音备忘录、录音转文字并提供摘要”工具来使用,完全没问题。
没错,我承认这是一款非常小众的产品,在生活中你未必能经常见到它。但其存在让智能手机市场变得有点不一样,这就够了。
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 Nothing 没有发售国行产品的计划。如果你想入手一台 Nothing Phone (3) 来试试水,可能需要费点脑子了。
愿意纯粹为颜值买单的话,它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