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16小时前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6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朗普长期通过削弱选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来巩固其基本盘,但在处理爱泼斯坦档案问题上,其策略适得其反。政府立场逆转引发其最坚定支持者的强烈反弹,暴露了他政治身份中一个“不可调和的冲突”。广泛的公众怀疑、政府行为自相矛盾以及直击特朗普政治叙事的核心,是爱泼斯坦事件持续发酵的三大原因。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治身份的内在矛盾,也暴露了反当权者形象在执政后难以为继的现实。

特朗普长期以来通过削弱选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来巩固其基本盘,但在处理爱泼斯坦档案问题上,其策略适得其反。政府立场逆转引发其最坚定支持者的强烈反弹,暴露了他政治身份中一个“不可调和的冲突”。

爱泼斯坦事件持续发酵的三大原因是:广泛的公众怀疑、政府行为自相矛盾以及直击特朗普政治叙事的核心。特朗普向选民的核心承诺是“我会告诉你们其他政客不敢说的真相”,如今却要求民众无条件相信他的政府官员,这与其一贯的反建制立场形成尖锐对立。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治身份的内在矛盾,也暴露了反当权者形象在执政后难以为继的现实。一个反当权者的形象在执政后难以为继,因为政府的行为最终需要由他自己负责。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6日

How Trump Primed His Base to Turn Against Him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7:46 ET

本文认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长期以来通过削弱选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来巩固其基本盘,但这一策略如今在他处理所谓的“爱泼斯坦档案”问题上适得其反。特朗普政府在此事上的立场逆转,正引发其最坚定支持者的强烈反弹,揭示了他政治身份中一个“不可调和的冲突”。

文章指出,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已多次与其核心支持者的立场相悖,例如轰炸伊朗、援助乌克兰、削减社会福利等,但没有一次像爱泼斯坦事件那样引发持续的愤怒。特朗普曾与盟友一同暗示政府掩盖了与已故金融家及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相关的黑幕,并承诺公布相关文件。然而,他的政府现在声称备受关注的“客户名单”并不存在。特朗普本人则在社交媒体上抨击那些相信此事的“昔日支持者”,称之为“杰弗里·爱泼斯坦骗局”。

文章分析了该事件持续发酵的三个原因:1. 广泛的公众怀疑:与许多阴谋论不同,对爱泼斯坦之死及其背后秘密的质疑在主流社会中普遍存在。民调显示,79%的美国人支持公布所有文件,三分之二的人认为政府在掩盖证据。2. 政府行为自相矛盾:特朗普政府的激烈否认反而暗示其有所隐瞒。特朗普本人曾与爱泼斯坦过从甚密,这使他成为一个糟糕的辟谣者。此外,联邦调查局(FBI)发布的爱泼斯坦死前监狱监控视频被《连线》杂志(Wired)报道经过剪辑,删除了近三分钟的画面,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3. 直击特朗普政治叙事的核心:特朗普向选民的核心承诺是“我会告诉你们其他政客不敢说的真相”。他花了十年时间告诉民众“深层政府”不可信。如今,他却要求民众无条件相信他的政府官员,这与其一贯的反建制立场形成尖锐对立。

文章结论认为,虽然政治极化可能最终让部分支持者回归,但这一事件暴露了特朗普政治身份的内在矛盾:一个反当权者的形象在执政后难以为继,因为政府的行为最终需要由他自己负责。

Nobody (Not Even Trump) Can Control the Epstein Story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7:34 ET

本文论述,关于杰弗里·爱泼斯坦的阴谋论已经演变成一种“晚期阴谋主义”(late-stage conspiracism),它融合了真实事件与扭曲理论,通过互联网不断发酵,最终失控,成为一个连其曾经的推动者唐纳德·特朗普也无法控制的强大力量。

文章指出,爱泼斯坦的故事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建立在真实且骇人听闻的罪行之上(有法庭记录、飞行日志和受害者证词为证),同时又围绕着一个核心秘密——传说中的“客户名单”。这份名单的存在与否尚不明确,但它为各种猜测提供了完美的土壤,即爱泼斯坦不仅为权贵提供未成年少女,还以此对他们进行敲诈。

特朗普政府曾暗示将公布这份名单,但上周司法部和FBI突然宣称名单不存在,这一逆转激怒了MAGA基本盘,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爱泼斯坦事件是罕见的能跨越党派界限、吸引全民关注的话题,从埃隆·马斯克到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OC)都对此表示关切。

特朗普试图将此事定性为“骗局”并斥责其支持者的做法,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兴趣和怀疑。这使得特朗普的盟友和MAGA媒体人陷入两难:是追随特朗普,还是迎合深信此事的受众。与此同时,《连线》杂志关于监狱监控视频被剪辑的报道,为阴谋论提供了新的“燃料”。

文章最后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对阴谋的痴迷,是否反映了一种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问题?在这种生态中,人们被训练去期望任何信念都能找到“证据”来支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公布了所谓的“客户名单”,怀疑论者也可能永远不会满足,他们会继续声称存在更深层次的掩盖。这表明,这种由平台、文化和系统共同塑造的“认知腐朽”,可能是一种无法“退烧”的顽疾。

The States Are Going Full RFK Jr.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5:26 ET

本文指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RFK Jr.)的“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议程,其最大的立法成就并非来自华盛顿,而是由各州积极推动实现的。这似乎是肯尼迪有意为之的一种策略。

近几个月,肯尼迪频繁访问俄克拉荷马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等地,庆祝这些州通过了MAHA风格的法案。例如,俄克拉荷马州开始从供水中去除氟化物,并禁止使用食品券购买苏打水;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则通过了更严厉的法律,要求在含有特定人工色素、防腐剂或添加剂的食品上标注警告标签。

文章分析,尽管肯尼迪有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但他目前在联邦层面的行动相对温和,主要以向食品公司施压、促使其自愿改变为主。这种策略有几个原因:1. 规避联邦监管:特朗普政府不倾向于新增联邦法规。通过依赖各州立法,肯尼迪可以在不增加联邦官僚程序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2. 弥补联邦机构能力不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关键职位空缺,负责审查添加剂安全的部门也因人事变动而陷入混乱,这限制了联邦层面的行动力。

文章认为,这种州级立法的策略可能会产生全国性影响。为了避免应对各州不同的包装要求,食品公司可能选择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采用更严格的标签标准,甚至直接从产品中移除受限制的成分。肯尼迪似乎也寄望于此,他声称食品公司正因此向他求助,希望停止各州的立法行动。

然而,该策略也存在风险。公司可能只是在拖延时间,等待特朗普政府任期结束。此外,这些州法律可能会在法庭上因干涉州际贸易而受到挑战。最重要的是,对于某些需要全国性禁令才能根除的成分(如乳化剂),州级法律无能为力。最终,肯尼迪可能仍需亲自推动联邦层面的监管。

Andrea Gibson Refused to ‘Battle’ Cancer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5:21 ET

本文是对已故诗人安德里亚·吉布森(Andrea Gibson)的悼念与赏析。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吉布森在得知卵巢癌无法治愈后,选择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态度——拒绝“抗争”,而是全然“接纳”自己的疾病与死亡。这种转变使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成为最快乐的岁月,也深刻体现了其诗歌作品中一贯的主题:在脆弱中寻找力量,并颂扬善良与同情。

吉布森于周一去世,享年49岁。他们曾表示,确诊绝症后,反而摆脱了长期的焦虑和恐慌,学会了活在当下。正如他们在诗歌中运用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情感一样,他们也通过直面生命的“短暂”而让一切变得更加珍贵。

文章赞扬了吉布森诗歌的特点:* 语言质朴而有力:他们用简单、温柔的语言和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月亮、风筝)来构建一个充满情感共鸣的诗歌世界,易于读者理解和连接。* 主题聚焦于爱与善良:吉布森的作品毫不掩饰地探讨爱,并罕见地将“善良”作为核心主题,倡导温柔与同理心。* 在愤怒中保持同情:尽管他们对政治不公、气候变化和反跨性别暴力等问题表达了强烈的愤怒,但他们也总是试图理解对手的痛苦。其诗作《化疗室里的MAGA帽子》(MAGA Hat in the Chemo Room)便是一个典范,描述了他们从最初的愤怒转变为对同为病人的特朗普支持者的共情。

文章最后指出,吉布森直面死亡的态度为他们的诗歌注入了紧迫感,并使其对生命之美的赞赏达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引用了吉布森在2018年(确诊前)的诗作《Tincture》,其中写道“发烧是身体祈祷的方式,它燃烧着,乞求着又一个平庸的日子”,这表明他们早已对生命与病痛有着深刻的洞察。

The Wrecking of the FBI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3:45 ET

本期播客节目探讨了唐纳德·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对联邦调查局(FBI)的系统性破坏。主持人戴维·弗拉姆(David Frum)与前FBI反情报官员彼得·斯特佐克(Peter Strzok)对话,揭示了特朗普任命的亲信——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和副局长丹·邦吉诺(Dan Bongino)——如何从内部瓦解该机构,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弗拉姆的开场独白分析了MAGA基本盘就爱泼斯坦事件对特朗普产生的“哗变”。他认为,这些支持者感到特朗普违背了一项“交易”:他们本以为特朗普会利用此事打击他们所憎恨的自由派精英,但特朗普为了自保却叫停了调查。弗拉姆推测,这为埃隆·马斯克等第三方政治力量创造了机会,他们可以围绕“彻查爱泼斯坦案”这一单一议题,吸引那些对特朗普失望的阴谋论支持者。

与彼得·斯特佐克的对话要点:1. FBI的脆弱性:斯特佐克指出,许多制约FBI权力的规范并非法律,而是内部准则和惯例,这使得它们在缺乏制度忠诚度的领导下极易被推翻。2. 人事调动成为清洗工具:帕特尔和邦吉诺通过将特工(尤其是那些参与过对特朗普调查的特工)从华盛顿调往偏远地区,迫使他们因家庭、配偶工作等原因辞职,从而达到清洗异己的目的。3. 领导层的无能与恶意:帕特尔和邦吉诺既缺乏管理FBI所需的专业知识,也对维护机构本身毫无兴趣。他们的行为完全出于对特朗普的政治忠诚,无法理解将资源从反恐、反情报等关键领域转移到移民执法等政治优先事项上会带来何种灾难性后果。4. 国家安全面临的直接威胁: * 反恐能力下降:在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后,伊朗可能通过恐怖袭击报复。然而,FBI内部的反恐专家正在流失,资源被挪用,导致美国应对此类威胁的能力被削弱。 * 反情报工作瘫痪:应对中国等长期对手的间谍活动和影响力作战需要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如今,相关部门的专家被排挤,整个工作组被解散,使美国在经济和技术竞争中更加脆弱。5. 系统性崩溃的延迟效应:斯特佐克警告,这种破坏的后果不会立即显现,而是具有延迟性。就像“跑出悬崖的歪心狼”,美国在国家安全上已经“跑出了悬崖”,只是尚未坠落。当下一场危机(如疫情、恐怖袭击)来临时,人们才会发现原本应有的应对系统已经失灵。

Trump’s Epstein Answers Are Getting Worse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2:35 ET

本文评论指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近期就杰弗里·爱泼斯坦丑闻发表的一系列言论,不仅未能消除外界疑虑,反而因其前后矛盾、逻辑混乱而加剧了人们对他有所隐瞒的猜测。

文章列举了特朗普的几次不当回应:1. 归咎于政治对手:当被问及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是否就爱泼斯坦调查向他做过简报时,特朗普声称这些档案是“由科米、奥巴马和拜登政府的人编造的”,并将其与“通俄门骗局”相提并论。作者质疑,如果真发现了如此重大的构陷阴谋,为何只是“非常简短的简报”。2. 称丑闻“无聊”:特朗普表示不理解为何其支持者对此事如此感兴趣,称爱泼斯坦“早就死了”,而且这起案件是“相当无聊的东西”。作者认为,将一桩涉及前总统、中情局局长和FBI局长参与构陷现任总统的“阴谋”描述为“无聊”,这本身就极不合逻辑。3. 攻击支持者:在最新的社交媒体帖子中,特朗普将此事称为“杰弗里·爱泼斯坦骗局”,并猛烈抨击他所谓的“昔日支持者”相信了这种“胡说八道”,甚至宣布“我再也不需要他们的支持了”。

作者认为,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充满了“一个被逼到墙角、汗流浃背、拼命想自圆其说的人”的特征。他既想将此事描绘成一个针对他的巨大阴谋,又想让公众对此事失去兴趣。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与他过去八年来对“通俄门”等事件穷追不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的结论是,无论人们之前如何看待爱泼斯坦档案,在听完特朗普这些越来越糟糕的回答后,都应该提高对其中可能包含对他不利信息的怀疑程度。

Trump Discovers MAGA Has No ‘Off’ Switch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12:04 ET

本文分析指出,当前正上演着一场令人震惊的政治事件:唐纳德·特朗普长期以来牢固控制的MAGA基本盘,正因爱泼斯坦事件而公开反抗他。这表明,特朗普亲手点燃的阴谋论之火已经失控,他发现这个运动并没有“关闭开关”。

这场反抗的导火索是特朗普的司法部发布备忘录,声称爱泼斯坦系自杀,且不存在所谓的“客户名单”。这一说法与MAGA世界长期以来的信念——即爱泼斯坦之死是“深层政府”为掩盖民主党高层恋童癖罪行而制造的阴谋——完全相悖。特朗普试图将此事定性为“骗局”并要求支持者“向前看”,但首次遭到了大规模的拒绝。

文章引用了MAGA运动内部人士的观点来解释为何此事如此重要。史蒂文·班农播客的记者娜塔莉·温特斯(Natalie Winters)表示,爱泼斯坦案触及了“MAGA的根基”,因为它关乎“谁在控制这个国家”。支持者们感到被背叛,因为特朗普在拥有揭露“深层政府”的权力后,要么未能兑现承诺,要么自己也成了同谋。

作者认为,MAGA世界的追随者倾向于阴谋论思维,这为他们提供了归属感、特殊知识感和对抗“他们”的叙事。对他们而言,爱泼斯坦案已成为“深层政府”邪恶的化身,是一个神圣的信念。当特朗普选择支持“官方说法”时,他史无前例地将自己置于其基本盘所憎恨的“深层政府”一边,触碰了他们的“圣物”。

文章的结论是,特朗普通过煽动阴谋论来巩固其运动,这些阴谋论曾将支持者与他紧密捆绑。如今,他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个他亲手创造的、以破坏为乐的运动。文章引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名言作结:“如同萨坦(Saturn)一样,革命吞噬自己的孩子。”

The Conversations Doctors Are Having About Vaccination Now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07:00 ET

本文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特别是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RFK Jr.)的反疫苗立场,如何在美国医疗界和公众中制造了深刻的分裂与困惑。医生们发现,与患者关于疫苗的对话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

文章指出,医生长久以来是影响疫苗接种决策最关键的因素。但如今,联邦政府的官方立场与医学界的科学共识产生了直接冲突。肯尼迪作为一名长期的反疫苗活动家,公开宣称许多疫苗是“不必要且有害的”,并利用其职位解散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疫苗咨询委员会(ACIP),换上了一批缺乏疫苗专业知识甚至公开反对疫苗的人士。

这种分裂导致了以下后果:1. 患者信任度动摇:许多原本信任医生的家庭开始对疫苗产生怀疑,他们引用肯尼迪的言论来质疑常规的儿童免疫计划。KFF的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三的共和党人既信任他们的医生,也同样信任特朗普和肯尼迪。2. 医患对话变得紧张:儿科医生表示,现在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应对疫苗犹豫情绪,有些患者甚至拒绝讨论他们的决定。一些家庭直接质问医生,为何在肯尼迪部长都认为疫苗是个人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要求接种。3. 出现反向恐慌:另一些坚信疫苗的家庭则担心,政府的立场会导致疫苗供应紧张或未来无法获得,因此急于提前为孩子接种疫苗,例如在符合条件的最低年龄(9岁)就接种HPV疫苗。4. 医疗界与政府的公开对抗:美国儿科学会(AAP)等多个专业医疗组织已起诉肯尼迪和HHS,称其疫苗政策“反复无常”,并将国家健康置于危险之中。5. 实践层面的困境:即使医生坚持遵循专业协会的建议,但如果政府的官方立场影响了保险覆盖范围、学校入学要求或“儿童疫苗计划”(VFC)的资金,许多家庭将无力承担自费接种的高昂费用,这将使得医生的科学建议在现实中难以执行。

文章结论认为,政府与医学界在疫苗问题上的分歧,正在侵蚀科学共识,给尽力保护公众健康的医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The Message Is ‘We Can Take Your Children’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16日, 06:00 ET

本文深入报道了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如何系统性地削弱对无证移民儿童的保护措施,其核心论点是,政府正以儿童福利为借口,将原本的保护机构转变为执法工具,并通过大规模拘留儿童来对移民家庭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自我驱逐”。

文章揭示了以下几个关键策略:1. 利用“失踪儿童”叙事为借口:特朗普政府谎称拜登政府“丢失”了数十万移民儿童,并以此为由,让国土安全部(DHS)介入原本由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难民重新安置办公室(ORR)负责的儿童事务,打破了执法机构与保护机构之间的防火墙。2. 将ORR转变为执法工具:ORR现在与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全面合作,其收集的关于儿童及其担保人(通常是亲属)的敏感信息被用于执法目的。DHS调查员正在对移民家庭进行突击“健康检查”,实则搜集可驱逐人员的信息。3. 设置障碍,阻挠家庭团聚:政府实施了严苛的新规,要求儿童的担保人必须提供美国政府颁发的身份证件、收入证明和进行DNA测试。这使得许多无证父母无法领回自己的孩子,导致儿童在ORR庇护所的滞留时间从平均35天急剧增加到191天,造成事实上的家庭分离。4. 扩大儿童拘留规模:ICE正在逮捕更多在美国境内生活的儿童,并将他们送往新重启的德克萨斯州迪利(Dilley)家庭拘留中心。政府预算也大幅增加了对家庭拘留设施的拨款,计划将儿童与其面临驱逐的父母一同拘留。5. 废除法律保护:政府正试图终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弗洛雷斯协议》(Flores settlement),该协议为联邦拘留的移民儿童设定了基本的人道待遇标准。此举若成功,ICE将可以无限期地拘留儿童,且几乎不受监督。

文章通过对律师、倡导者和庇护所工作人员的采访以及法庭现场的描述,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一位律师总结道,政府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我们可以带走你的孩子。”其最终目的可能是通过制造恐惧,让整个移民社区生活在随时可能失去孩子的阴影之下,从而达到大规模驱逐的目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 爱泼斯坦档案 政治身份
相关文章